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教学案例【教材分析】本课课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容。
第七课学生学习了个人财富的分配,社会所创造出来的财富不能全部由个个支配,为了使政府能够顺利地承担自己的各项职能、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在介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有关知识后,这一课教材侧重引导学生认识政府是如何参与社会分配的,即有关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的一般知识,帮助学生感受财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了解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具体用到哪里,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可见本框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作用。
【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理念,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探究,再现知识的产生过程,师生互动。
使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实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和从单一机械的课堂到让学生回归自然、社会实际的两大教育理念上的转变。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以活动为线索的统一。
【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1:学情分析:对于本框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略有所闻,但是没有深入的、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如果学生只是看教材容,会觉得比较枯燥。
基于学生对本框容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本框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2: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大胆重组教材,以“年初政府的4万亿拨款救市”的例子作为情境材料,1)采取漫画、视频、小组讨论、引导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
学习过程过观看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让他们对本学习容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思考国家财政的含义、作用以及它的来源和用处。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来解决社会生活的问题,使教材中抽象难懂的容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易于理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
【学习目标】新课程标准: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知道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1、知识目标:1)知道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获取渠道;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财政支出的含义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4)懂得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根据政府职能合理分配财政支出的实践能力;能够为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辩证地认识财政赤字现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我国国家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原则,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关心国家财政支出的容,关注国家与社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1、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2、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教学难点】1、预算与决算的区别与联系2、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先播放两段视频,一段是关于“神州七号“发射的视频,一段是关于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视频。
二、新课学习探究一:神州七号从研发到发射投入了多少资金,资金来源于哪?探究二:奥运会场馆的建设投入了多少资金,资金来源于哪?学生讨论、教师点拔得出:国家、政府的出资。
导入新课: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是需要财力支持的,那么多的投入的资金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同学们了解我国的财政方面的知识。
现在我们共同走进《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活动教师讲解财政的产生: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
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履行它的职责,必须要有财力上的保证,国家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力,强制性地征收财物,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围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财政的本质: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探究三:国家征收多少收入,有把收入用往何处,国家的财政活动如何运作?学生讨论、教师点拔,每年会定期召开一次全国人大会议,财政部长必须向大会作报告。
报告容必须包含两部分:上一年度的财政收支执行情况和下一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并由大会审查批准。
播放视频资料,关于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和2009年财政收支决算。
学生讨论、教师点拔,关于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被称为国家预算,09年财政预算,被称为国家预算。
(3)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构成财政活动的全过程老师解释:国家预算是财政活动的起始阶段,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而国家决算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一年经济工作的得失成败。
探究四:通过财政的运行,能对社会产生什么作用呢?播放ppt一段材料:(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也就是对农民、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方面的支出是7161.4亿元,比2008年增长20.2%;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将安排7284.6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加1653.34亿元,增长 29.4%。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财政作用的理解。
分析: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也能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
而财政对民生的财政支出,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得出:二:财政的作用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分析:具体措施通过财政的再分配,例如: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三农的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体现了财政这一作用。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提问:我国新世纪主要有四大著名工程,是哪四大重要工程,并投入了多少资金?展示幻灯片,四大著名工程师青藏铁路工程总投资330亿元,南水北调,总投资5000亿元,西电东送5300亿元,西气东输1400亿元。
这些资金的投入都来自于国家的财政。
分析:由于这些重大的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利润不高,所以个体不愿意投资,似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所以只能国家财政支持建设,改善资源配置。
例如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就能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播放视频:面对金融风暴,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
4万亿元投资计划。
【思考】4万亿元投资属于财政支出,目的就是要刺激国需求。
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运行并不平稳,那么从图中看,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什么?【回答】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经常会不平衡,表现为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或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思考】如果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萎缩或通货紧缩。
请大家思考,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通货紧缩?扩大财政支出、发行国债、减少税收,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叫做扩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积极的财政政策。
【】过去5年我国财政收支情况;发行地方债券;提高出口退税率。
【思考】反之,如果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从经济现象看,表现为经济过热或通货膨胀,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予以应对?【讲解】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这种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的政策叫做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也叫稳健的财政政策。
刚才大家提到的还有一些政策,我们把它叫做货币政策。
【板书】3.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为了消除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国家要扩大财政支出。
为加大投资,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财政赤字7500亿元,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全国合计财政赤字为9500亿元,是建国以来最高。
【思考】9500亿元的财政赤字是否安全?实行扩性的财政政策以后,我国经济能否消除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我们一起来听听温总理的回答。
(播放视频1分钟)温总理的回答:“虽然当年财政赤字增加较多,但由于前几年连续减少赤字,发债空间较大,累计国债余额占国生产总值比重20%左右,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
他又表示,有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衔接:这就是财政的三大作用。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认识财政。
财政是财政收入和支出的组合,那么我们先来认识财政收入。
2、财政收入:(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展示08、09年财政税收柱形图:提问:其他收入包括哪些?(从第七课初次分配提到利润收入,通过第六课国债的容引出债务收入,其他稍微涉及费)(2)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税、利、债、费,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探究五:判断:财政收入越多越好?提示:财政收入多反映了什么?学生讨论,得出结论: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公式:财政收入总量=社会财富总量*分配比例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展示图边漫画:漫画告诉我们什么?②分配政策(是社会总收入的一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国家。
学生讨论:分配比例对国家的影响。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国家财政收入过多或者过少都将有不利影响,所以应当制定适当合理的分配政策。
探究四:4万亿人民币到哪里去了?【讲解】09年中外记者见面会的材料(关于4万亿人民币具体涵)幻灯展示4万亿人民币主要用于经济复、社会保障等。
衔接:那么现在国家有收入了,钱袋子鼓起来了,那国家就应该把这部分钱花出去。
那我们就来学习国家的钱该怎样花?即财政支出。
3、财政支出:(1)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财政支出具体表现为财政资金的安排、供应和监督使用的过程,它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去向和用途。
通过具体职能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意识到各类支出的存在。
(2)支出分类: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债务支出。
衔接:一个财政收入,一个财政支出,之间存在一个量的对比关系。
4、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08年全国财政收入58486.00 亿元08年全国财政支出60786.00亿元提问:上表反映了财政收入与支出呈什么关系?(1)收入小于支出,财政赤字思考,收入与支出还可能存在什么关系?(2)能收入等于支出——财政收支平衡,(3)收入大于支出——财政盈余提问:你最希望出现那种状况?最不希望什么情况出现?如何看待财政赤字?学生讨论交流:收支平衡是最佳状态,但具体情况下需要具体分析,适当赤字可能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