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桥梁各类基础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桥梁各类基础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半明开挖
对于空间较大,工期短,基坑周围无临近 建造设施,明开难度较大的施工场所,可 以考虑半明开挖。
无支撑开挖
对于在干涸无水 河滩、河沟中, 或有水经改河或 筑堤能排除地表 水的河沟中;在 地下水位低于基 底,或渗透量少, 不影响坑壁稳定 以及基础埋至不 深,施工期较短, 挖基坑时不影响 临近建筑安全的 施工场所 。
明挖基础施工的主要内容
基础的定位放样; 基坑开挖; 基坑排水; 基底处理以及砌筑基础结构物。
明挖基础施工
1.基础的定位放样
在基坑开挖前,先进行基础的定位放样工 作,以便正确的将设计图上的基础位置准 确的设置到桥址上。
放样工作须根据桥梁中心线与墩台的纵横 轴线,推出基础边线的定位点,再放线画 出基坑的开挖范围。
(1)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
对于在干涸无水河滩、河沟中,或有水经 改河或筑堤能排除地表水的河沟中;
在地下水位低于基底,或渗透量少,不影 响坑壁稳定;
以及基础埋至不深,施工期较短,挖基坑 时不影响临近建筑安全的施工场所,可考 虑选用坑壁不加支撑的基坑。
放坡开挖
对于放坡开挖比较经济,空间较大,工期 短,基坑四周空旷,无临近建造设施的施 工场所,可以考虑放坡开挖。
桥梁各类基础施工 要点和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1 明挖基础施工
明挖基础:
是在天然土层上直接建造桥梁基础,可采 用明挖法,即不用任何支撑的一种开挖方 式。当地基土层较软,放坡受施工条件限 制时,可采用各种坑壁支撑。由于其开挖 深度较浅(一般不大于5m)所以又叫浅 基础。
明挖基础优点
开挖简便; 需用机具少; 便于组织快速施工; 便于基底的检查和处理。
有支护分层开挖
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 并有地下水渗入,或 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 制,或基坑较深、放 坡开挖工程数量较大, 不符技术经济要求时, 可视具体情况,可考 虑采用有支护分层开 挖。
(2)坑壁有支撑的基坑
当基坑壁坡不易稳定并有地下水渗入,或 放坡开挖场地受到限制,或基坑较深、放 坡开挖工程数量较大,不符技术经济要求 时,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以下的加固坑壁 措施,如挡板支撑、钢木结合支撑、混凝 土护壁及锚杆支护等。
空气吸泥机方法。此法适用于水深5m以上的砂 类土或夹有少量碎卵石的基坑,浅水基坑不宜 采用。在黏土层使用时,应与射水配合进行, 以破坏黏土结构。吸泥时应同时向基坑内注水, 使基坑内水位高于河水位约1m,以防止流沙或 涌泥。
人字形支撑。适用 于基坑宽度较大, 且需保留坑面、坑 内有大的工作空间。
八字形支撑。适 用于基坑宽度大, 需要空间工作面 更大时。
3.水中基础的基坑开挖
桥梁墩台基础大多位于地表水位以下,有 时水流还比较大,施工时都希望在无水或 静止水条件下进行.桥梁水中基础最常用 的施工方法是围堰法.围堰的作用主要是 防水和围水,有时还起着支撑施工平台和 基坑坑壁的作用。
基坑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要求,对有渗水土质 的基坑坑底开挖尺寸,需按基坑排水设计(包 括排水沟、集水井、排水管网等)和基础模板 设计而定,一般基底尺寸应比设计平面尺寸各 边增宽0.5-1.0m。基坑可采用垂直开挖、放坡 开挖、支撑加固或其他加固的 开挖方法,具体 应根据地质条件、基坑深度、施工期限与经验, 以及有无地表水或地下水等现场因素来确定。 一般小桥梁基础基坑开挖,采用人力施工方法; 大、中桥基础,其基坑大而深,挖方量大,可 采用机械或半机械施工方法。
支撑方式的选择
常用基坑支撑方式的选择见表3—1。
其他类型的支撑加固
锚固支撑。适用开挖较 大基坑,使用大型挖掘 机械施工而不能设置横 撑时 。
斜柱支撑。适 用于开挖较大 基坑或使用机 械挖土而采用 锚固支撑有困 难时。
横向顶撑。适用于 基坑宽度不大于3m, 短边横挡板支撑在 长边横挡板上(或切 角互相支承)只在长 边上竖回林及横撑。
围堰要求防水严密,应尽量采取措施防止 或减少渗漏,以减轻排水工作。对围堰外 围边坡的冲刷和筑围堰后引起的河床的冲 刷均应有防护措施。
围堰施工一般应安排在枯水期间进行。
桥梁常用的围堰的类型有:
土石围堰
木笼围堰或竹笼围堰
木笼围堰
木笼架围堰
钢板桩围堰
有水开挖的方法
水力吸泥机方法。此法适用于砂类土及砾卵石 类土,不受水深限制,其出土效率可随水压和 水量的增加而提高。
围堰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
围堰顶高宜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70cm,最低 不应小于50cm,用于防御地下水的围堰宜高出 水位或地面20~40cm。
围堰的外形应适应水流排泄,大小不应压缩流 水断面过多,以免壅水过高危害围堰安全,以 及影响通航、导流等。围堰内形应适应基础施 工的要求,并留有适当的工作面积。堰身断面 尺寸应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基坑开 挖后,围堰不至发生破裂,滑动或倾覆。
基坑各定位点的标高及开挖过程中标高检 查,一般用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2.陆地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的要求: 基坑开挖宜安排在枯水或少雨季节进行,开工
前应做好计划和施工准备工作,开挖后应连续 快速进行。
坑顶面应该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 如截水沟、挡水坝等。
基坑顶面有动荷载时,坑顶也与动荷载间应留 有不小于1m宽的护道,如动荷载过大增宽护道 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应采取加固措施。
深基坑(沟)二层支撑 (挖至一定深度后再向 下挖掘时进行第二层 撑固),挖土深度较大, 基坑(沟槽)下部又有 含水层,下部坑宽应 考虑工作面,为此, 开挖前要留有余裕尺 寸(可按土质好坏和地 下水影响确定) 。
基坑上部放坡达一 定高度后直立坑壁 支撑加固。挖土较 深,现场亦较开阔, 上部可放坡后再直 立往下撑固 。
常用支撑方式
断续的水平支撑(一挖到底再行支撑)。能 保持直立的干土或天然湿度的黏土类土, 地下水很少,坑深<2m。
带间隔的水平支撑 (井撑)。能保持直立 的干土或天然湿度的 黏土类土地下水很少, 坑深<3m并随着坑深 的开挖相应设置支撑
连续的水平支 撑(密撑)。在可 能坍落的干土 或天然湿度的 黏土类土中地 下水较少,坑 深一般在3~5m 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