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

九年级美术教案完整版

九年级美术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一单元感受中国古代美术名作
第一节《独树一帜的中国画》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中国花鸟画的种类及寓意。

2、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3、情感目标: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以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

并理解古代画家“缘物寄情”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中国古代山水画要表达的意境和中国花鸟画的寓意。

2、运用欣赏方法,学生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2、难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1、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悠久历史,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编制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编结艺术的特征与文化内涵,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线材的特征,初步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认识线材构成的美感。

2、能力目标:掌握线材构成的方法,利用现有线材制作立体造型,体会艺术创作乐趣。

3、德育目标: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以及环保意识,并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欣赏大量的线材作品及与线材相关的活动,了解线材的文化及特性,引导学生发现线材构成的方法,体会线材构成的美感,认识线材构成在生活中的作用。

2、难点:启发学生了解线材构成的方法及规律,并尝试恰当地运用现有的各种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件线材造型作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扎染和蜡染的基本原理,体会扎染和蜡染特有的艺术魅力,掌握其基本技法并能在生活中灵活应用扎染、蜡染工艺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以此传达自身的审美意识,发挥艺术创造个性。

2、
3、在学习中使学生感受传统工艺所特有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对传统工艺的兴趣、认知。

感受扎染、蜡染之美,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习蜡染、扎染工艺制作方法,区别两种不同防染工艺的艺术特色。

2、难点:蜡染封蜡、手绘着色、脱蜡操作技法及要点。

扎染防染捆扎技巧、染色、漂洗、拆线、整烫的过程要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范画若干幅、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水彩颜料、毛笔、水罐、调色盘、剪刀)
2、学具:蜡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罐、毛笔、剪刀、调色盘。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介绍敦煌、晋祠及“泥人张”的典型作品
2、难点:彩塑在历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古今中外陶瓷艺术家的作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陶瓷艺术独特的艺术魅力,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认识陶瓷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综合设计,体会劳动创造了美。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关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陶瓷的相关知识,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2、难点:体会陶瓷艺术不同的造型语言和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范画若干幅、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水彩颜料、毛笔、水罐、调色盘、剪刀)
2、学具:蜡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罐、毛笔、剪刀、调色盘。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古城古镇体系的介绍和对中国古城古镇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以及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实例的欣赏等方面,让学生了解中国古城古镇建筑的主要特色。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自主欣赏更丰富多彩的古城古镇建筑。

2、过程与方法:课前学生从网络等查找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有关我国各地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的书籍,培养学生从对具体内容的分析中归纳、概括理论观点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古城古镇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同时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从对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分析中归纳、概括古城古镇建筑特点如何形成的。

2、难点:从对古城古镇和中国古建筑分析中归纳、概括古城古镇建筑有何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第四单元古城镇美术文化考察
第二节民俗文化展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过程与方法: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民俗文化的多元性。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课 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各种类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学生审美,增强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主要分类
2、难点:民间美术种类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 一
课时
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民间美术的,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2、
3、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了解其社会功能、传统民间手工艺和艺术风格,直观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清晰。

4、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保护意识及审美。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民间美术的功能
2、难点:民间美术的功能与生活的关系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与现代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能够简单分析古代与现代之间微妙的变化。

2、
3、过程与方法:欣赏优秀的少数民族的美术文化,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设计完成本课的学习。

4、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少数民族美术文化,学会保护,提升审美。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古代与现代的美术文化
2、难点:古代与现代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