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服务价值
对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以将其分为4个层 次:生态系统的生产、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生态 系统的环境效益和生态系统的娱乐价值。
2.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第一、直接利用价值,食物、木材、休闲娱乐等 第二、间接利用价值,净化环境、保持水土等 第三、选择价值,人们为了将来能够直接利用与 间 接利用某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 第四、存在价值又称内在价值,它表示人们为确保这 种生态服务功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
• 外来种的入侵,造成系统波动及稳定性的变化。
• 污染物排放:湖泊的富营养化,海洋的赤潮,大
气和固体废弃物的负效应。
• 生态系统中限制植物生长的营养物的流失量增加,
因此பைடு நூலகம்系统无法利用和保护。
• 植物体或生物群落的呼吸量有明显增加。
• 系统内产品转化率低和分解速率增加,枯枝落叶
层的积累明显下降。
• 系统中水和营养物质的瓶颈效应及土壤的物理化
学条件的变劣、生态平衡失调,以非良性循环为 主。
3)生态系统健康的度量
生态系统是个多变量的,那么,生态系统健康 标准也是多尺度的、动态的,它是有结构(组 织)、有功能(活力)、有适应(弹性)。综合 这3方面,组织、活力和弹性就是系统健康的具 体反映,换句话说,健康就是由复杂系统所表现 的3项测量标准。
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
1)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要点:
•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不应该建立于单个物种的存在、
缺失或某一状态为基础的标准上。
• 系统健康评价应该能反映人们对生态系统可能发
生的相应变化的认识。
• 虽然作为最佳的评价健康度量应该是简单的,可
以系列化、有可分辨的变化状态。
•在考虑到最小数量的观察,系统健康的度量应该与
太阳能和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机质的合成,区 域气候调节,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土壤的形 成与保护,污染物的吸收与降解及创造物种赖以生 存与繁育的条件,维持整个大气化学组分的平衡与 稳定,以及由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所形成的自然景 观及其具有的美学、文化、科学、教育的价值。
生态系统的这些功能虽不表现为直接的生产与消 费价值,但它们是生物资源直接价值产生与形成的 基础。可以说,正是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才使人 类的生态环境条件得以维持和稳定,这也是生态系 统服务的内涵所在。
观察的次数不具相关性。
2)生态系统健康的监测指标
• 生态系统中某些绿色植物防御性次生代谢物减少,
处于患病、鼠害和虫害严重、光合作用受阻、生 长速率下降的濒危境地。
• 物种生态对策改变和多样性下降。 • 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量和生物量下降。 • 植物根系互惠共生微生物的减少,对生物生长不
利的微生物增多。
2.5.4 生态系统管理
定义: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 以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 展为目标,运用生态学、管理学、社会学及其他学科 原理,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期监测 的结果,对生态系统内外环境进行调控的管理活动。
内涵:生态系统健康是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也是管 理的目标。
❖生态系统的时空尺度 ❖ 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 生态系统的动态机制 ❖ 干扰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 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 生态系统多样性
黄土高原植树造林
黄土高原退耕1年后自然恢复生长的草被
黄土高原梯田种植人工牧草(沙打旺)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方法:市场价值法、费用 支出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替代市场价格法、 生产成本法、人力资本法、旅行费用法等。
2.5.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一、满足人类社会合理要求能力 二、本身自我维持与更新的能力
健康的生态系统应具有活力、稳定和自调节的能 力。生态系统健康是生态系统发展的一种状态。在 此状态下,地理位置、光照水平、可利用的水分、 养分及再生资源都处在适宜或十分乐观的水平。或 者说,处在可维持该生态系统生存的水平。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以来,可持续发 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目标,人类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归根结蒂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生 态系统管理是由明确目标驱动,由政策和协议 及实践而执行,由监测和我们对生态学相互作 用与过程的最好理解为基础的必要研究而使之 符合保持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和功能的管理。
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基础
2.5 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
2.5.1 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 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 产品和服务。 产品:市场上用货币买卖的商品(食物,原材料) 服务:不能在市场上买卖,但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态系统 性能(净化环境,保持水土)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