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与中山路口互通式地下通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与中山路口互通式地下通道工程施工合同;3、地下深基坑工程有关规范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6、根据呼和浩特市象信息气候状况。
1.2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冬季施工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条例,并做到模范守法、文明施工。
2、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有针对性对冬季施工项目采取保护措施。
3、以成熟的施工技术及先进的设备,确保冬季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按期为业主提供一个优质的工程产品。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是锡林郭勒路中山路交叉口地下人行连接通道,工程地处锡林北路中山西路交叉口,周边商业设施发达。
中山路和锡林郭勒路同时又是城市主干路,车辆交通压力大。
现状交叉口人车混流现象严重,道路交通经常性堵塞,行人安全无保障,经呼市市政府、市建委及规划部门研究决定,委托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进行方案设计,为保证此工程对当地交通影响降至最低,在该路口采用矩形顶管的地道施工方案。
工作井在海亮广场和大天酒店,今年冬季计划完成海亮工作井的内衬结构,内衬墙厚800MM底板厚1000MM 。
三、冬季施工总体筹划3.1呼和浩特市冬季气温情况呼和浩特的气候属于欧亚大陆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在14度左右。
通常情况下,每年10月下旬封冻,翌年3月下旬解冻,最低气温在摄氏-25度左右历史最低气温记录-41度,12月到1月最为寒冷,平均气温在摄氏-18度左右。
3.2冬季施工期限的确定3.2.1温控:根据《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的规定,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3.2.2时控:根据呼和浩特地区气候特点,本工程冬季施工时间除执行国家规范的具体规定外,原则上应为每年10月20日~次年3月20日,且注意上述时间范围之外的气温突降。
3.3冬季施工总体部署3.3.1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我项目部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小组设总负责1人,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2人,其中:施工副组长1人,由项目副经理担任,技术副组长1人,由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员为: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及工地试验室。
冬季施工组织机构图冬季施工人员表四.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原理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允许受冻而不致使其各项性能遭到损害的最低强度称为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
本工程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具有水化热高、收缩量大、容易开裂等特点,故底板和侧墙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应作为一个施工重点和难点认真对待。
本工程该部位拟使用的砼采用28d强度作为配合比设计依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点主要是将混凝土冻害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防止和冻害产生。
混凝土冬期施工的工艺要求1)、提前和预拌砼厂家协商和约定,供应本工程的砼正式进入冬季施工后,要保质保量的予以供给。
2)、对材料和材料加热的要求严格按《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07)相关的条款执行。
①冬期施工混凝土用的水泥,选用活性高、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
②骨料进场后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骨料内夹有冰碴和雪团。
③搅拌混凝土采用水加热的方法。
加热水时,时刻检查加热的温度,将水温控制在70左右,以免水泥直接接触过热的水而产生“假凝”现象。
混凝土拌和物及组成材料的加热最高允许温度采用。
拌合水及骨料的最高温度水泥拌合。
五、施工准备1、组织措施及技术准备①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冬施方案,并向班组交底。
②进入冬期施工前,对测温、保温人员专门组织技术培训,学习工作范围内的有关知识,明确职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持证上岗。
③项目部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冬季施工的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管理和冬施物资的供应,负责冬施的工作的协调组织,并明确责任,确保冬季施工中,各项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避免由于冬季施工组织不力给生产进度、工程质量、安全施工造成影响。
④安排专人进行气温观测并做好记录,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袭击。
⑤人员培训为确保冬期施工质量,达到施工进度要求,冬期施工前必须进行冬期施工技术培训。
(1)冬期施工技术培训的主要内容: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冬期施工规范、标准、规定,学习《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2007)学习有关的冬期施工基本理论知识及施工方法,了解其适用条件及可预期达到的效果;学习和理解本工程的冬期施工方案,单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2)经培训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掌握的工作要点:了解当天和数日的天气预报,测温人员提供测温报告,对天气突变时能做出防范措施;掌握所采用的施工方法技术要点,操作程序,质量要求;根据砼养护的测温记录,推算砼强度的增长情况。
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的试压结果推定砼是否达到临界强度,以及确定砼的拆模时间及拆模后的外表面是否需要保温及养护措施;检查施工的各部位的保温、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检查冬期施工的热源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冬期施工的安全措施,特别是重点部位,如电气设备、使用明火部位、易燃易爆材料、化学外加剂材料、电焊、气焊设备等是否有违章情况;对冬施的各分部项目,进行复核施工图纸,查对其是否满足冬期施工要求,各结构的安全过冬问题,及冬季施工方案与设计单位会商,编制出冬季施工方案向质量监督部门报审,审批后按照此方案指导施工。
并以此作为冬施费用结算的依据。
2、冬施的生产准备1)、冬期施工的任务安排本工程今冬只进行±0.000以下部分的施工。
①、根据本工程冬期施工内容,平衡各工种冬期劳动力的配置,安排机械的使用计划。
②、掌握冬期施工所需各项物资的供应情况,做好物资的及时供应。
③、做好现场用于施工、维护、保温等设施的维护和保管工作,防止发生冻害。
④、要准备好冬施防寒用品,保证工人必需的劳动防寒措施。
2)、冬期施工的现场准备①、清理场区道路,排除积水,做好场地积雪的清扫准备。
②、将现场内所有供水管路全部埋入地下1.5m并做好保温,外露部分做好保温、防冻工作。
不用时应临时放空,避免冻裂,影响施工。
③、砼罐车卸完砼后,及时清扫地面,防止冻冰。
六、施工方案1、混凝土浇筑操作技术要求:①混凝土搅拌:大体积混凝土必须在设施完善管理严格的商砼搅拌站拌制,为了保证砼的浇筑质量,严密监控原材的加热温度及混凝土出拌合机温度。
②混凝土的运输本工程砼用罐车运输,现场采用汽车泵泵送的方式,运输时间和距离保证混凝土不离析,不丧失塑性,减少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并经常清理输送管道,保持干净;气温过低时加保温套和保温盖,确保混凝土出口温度不低于5度。
为了保证运输环节的混凝土的保温性,首先对混凝土的拌和机出料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对运输罐车要采取用保温棉被包裹,并且内部装有电加热装置,保证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热量损失降到最少。
因为本工程在繁华的商业街所以砼的运输要在一天交通流较低的时间进行,使砼的运输时间尽量缩短。
在管理上对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所使用的外加剂,项目部派驻专人监督其质量、数量和投料计量;最后复核掺入量应符合要求。
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控制在5℃以上,依照泵送情况计算混凝土的出灌温度和对原材料的温度要求。
③底板混凝土施工的流水作业;底板采用连续施工,浇筑开始到完成间隔不超过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④混凝土的浇筑方法:A.混凝土浇筑前,要对各项保温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B.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分层集中浇筑,每层浇筑间隔不超过60分钟C.浇筑混凝土同时做好测温工作,从原材料加热直至拆除保温材料为止。
对原材料及混凝土出口温度,实时监控。
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⑤混凝土凝固期的温度控制:a.板面测温孔的布置方法测温孔一般选择温度变化大、容易散失热量、容易遭冻结的部位,本工程量测温点设置在底板及侧墙中。
板的位置在1/2板厚。
侧墙测温点位置在侧墙上面设置一个,与柱面成90°角。
板测温孔的留设采用φ10的圆钢在端头做成90°的弯钩,板混凝土初凝时,将φ10的圆钢插在相应的位置。
在混凝土终凝或砼面可以上人的时候,将φ10的圆钢取出,测温孔用红砖进行保护,防止破坏测温孔。
墙、柱、梁测温孔采用预埋空芯φ10PVC 管,PVC管在合模前采用铁丝与相应钢筋绑扎牢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管位置偏移。
b.加强对暖棚内温度检测,当棚内温度低于5°C 以下环境施工,就要采取增加温度,提高锅炉蒸汽出气量。
来提高棚内温度。
在距地面500mm高的地方设置测温点,测温点位间距不大于5m,实时监控,保证棚内温度均衡。
2、主要施工机具混凝土浇筑机械设备:场输送混凝土汽车泵一台。
流动电箱一个、插入式振捣器2个、平板式振动器一台、抹平机具。
3、砼施工工艺及浇筑程序与方法:①受料斗必须配备孔径为50mm×50mm 的振动筛防止个别大颗粒骨料流入泵管,料斗内混凝土上表面距离上口宜为200mm 左右以防止泵入空气。
②泵送混凝土前,先将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以湿润和清洁管道,然后压入管道润滑剂滑润管道后,再泵送混凝土。
③开始压送混凝土时速度宜慢,待混凝土送出管子端部时,速度可逐渐加快,并转入用正常速度进行连续泵送。
遇到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泵送速度。
进行抽吸往复推动数次,以防堵管。
④泵送混凝土浇筑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应成堆浇筑。
⑤泵送将结束时,计算混凝土需要量,并通知搅拌站,避免剩余混凝土过多。
⑥只允许使用软管布料,不允许使用振动器推赶混凝土。
加强对混凝土泵及管道巡回检查,发现声音异常或泵管跳动应及时停泵排除故障。
混凝土的自由落距不得大于2m。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四次。
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的有关规定。
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不大于±20mm。
4、砼浇筑施工操作流程:①混凝土浇筑根据面积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混凝土厚度为:800mm厚侧墙一次性浇筑到位;1000mm厚底板分两次浇筑,振捣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
②浇筑混凝土时间控制在最长不得大于初凝时间30分钟。
③混凝土浇筑在底板一边开始,沿长边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分层推进。
浇筑时,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并将表面泌水及时排走。
振捣混凝土应使用高频振动器,振动器的插点间距为1.5 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防止漏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