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充电桩项目预算测算报告 (6)

充电桩项目预算测算报告 (6)

充电桩项目预算测算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一、预算编制说明本预算报告是xxx有限责任公司本着谨慎性的原则,结合市场和业务拓展计划,在公司预算的基础上,按合并报表要求编制的,预算报告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在各重要方面均与本公司实际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一致。

本预算周期为5年,即2019-2023年。

二、公司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公司致力于创新求发展,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并与国内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长期合作,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同时,为客户提供可靠的技术后盾和保障,在新产品开发能力、生产技术水平方面,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未来公司将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规模,建立合理的人力资源发展机制,制定人力资源总体发展规划,优化现有人力资源整体布局,明确人力资源引进、开发、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等制度和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鉴于未来三年公司业务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公司已制定了未来三年期的人才发展规划,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并通过内部培养、外部招聘、竞争上岗的多种方式储备了管理、生产、销售等各种领域优秀人才。

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设置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对各级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

(二)公司经济指标分析近年来,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概念的提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早在前几年,就有消息传出充电桩将加入互联网模式,进入“互联互通”时代,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可以实现共用。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一概念愈发深入人心,得到许多企业的自发主动参与。

国内许多大型充电桩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开始开放平台,接入其他友商的充电桩,提供运营服务。

例如,国家电网与普天、特来电、万帮等17家企业完成互联互通测试,积极探索建立互联互通商业运营模式。

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7%和53.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

2017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7万辆和1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7%和7.8%。

2016年,全国公共充电桩从年初的不到5万个,增长到15万个,同比增长200%,私人专用充电桩也随着私人乘用车的推广应用加快增长,安装比例达到80%以上,城际也已建成以48.6公里使用半径的快充站。

而从全球来看,主要国家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欧洲总共建设10.6万个、美国建设4万个、日本仅有2.2万个,都比我国的要少。

2018年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58.55万元,同比增长33.42%(3220.97万元)。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10648.43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81%。

2018年营收情况一览表根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2748.52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282.49万元,增长率11.46%;实现净利润2061.39万元,较2017年同期相比增长201.48万元,增长率10.83%。

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三、基本假设1、公司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无重大变化;2、公司经营业务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无重大改变,所在行业形势、市场行情无异常变化;3、国家现有的银行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和外汇汇率无重大改变;4、公司所遵循的税收政策和有关税优惠政策无重大改变;5、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营销计划、投资计划能够顺利执行,不受政府行为的重大影响,不存在因资金来源不足、市场需求或供求价格变化等使各项计划的实施发生困难;6、公司经营所需的原材料、能源、劳务等资源获取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业务合同顺利达成,并与合同方无重大争议和纠纷,经营政策不需做出重大调整;7、无其他人力不可预见及不可抗拒因素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四、宏观环境分析因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所以近期电动汽车以及周边产业产能呈爆发上升趋势,而充电桩行业更是走向了众多投资风口。

<p>一、有利因素<p>(一)政策支持<p>根据发改委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显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集中充电站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480万个,满足全国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p>根据国家能源局出台的《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将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2017年计划建成充电桩90万根。

其中公共充电桩10万根,私人充电桩80万根。

<p>(二)充电桩涌入“共享市场”<p>对充电桩企业而言,积极布桩依然是最按部就班的选择。

而除了新建设施,现在企业的竞争也有部分转移到了云平台等解决方案上。

竞争之外,更多运营商开始强调“开放共享”。

<p>近年来,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概念的提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早在前几年,就有消息传出充电桩将加入互联网模式,进入“互联互通”时代,不同企业的产品之间可以实现共用。

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一概念愈发深入人心,得到许多企业的自发主动参与。

国内许多大型充电桩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开始开放平台,接入其他友商的充电桩,提供运营服务。

例如,国家电网与普天、特来电、万帮等17家企业完成互联互通测试,积极探索建立互联互通商业运营模式。

<p>(三)发展潜力大<p>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1.7万辆,销售5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1.7%和53.0%,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万辆。

2017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7万辆和1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7%和7.8%。

<p>2016年,全国公共充电桩从年初的不到5万个,增长到15万个,同比增长200%,私人专用充电桩也随着私人乘用车的推广应用加快增长,安装比例达到80%以上,城际也已建成以48.6公里使用半径的快充站。

而从全球来看,主要国家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数量,欧洲总共建设10.6万个、美国建设4万个、日本仅有2.2万个,都比我国的要少。

<p>二、不利因素<p>(一)充电桩使用率低<p>不管是相关政府部门还是民间资本,都在大力发展充电桩。

目前的情况是,一边车主大喊着“无处充电”,一边则是充电桩数量的不断增加,而在这其中,凸显出的问题是充电桩使用率低。

<p>(二)充电设施布局落点难<p>安装一个充电桩需要协调的部委主体非常多,各种诉求、各种利益相互交织。

应有一些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方面,应着重从法律、规划上加以落实。

<p>(三)用户体验差<p>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都讲究使用体验。

目前,各充电桩平台都有自己的App,但几乎每个App都只能找寻自家的充电桩,没有互联互通。

即使车主发现充电桩,还得先安装其App并注册登录才能解锁枪,而支付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平台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联,有的平台需要事先办好该平台的消费卡。

<p>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p>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1万辆,同比增长3.4倍;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0.7万辆,同比增长53%;2017年1-5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6万辆,同比增长7.8%。

<p>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1万辆,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3.74%,2021年将达到260万辆。

<p>截至2016年,全国已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约15万个;截至2017年4月,全国已建成公共类充电桩161,193个。

<p>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7年我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将达到25万个,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39%,2021年将达到58万个。

1、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为我市产业转型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为核心特征,“互联网+”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互联网突破时空限制,世界知名企业实现全球协同化设计和生产;智能制造技术在设计、研发、制造等环节的应用日趋泛化深化;基于融合化、服务化、平台化的新业态和新模式成为产业新形态。

装备制造业是为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而制造的各种技术装备产业的总称,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提供的是投资类产品,包括系统、主机、零部件和技术服务,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等特点。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转型阶段,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自然资源、劳动力、环境空间等传统优势在减弱,投资边际效益在逐年下降,外来经济压力在增强;经济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以及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在加大。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投入向科技创新转变。

经济发展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2、为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发改委颁布《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其中:项目产品制造名列其中,覆盖拟建项目投产后的产品,因此,投资项目属于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综上所述,投资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行业的准入规定。

五、预算编制依据1、营业成本依据公司各产品的不同毛利率测算,各项成本的变动与收入的变动进行匹配。

2、财务费用依据公司资金使用计划及银行贷款利率测算。

六、预算分析未来5年xxx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主要投资用途包括:新建研发生产基地、补充流动资金等。

(一)固定资产预算2019年计划固定资产投资6000.31(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预算表(二)流动资金预算预计新增流动资金预算1682.27万元。

流动资金投资预算表(三)总投资预算构成分析1、总投资预算分析:总投资预算7682.5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0.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8.10%;流动资金1682.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90%。

2、固定资产预算分析:本期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建筑工程投资1984.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84%;设备购置费1630.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22%;其它投资2385.2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