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年度经济工作会议报告

乡镇年度经济工作会议报告

励志图强乘势突破全面开创XX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在全镇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2月14日)同志们:这次全镇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努力推动我镇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XX。

现在我根据县委经济会议精神和镇党委、政府集体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客观总结成绩,提振发展信心,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2011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克难关,为“十二五”规划开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

一是经济指标运行良好。

2011年,全镇共完成生产总值1419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530万元,占年计划的104.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160万元,其中全社会投资10880万元,新开工工业项目投资7130万元,技扩改项目投资5150万元。

全镇主要经济指标运行良好,发展态势强劲。

二是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

全镇始终突出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把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作为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1年来,我镇围绕膨润土、石膏、陶土、石煤、食品加工等项目开展了系列招商。

全年共引进新上工业项目6个,累计到位资金4750万元,其中鸿星新型建材公司、南江燃气有限公司4个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新项目的引进及项目资金的注入,促进了全镇工业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主导产业优势凸显。

我镇积极推广林业种植面积,巩固特色品牌建设,其他产业合理发展,在确保水稻生产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拓宽农业发展方向和途径,逐步建立起适合我镇实情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011年以来,我镇双季稻种植面积较去年明显增加;以赵家红提协会、真武养殖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培植发展红提、养殖等特色产业。

在已有1000亩红提的基础上,扩大红提生产基地800亩,增加签订生产合同的农户23户,全镇生猪养殖业村4个,养殖小区3个,零排放养猪场1个,各类养殖大户达到20户,去年引进石门双佳公司投资5000万,新建大型现代化养鸡厂5个。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突出抓好以水、电、渠、路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夯实发展基础。

去年,我镇共疏通渠道120条95公里,抢修机埠6处165KW,整修堰塘50口,修建防渗渠3公里,投资400万元的油榨冲、余家堰2座小Ⅱ型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已经启动,共完成18公里村级道路建设。

另外,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全镇新建户型沼气池24口,大型沼气池5口。

为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我镇新建垃圾填埋场1个,新建垃圾池108口。

三是农业服务不断强化,农民素质普遍提高。

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全镇农户早中晚稻、棉花等农产品均已投保;狠抓农机推广,共推广大型农机45台;强化农民教育培训,先后举办培训班8期,参训农民1200余人次;四是严把农民负担监管,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大力宣传惠农支农政策,严把涉农收费项目和文件审批关,设立本级农民负担监测网点,加强对重点村和站所的监控,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负担得到有效监管,确保了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五是积极抗旱救灾。

面对百年一遇的旱情,我们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到组入户,指导群众抗灾自救;对全镇重点水库、堰塘均制定了蓄水保水工作方案,落实了“一把锹”管水制度,科学合理调水。

同时抓好改种等救灾补损工作,共组织和投入资金86万元、劳力3000余人次,改种棉花、玉米等旱地作物7000多亩,降低了灾害损失。

六是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工程。

全镇按照“资金统筹、管理集中、保洁定时、主次分明、奖惩兑现”原则加强清洁家园工作管理,确保垃圾及时清运、村庄环境整洁。

3、坚持以民为本,打造幸福修梅。

一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

我镇坚持各类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从消防、食品安全、企业生产等各个方面狠抓落实,全年共投入近2万元添置消防器械,开展了5次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排除隐患,确保了修梅镇安全大局稳定。

二是教育事业较快发展。

今年我镇教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投资160多万的修梅镇中学综合楼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计划投资600多万元永红寄宿制完小建设项目已经开工,并完成第一期210万的资金投入;另外,投资260多万元的修梅中心幼儿园、投资90多万元的中心小学礼堂正在进行前期建设。

2011年,修梅镇政府投入5万元完成修梅镇中学教师办公条件的改善。

去年我镇在帮扶困难学生,确保教育公平上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年按上级规定发放中小学贫困生生活补助费19万多元,“两免一补”情况公正公开。

三是计生医疗服务上新台阶。

认真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服务条件,优化服务质量,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统筹协调解决人口问题。

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45‰,计生率达到92.75%。

参合人口20029人,总参合率达98.1%。

总医疗费用80万,总补偿金额58万元。

四是文化事业呈现新气象。

2011年来,我镇筹资5万元按照规范化标准装修改造了文化站站房,向上争取了电视、电脑、书籍等设施设备;新建农家书屋9家,全年送电影下乡96场次,丰富了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积极组织凉水井村全省特色旅游名村申报系列工作,该村去年8月份顺利通过了省旅游局的检查,成为全省首批特色旅游名村。

五是民政工作扎实推进。

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核心,高度关注民生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实际生活。

2011年全镇纳入五保户供养105人,低保户供养404户569人,共完成了36户危房改造,切实为无房、倒房户解决了住房问题。

六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

镇党委、政府以进一步规范市委“统、专、包、保”机制为原则,以创建“和谐修梅”、“平安修梅”,全面提升创新社会管理“一中心五网络”建设为目标,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2起,集中开展了“五打一教”、“秋季严打”、“打击农村盗窃犯罪”、“学校周边环境整治”等重大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着力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安综治管理体制,为加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4、充分发挥民主,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我镇充分发挥镇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顺利完成各项换届选举工作。

我镇认真贯彻“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和五个一律”的要求,规范程序,严明纪律,顺利完成了县、镇两级党代表选举,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村两委”换届选举等换届选举工作,做到了“统筹安排、上下联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2011年,共发展党员19名。

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农村党员的政治荣誉感,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把创先争优活动梳理出来的突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体现效果。

特别注重了对后进党支部的整顿转化和对后进党员的教育帮扶,通过抓先进促后进带中间,整体提高工作水平。

二、认清形势,科学研判,切实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收获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楚的认识目前我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化水平还很低,对财政贡献大的企业少,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乏力,农民人均收入仍处于低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他乡镇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是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很低,农业结构调整缓慢,传统农作物种植面积大,特色农作物、高附加值农作物难上规模。

三是财政支出的矛盾依然突出,财税基础依然薄弱,可用财力有限,财政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

四是企业发展、项目推进过程中不和谐事件还时有发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还待进一步优化。

五是部分干部纪律意识差,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业务知识不精,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六是涉稳矛盾较多、信访总量加大,部分企业仍存有安全隐患,维护稳定和安全生产的任务重、压力大,等等。

在客观看待差距和困难的同时,我们要提振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

随着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我镇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浪潮迎面而至,跨越式发展势头无可阻挡。

总之,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稳步上升期,活力在展现,后劲在增强,崛起在提速。

我们不仅要看到不利因素,做好应对准备,更要把握机遇,增强必胜信念,对各项工作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落实,全力开创XX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三、理清思路,合力攻坚,整体推进各项工作扎实开展2012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以“打造新农村示范亮点,建设XX 经济强镇”为目标,突出项目建设,培植特色产业,加强民生保障,推进党的建设,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实现修梅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跨越发展。

2012年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在2011年基础上增长13%,预计达到1560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4%,农业总产值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达到4610元。

为实现以上预期目标,我镇将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着力培植壮大基础产业。

突出抓好粮食生产。

按照“扩面积、攻单产、增总量、提品质、强产业、增效益”的工作目标,立足压单扩双增面的指导思想,全镇计划早稻种植面积达2.2万亩,中稻2800亩,晚稻2.5万亩,旱粮5000亩。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要推广无土育苗栽培技术及植保统防统治工作,加大旱粮播种覆盖率,力争旱地不抛荒。

二是壮大葡萄、花卉苗木、油茶、家禽等特色高效产业。

着力培植好以赵家、扎家、荷花等为核心的红提特色产业风光带,发展葡萄、蔬菜、花卉苗木基地3000亩;全力抓好油菜等传统产业,力争冬种油菜覆盖率达85%以上,计划完成3000亩油茶低改任务;发展特色养殖,实现“抓扩畜,增存栏,提效益”的目的,大力培养大唐牧业、合丰猪场产业,着力抓好复兴、顺水、范家、新坪双佳牧业养鸡场的新建与投产。

三是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

积极开展水稻良种直销试点和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力争良种推广率达到90%以上,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5000亩以上。

四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添砖铺路。

2012年,全镇计划完成整修、清淤堰塘48口,拟完成30公里渠道清淤硬化;实现农用机耕道路整修,新修机耕路20公里;今年,我们将继续水库禁投工作,坚决禁止投肥养鱼,确保饮水安全;启动沃沙水库引水安全工程,三座小Ⅱ型水库除险保安工程,启动大溪河治理工程,沃沙水库饮用水工程及相关村管网铺放。

五是抓住机遇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