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答案附后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本题考查实载率计算公式的成立条件——运输企业的全部营运车辆额定吨位都相同。
(33) :B本题考查挂车周转量的计算。
计算过程为:挂车周转量=(汽车周转量×拖运率)/(1-拖运率)=(32400×40%)/(1-40%)=21600吨公里。
主挂合计完成的货物周转量=21600+32400=54000吨公里。
(34) :A<A ></A>(35):A本题考查车辆技术改造的含义。
(36) :A本题考查道路客运企业设立的申请。
从事县级区域内运输的,向县级道路运管机构提出申请;从事省、自治区区域内运输的,向所在省、自治区道路运管机构提出申请;从事省际、跨区域客运经营的,向共同的上一级道路运管机构提出申请。
(37) :B客运经营者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38) :A本题考查道路运输企业组织结构中的事业部制。
(39) :B本题考查客车大循环运行方式的定义。
(40) :D本题考查城市客运线路技术参数中的线路网密度。
(41) :C本题考查线路网密度的定义。
线路网密度指有行车线路的街道长度与服务地区(城市)用地面积之比。
(42) :B本题考查行车频率的定义。
(43) :D本题考查回运系数指标。
回运系数可以用来衡量公路货流在方向上的不平衡性,它反映了运输方向不平衡的基本形式和原因。
(44) :C本题考查道路货物运输按照货物运输作业要求的分类。
(45) :C本题考查道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中的甩挂运输。
(46) :A本题考查全部落地中转的涵义。
(47) :B集装箱比容反映了封闭式集装箱装载能力的指标。
(48) :B本题考查集装箱货运站的功能。
集装箱货运站是组织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场所,对拼箱货进行收货、装箱和拆箱、保管、交付等工作。
(49) :A在甩挂运输中,只有主车的装卸作业时间加甩挂作业时间,小于整个汽车列车停歇时间时,采用甩挂运输才是合理的。
(50) :B本题考查零担货运站工艺流线的定义。
零担货运站的工艺流线是指货物、车辆和货主在场内的集散、流动过程所产生的流动路线。
(12) :B, C, D, E本题考点与上题一样,解析详见上题。
(13) :A, C, D本题考查制定车辆技术经济定额的执行性原则。
按照交通部《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必须将车辆完好率、平均技术等级、新度系数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纳入经理(厂长)责任考核内容。
(14) :B, D, E本题考查道路运输企业的分类。
道路运输企业按营运组织形式划分为:公用型道路运输企业、专用型道路运输企业、自用型汽车运输企业。
(15) :A, C, E本题考查道路旅客运输按照客运营运方式的分类。
按照客运营运方式,道路旅客运输的类型主要包括: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旅游客运三种。
(16) :A, B, C, E本题考查物流的基本效用。
物流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增加了产品的效用,具体表现为形态效用、场所效用、时间效用、占用效用。
(17) :A, C, E本题考查货物发送作业的内容。
货物在始发站的各项货运作业统称为发送作业,发送作业主要由受理托运、组织装车和核算票制三部分组成。
(18) :D, E本题考查集装箱换装作业的两种组织方式。
集装箱换装作业的两种组织方式:垂直式换装与水平式换装。
(19) :A, B, D, E本题考查道路旅客运输市场行政管理的内容,共四点,即选项ABDE。
(20) :A, B, C, E本题考查道路违法运输行政处罚的原则。
详见第1题。
三、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
由单选和多选组成。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1) :B本题考查线路重复系数的计算。
线路重复系数指客运线路网总长度与有客车行车线路的街道长度之比。
本题该城市公共交通线路重复系数=2100/1500=1.4。
(2) :A本题考查线网密度的计算。
线路网密度=行车线路的街道长度与服务地区(城市)用地面积之比。
本题该城市公共交通线网密度=1500/400=3.75。
(3) :A, D, E本题考查线网密度变化的影响。
在车辆既定的条件下,提高线网密度会使公车覆盖的街道长度更长,使乘客乘车的步行时间缩短。
但由于车辆数量保持不变,而行车线路变长,会导致乘客候车和乘车的时间延长。
(4) :B本题考查车辆行车间隔的计算。
行车间隔=周转时间/线路车辆数。
本题该城市公交线路上的车辆行车间隔=60/12=5。
(5) :E本题考查线路的平均长度。
线路的平均长度约为平均运距的2~3倍。
本题城市乘客平均乘距为6公里,所以该城市公交线路平均长度的合理范围应在12~18公里之间。
(6) :B×40)=78840(人公里)。
(7) :D本题考查道路客运企业设立的条件。
该公司目前不具备从事二类客运班线经营资格主要是因为未满足二类客运班线车辆数量的要求。
二类客运班线要求自有营运客车100辆以上,客位3000个以上,其中中高级客车30辆以上、客位900个以上;或自有高级客车40辆以上,客位1200个以上。
(8) :B本题考查通过年金计算资金的现值。
将每种方案的费用折算成现值进行比较,法一:通过每年使用费计算资金的现值。
将每种方案的每年使用费用折算成资金现值,然后加上购置费用,将总额进行比较。
根据公式,将年金转换为资金现值,再加上购置费用。
A型车总费用=39700×6.145+168000=411956.5元B型车总费用=37300×6.145+180000=409208.5元C型车总费用=35800×6.145+200000=419991元D型车总费用=33200×6.145+240000=444014元通过比较总费用得:B型车的购置方案最经济。
法二:年费法。
通过比较每种方案每年的总费用,来选择最经济的方案。
将购置费用换算成平均每年购置费用,加上每年使用费,得出每年的总费用,通过比较每年的总费用,来选择最经济的方案。
根据公式:,其中i为年利率,n为使用年限。
A型车每年总费用=168000×0.1627+39700=67033.6元;B型车每年总费用=180000×0.1627+37300=66586元;C型车每年总费用=200000×0.1627+35800=68340元;D型车每年总费用=240000×0.1627+33200=72248元。
通过比较总费用得:B型车的购置方案最经济。
(9) :C本题考查项目评价法。
根据本题所提供的已知条件,使用年费法可以很容易得到各方案每年的总费用,从而容易比较得出最经济的方案。
答案中提供的其他评价方法,由于题干提供的条件不足,或不能直接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所以不便于进行方案比较。
(10) :A, B, D本题考查的是道路客运企业的设立条件。
经营二类客运班线的公司应具有: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检测合格的车辆、从事客运经营的驾驶人员应符合一定的条件、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明确的线路和站点方案。
(11) :A本题考查实载率计算公式的推导。
1)根据公式:实载率=计算期换算周转量/同期总行程载质量×100%,可以推导出A 城市至B城市日均单向直达客运量所形成的旅客周转量=实载率×日单向总行程载质量。
2)日单向总行程载质量根据公式:总行程载质量=Σ(总行程×额定座位)来计算,其中日单向运行车辆数=1680/50=33.6。
3)A城市至B城市日均单向直达客运量所形成的旅客周转量=0.7×(250×50)×33.6=294000(人公里)。
(12) :B由题设条件,日均单向直达客运量将达到l680人,使用客车额定座位数为50座,每天满足单向客运量需求的车辆数=1680/50=33.6辆。
根据车辆工作率80%,可知应投放50座客车33.6/0.8=42辆,才能实现运力与运量的基本平衡。
(13) :A本题考查客车运行组织方式。
根据本题的题设条件,营运线路只是A、B两地的一条固定线路,故为定线运行方式。
大循环、小循环运行方式都是涉及多条线路间的轮流运行,固不符合本题。
双班运行方式是属于货物运行组织方式。
(14) :A, B, D本题考查“三优三化”的具体内容。
“三优”指: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
(15) :A, B, C, E本题考查实载率。
实载率是总行程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总行程最大可能完成的周转量之比值。
提高车辆实载率水平,就是提高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
通过答案ABCE所述的改进,会提高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从而提高车辆实载率水平。
(16)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