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料搬运机械手毕业设计

物料搬运机械手毕业设计

摘要机械手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劳动并能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

因为,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因此,受到各先进单位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

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

在我国,近代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受到各工业部门的重视。

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流水线上的产品进行分捡,本次毕业设计拟开发物料搬运机械手,采用的德国西门子S7-200系列PLC,对机械手的上下、左右以及抓取运动进行控制。

用于分捡大小球的机械装置。

我们利用可编程技术,结合相应的硬件装置,控制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

PLC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施工设计和安装调试等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着重在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

关键词:机械手 PLC 大小球分拣系统ABSTRACT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robot is increasingly being recognized, first, it can partially replace human labor and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follow certain procedures, time and location of the workpiece to complete the transfer. Because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workers, industrial production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Therefore, the attention from all the advanced units and put a lot of manpower and resources to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high-temperature, high pressure, dust and noise of the occasion, applied more widely. In China, the modern years have rapid development,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by the various industrial sector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ten the product of the sorting line,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planned to develop material handling robot, using Siemens S7-200 series PLC, the mechanical hand up and down, left and right, and grab control of movement. The size of the ball for the sorting machinery. We use programmable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appropriate hardware devices, control the mechanical hand to complete a variety of actions. PLC application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hardware design, software design, construction design and installation and so on. This course emphasizes the system design and programming.Key word:manipulator PLC size of zhe ball sorting system目录1 PLC应用系统设计基础知识 (1)1.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1)1.2 PLC的选型 (1)1.2.1 性能与任务相适应 (1)1.2.2 PLC的处理速度应满足时实控制的要求 (2)1.2.3 PLC应用系统结构合理、机型系列应统一 (2)2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2.1 按钮和行程开关的选择 (4)2.1.1 按钮的介绍及选择 (4)2.1.2 行程开关的介绍及选择 (4)2.2 接近开关、转换开关、刀开关的选择 (5)2.2.1 接近开关的介绍及选择 (5)2.2.2 转换开关的介绍及选择 (6)2.2.3 刀开关的介绍及选择 (7)2.3时间继电器、接触器的选择 (8)2.3.1 时间继电器的介绍及选择 (8)2.3.2 接触器的介绍及选择 (9)2.4 熔断器、电动机的选择 (10)2.4.1 熔断器的介绍及选择 (10)2.4.2 电动机的介绍及选择 (11)2.5 电磁阀的介绍及选择 (11)2.5.1 电磁阀的介绍 (11)2.5.2 电磁阀的选择 (12)3 PLC在大小球分选系统中的设计 (13)3.1 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13)3.1.1 系统的功能 (13)3.1.2 系统的设计思想 (13)3.2 分拣系统的工作原理 (14)3.3 分拣系统的地址分配及接线图 (15)3.3.1 分拣系统的地址分配 (15)3.3.2 系统接线图 (16)4 大小球分拣系统的程序设计 (16)4.1 系统的状态流程图 (16)4.2 分拣系统的梯形图 (18)结论 (23)谢辞 (24)参考文献 (25)1 PLC应用系统设计基础知识1.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原则和内容PLC应用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施工设计和安装调试等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着重在系统设计和程序设计。

PLC的选择除了应满足技术指标的要求外,还应着重考虑产品的技术支持与售后服务等情况。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或产生过程的控制要求。

对于一些原来用继电接触器线路不易实现的要求,使用PLC后,将很容易实现。

在满足控制要求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简单、经济、操作和维护方便。

对一些过去较为繁琐的控制可利用PLC的特点加以简化,通过内部程序化外部接线及操作方式。

保证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

同时采取“软件兼施”的办法。

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选择PLC容量及I/O点数时,应适当留有裕量。

一个系统完成后,往往会发现一些原来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或者新提出的问题,如果事先留有裕量。

则PLC系统极易修改。

同时对日后系统工艺的变更提供方便。

当然对于不同的用户,要求的侧重点不同,设计的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如果以提高产品和安全为目标,则应将系统可靠性放在设计的重点,设置考虑采取冗余控制系统;如果要求系统改善信息管理,则应将系统通信能力与总线网络设计加以强化;如果系统工艺经常变更,则事先充分考虑。

1.2 PLC的选型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选型时应选择最佳的性能价格比,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1.2.1 性能与任务相适应对于开关量控制系统的应用系统,当对控制要求不高时,可选用小型PLC (如西门子公司S7-200系列PLC或OMON公司系列CPM1A/CPM2A型PLC)就能满足要求,如对小型泵的顺序控制、单台机械的自动控制等。

对于以开关量控制为主,带有部分模拟量控制的应用系统,如对工业生产中常遇到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连续量的控制,应选用带有A/D转换的模拟量输入模块和带有D/A转换的模拟量输出模块,配接相应的传感器、变送器和驱动装置,并且选择运算功能较强的中小型PLC,如西门子公司的S7-300系列PLC或OMRON公司的COM/CQM1H型PLC。

对于比较复杂的中大型控制系统,如闭环控制、PID调节、通信联信网4等,可选用中大型PLC。

当系统的各个控制对象分布在不同的地域时,应根据各部分的具体要求来选择PLC,一组成一个分布式的控制系统。

S7-200系列在集散自动化系统中充分发挥其强大功能。

使用范围可覆盖从替代继电器的简单控制到更复杂的自动化控制。

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覆盖所有与自动检测,自动化控制有关的工业及民用领域,包括各种机床、机械、电力设施、民用设施、环境保护设备等等。

如:冲压机床,磨床,印刷机械,橡胶化工机械,中央空调,电梯控制,运动系统。

S7-200系列PLC可提供4个不同的基本型号的8种CPU供您使用。

1.2.2 PLC的处理速度应满足时实控制的要求PLC工作时,从输入信号控制存在着滞后现象,即输入量的变化,一般要在1~2个扫描周期之后才能反映到输出端,这对于一般工业控制是允许的。

但有些设备的实时性要求教高,不允许有教大的滞后时间。

例如,PLC的I/O点数在几十到几千点范围内,这时用户应用程序的长短对系统的响应速度会有较大的差别。

滞后时间应控制在几十毫秒之内,应小于普通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1.2.3 PLC应用系统结构合理、机型系列应统一PLC的结构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

整体式结构把PLC的I/O和CPU放在一块电路板上,省去插接环节,体积小,每一I/O点的平均价格比模块式的便宜,适用于工艺过程比较稳定、控制要求比较简单的系统。

模块式PLC的功能扩展,I/O点数的增减,输入与输出点数的比例,都比整体式灵活。

维修更换模块、判断与处理故障快方便,适用于工艺过程变化教多、控制要求复杂的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