说明文语段阅读训练(一)谁是全球变暖的元凶2001年,两位瑞典的气候学家建立了一种计算未来气候的新模式,对全球变暖的成因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
他们发现,地球逐渐变暖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而是因为地球轴心在向太阳倾斜,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
随着气温的升高,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也逐渐增多。
而水蒸气其实和二氧化碳一样,也是温室气体,因此,他们提出,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不断增多的水蒸气,而不是汽车和工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水蒸气和气温的升高具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水蒸气分子由三个原子构成,两个轻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而这种结构的分子吸收光辐射的能力比氧气、氮气等双原子结构的分子要大得多。
二氧化碳、臭氧分子也是三原子分子结构,但其分子中的原子质量差没有水蒸气分子中的原子质量差那么大。
在水分子中由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质量差很大,外层电子强烈地偏向一方,这种性质使水蒸气在遇到地面反射回高空的长波辐射时,吸收能力比二氧化碳更强。
其次,水蒸气和气温之间还能够相互“促进”。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确实上升了,但水蒸气的含量也同样上升了。
要知道,当化石燃料燃烧时,生成物中最多的两种物质,一个是二氧化碳,另一个就是水蒸气。
而且,水蒸气与大气温度能够形成正反馈的机制;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升高,液态水蒸发量增加,更多的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吸收原本该返回太空的辐射,气温于是继续升高。
当然,其他的过程阻碍了这个正反馈机制。
比如,大气中的水蒸气会改变自身的状态,产生大量的云,天空中的云越多,就会在高空挡住更多的射向地面的太阳光,直接把太阳光反射回太空。
在一般情况下,两种效果....彼此之间达到平衡,因此在地球的大气中,水蒸气和气温之间不会产生明显的正反馈机制。
但是如果人类活动破坏了大气中的平衡,正反馈机制启动,全球变暖就开始了。
最后,水蒸气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会随陆地温度的不同,改变自己的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或固态,或者反之。
水的固体、液体、气体转换的过程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因此,水蒸气对大气的影响比在大气中仅以气态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要大得多。
由于以前人们普遍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看作全球变暖的原因,因此深受全球变暖的国家号召全球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许多环保组织也对一些大国的工厂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促进全球变暖的“自私”行为口诛笔伐。
可是现在水蒸气却跳出来,搅乱了人们的设想。
如果二氧化碳要限制排放,水蒸气岂不是更要限制排放?有的科学家甚至推测..,水蒸气的增多引发了温室效应,而温室效应使保存在土壤和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二氧化碳就成了无辜者,而水蒸气的罪过就更大了。
如果水蒸气真的是全球变暖的元凶,那么人类近几十年来为了环境而针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的环保行动,可能..都成为徒劳。
直接限制水蒸气的排放,似乎又不可能实现。
面对全球变暖,人类还需探索更科学的环保途径。
1、两位瑞典的气候学家对全球变暖的成因提出的新的解释是什么?2、水蒸气和气温具有怎样密切的关系?3、作比较是本文运用的一个重要的说明方法,试作具体分析。
4、第3段中加点的短语“两种效果”具体指什么?5、文章最后两段中加点的词语“推测”“可能”“似乎”能否去掉?为什么?(二)皮肤——身体最大的器官作为身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功能强大。
可其重要性却远没有被人们充分意识到。
除了为身体抵挡风吹雨打,皮肤到底还有什么功能?无瑕的皮肤是件多么美好的东西!我们爱护它,滋养它,试图改善它。
但是我们通常只把它当作一层皮。
其实这是误解和低估了皮肤。
人类自己从未造出过比它更好的传感器、防护罩和通报器。
皮肤是一个很好的保护罩。
它的最外层——表皮,比莎伦包装膜还要薄。
它能抗污和防水。
编织紧密的表皮细胞形成了坚固的屏障,能保留水分,而把不必要的水挡在外面。
死去的和脱落的细胞在表面紧凑地排列好,使皮肤更坚韧,就像一层透明的装甲衣,一旦需要的话,由干细胞组成的表皮就会加固皮肤。
生产色素的黑素细胞能够抵御皮肤的头号敌人——阳光,这东西对皮肤的中间一层——真皮的伤害特别大。
真皮含有大量的胶原质,它能紧致肌肤,随着胶质被不断降解,就会产生皱纹和皮肤松弛。
真皮下面就是皮下脂肪,它能软化皮肤质地。
分布在皮肤中的还有血管、毛囊、汗腺和产油腺。
这些小东西在有化学邮递员——荷尔蒙的血浆里游泳,白细胞则在一旁漫步。
大量的神经忙碌地穿梭其中,把大脑的信息传递给其他器官。
接受良好的感觉神经末梢,则睁大眼睛仔细观察和细心处理我们周围的环境:我们爱抚玫瑰的美好花瓣,却因为害怕被它的刺扎痛而退缩。
皮肤是在思想、身体和外界之间强有力的分界面。
神经——免疫——皮肤——内分泌的网络把皮肤当作是一个独立自主、难以驯服的智者。
它会告诉我们很多它主人的情况。
想想看,如果一不小心泄漏了心里的秘密,你就会脸红;有什么东西出毛病时,皮肤就会出鸡皮疙瘩发出警告;收缩的皮肤透露出你的害怕。
它作为内分泌器官也有充实的生活,为身体的其它部分制造像维他命D这样的激素,以及自己用的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等。
虽然不大清楚为什么,但是很多大脑里发现的神经传递素也是由皮肤制造的。
另外,皮肤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前哨。
思想和皮肤的交流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
例如,在没有搔痒或者拍打的情况下,大脑可以不可思议地让你没有外因而感到痒。
情绪压力会影响到表皮的保护功能或者在内部引起炎症反应。
皮肤还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前哨,它有专门的白细胞,能够吃掉入侵的微生物,并引起全身的免疫反应。
因为皮肤在这方面功效卓著,所以研究人员要挑战古老的实验,把牛瘟疫苗直接注射进缺乏这种免疫力的肌肉里,这样可以减少痛苦,这类似肺结核实验。
虽然只用了剂量中的小部分,但是效果好象还不错。
1、本文的说明中心是皮肤的功能,试概括皮肤有哪些功能?2、第3段、第4段中的画横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3、第2段中加点词语“通常”能否去掉?为什么?4、第5段中加点短语“充实的生活”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三)未来的机器人在电视上看见日本新力公司的新机器人摇屁股、跳舞、唱歌的可爱模样,不少人一定心痒痒,想买个回家玩玩,不过这“小人”玩伴可不便宜,据说大概与一辆名贵汽车不相上下。
说起机器人,大家心目中大概都是这类“人形”的东西,其实大部分机器人并“不像人”。
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最近研发的“机器人记者”来说,样子就像一辆四轮小板车。
想象以下场景:在战争地区,一个人被战机追击,躲进山沟中。
他突然发现有异动,一辆四轮小车颠簸爬过石头走过来。
他举枪打算开火,却看到车子尾巴挂着和平旗帜。
车头伸出一根长长铝棒,前端挂着个像电子记事簿的东西。
不过,它上面却多了两个耳朵,好象米老鼠一样。
真是个有趣的小东西!仔细一看,小耳朵原来是摄像机镜头。
双方对峙时,电子记事簿的小屏幕亮了,出现了人脸,并开口说话:“你好,我是某某电视台记者,这是现场直播访问,请问战争的滋味如何?”多么有趣呀!战地记者是艰难行业,工作辛苦不说,有时连性命都不保。
最麻烦的是,军方有时限制记者行动,就如这次美军追剿奥马尔余党的行动,就不让记者进入阿富汗前线战区,使记者无法得到最直接的消息。
“机器人记者”发明者克里斯想,美军可以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进入敌去,别人也可以利用“机器人记者”到前线采访。
他于是采用互联网、卫星通讯、全球定位系统、电子视像会议等现代科技,以个人电脑及互联网控制“机器人记者”。
不过,他不认为这“机器人记者”能取代真人记者,它无法判断现场情况,又不懂得分析,纯粹是记者采访的新工具。
代替人类执行危险任务是开发机器人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拆除炸弹、进入辐射、有毒或高温环境等等。
另一方面,现今的机器人却有许多新用途,甚至只做些轻松工作。
SDR—4X机器人就是设计来“住在人们家中,与主人共处”。
SDR—4X脚上装有传感器,能在地毯或其他不平地面上走动,跌倒了也会自己起身。
眼睛是两台摄象机组成,不会把桌角当成地上花纹。
日本很流行这类“保姆机器人”,本田搞了一个能在产品展示厅走来走去,向顾客招呼问好的“接待机器人”,还很荣幸的受邀到美国,为纽约股市敲锤开市。
在世界各地,机器人明显地从工厂走进家庭。
由于人工智能、声音及图形识辨科技、无线电脑网络的不断发展,新一代家庭机器人更“自立”与互动,不再需要遥控。
它们将成为家中“保姆”,照顾孩子学习玩乐,协助老人家更衣洗澡,提醒病人定时吃药。
家中的洗衣吸尘等麻烦工作,当然更要交给它们。
随着人口老化,机器人照顾老人的任务或许可加强。
据统计,医院或养老院中的护士平均花上两成时间陪伴老病人上厕所、照顾他们进餐等,以后,这类工作大概可由“机器人杂工”来担任。
1、文章中谈到了哪些类型的机器人?本文开头所举的事例有什么作用?2、克里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发明了“机器人记者”?他又是如何理解“机器人记者”的作用的?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1)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试从选文中找出一例作分析。
(2)请以选文第3段为例,分析其语言表达风格在说明中的作用。
3、有人认为机器人从工厂走入家庭,对人们的生活很有帮助,解决了人们的一些后顾之忧;但也有人存有忧虑:机器人进入家中,会不会影响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会不会使人的某些机能丧失?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表述一下你的看法。
(50字左右)说明文答案(一)1、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应该是不断增多的水蒸气,而不是汽车和工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2、水蒸气在遇到地面反射回高空的长波辐射时,吸收能力比二氧化碳还强。
水蒸气和气温之间还能够相互“促进”。
水蒸气对大气的影响比在大气中仅以气态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要大得多。
3、通过水蒸气与二氧化碳的对比,说明水蒸气是全球变暖的元凶。
4、一是水蒸气进入到大气中,吸收原本该返回太空的辐射,二是大气中的水蒸气会改变自身的状态,产生大量的云,在高空挡住更多的射向地面的太阳光,直接把太阳光反射回太空。
5、都不能去掉。
(应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方面来分析不能去掉的原因)(二)1、皮肤是很好的保护罩、传感器和通报器,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前哨。
2、第3段中运用比喻,更形象地说明皮肤作为保护罩的功能。
第4段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说明了皮肤作为传感器的功能。
3、不能去掉。
我们对皮肤功能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只是把它当作一层皮,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又不是所有人任何时候都是这样,所以是“通常”,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为身体的其它部分制造像维他命D这样的激素,以及自己用的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等。
(三)!、文章中谈到了执行危险任务的机器人和“保姆机器人”“接待机器人”等生活机器人。
本文开头所举的实例具有开篇生动、引人入胜的作用。
2、战地记者工作辛苦,有时连性命都不保;美军可以使用无人驾驶飞机进入敌区,人们也可以利用“机器人记者”到前线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