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初中地理教学浅谈
宣汉县凉风乡中心校地理教师:杨贤勇
本人一直从事乡村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有很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不感兴趣、不愿意学,究其原因,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不当起着很大的影响,而从农村学生自身的角度看他们普遍认为:第一,学校对地理课不重视,相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言,地理课显得不重要,对升学没有多大意义;
第二,地理知识学起来太麻烦,天文气象、人地关系等知识对于地理知识相对贫乏的农村学生来说不好懂,地名多,不好记;
第三,教师讲课不生动,教师不能采用必要的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讲究教学方法,不注意联系实际,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第四,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中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传统的偏见,虽然现在已经实现了向素质教育转轨,但是当前的片面追求应试教育倾向仍然存在,不论是社会上还是农村学校,的确还有一部份人至今对乡村地理的教育价值没有正确认识,错误地认为地理是“副科”、“杂课”,无非是“地名加物产”,谁都能教,对升学影响不大,学得好坏无关紧要,因而不加重视,这已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是主站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个人的基本功至关重要,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运用直观的视觉、听觉艺术手段,激励学生自觉动手动脑,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首先,学生初次接触地理课,在地理课的绪论学习中不能走过场,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师要怎样才能把学生引进地理知识学习的大门呢?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抓住绪论部分,注意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环境的保护,从乘坐车船、探亲访友、观光旅游、购买各地土特产,到工农生产邮电交通,到与国际交流合作友好往来,无不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不能继续走“南辕北辙”的老路。
比如说,我们将来投身社会,有的同学可能要从事做生意,那么去广东沿海就容易买到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电子产品;做水果生意,去新疆保证收获颇丰;做服装生意,去福建一带等等,所以考虑到经济效益,自然不能忽略交通运输、价格对比、产品分布、人们需求等等因素,这都需要用到地理知识。
其次,课文引语部分更要精心设计。
好的引言如同演员亮相,可以镇住“台脚”,抓住观众的心,也就是把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进入最佳的求知状态。
比如在讲“经纬网”前可以引入案例:“在茫茫的海洋中,一艘海轮遭遇风暴失去控制,报务员发出呼救信号报告了出事地点。
但海洋上并没有其它相对目标,那么遇难船只是怎样报告它的位置、营救者又是怎样找到它的?”学生就会议论纷纷,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通过这样的提问,自然而然就把学生引入到“经纬网”的学习中去。
第三,充分运用语言和文学艺术。
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可以说是千姿百态、错综复杂,同时也在发展变化,古人用生动、形象、简练的语言文字,用诗歌、散文、成语、谚语、故事等文学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给我们很大启示:怎样巧妙地掌握地理知识?我们就可以运用一些有趣的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如采用顺口溜等形式记忆地理知识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学生接受知识即生动有趣又容易记牢。
比如,我们在学习有关“长江三峡”的景观知识的时候,可以借用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讲到“横断山区”的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的特征时,可以引用“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山喊得应,相会要一天”的诗句。
教师还可以自己编或者引导学生动脑动手自己编顺口溜,这样既记得牢、记得快,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如在学习亚洲与欧洲的分界,其分界线由北向南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我们可以编出顺口溜:“乌拉尔山下乌拉尔河,再加一山大高加索,分开亚欧各是各”,学生自然把亚欧分界的三个地理事物的名称熟记在心。
要记住七大洲的名称和面积大小比较,用一句“亚非北南美,南极欧洲大洋洲”(从大到小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其大小顺序记住“太大印北”就可以了。
又如中亚五国,记住“哈乌吉塔士”就可以,即哈沙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如我国陆上和海上邻国可以这样编:“朝俄蒙古阿富汗,巴印悉尼和不丹,缅甸老挝接越南,十二邻国陆相连,日菲马文和印尼,隔海相望也不远”等等。
当然对顺口溜中的每一个字、词的内涵要给学生解释清楚,不要造成歧义。
在教学我国的行政区划时,对于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和简称的记忆,我们给出一个顺口溜诗句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习惯进行自编顺口溜比赛,看谁编得最有趣最有效,学生学习气氛非常浓,效果也非常好。
总之,成功的教学,不但使教师较好地教会学生知识,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不断地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01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