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目录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第1 章算法与数据结构 (1)考点1 算法 (1)考点2 数据结构 (1)考点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考点4 栈和队列 (1)考点5 线性链表 (2)考点6 树与二叉树 (2)考点7 查找技术 (3)考点8 排序技术 (3)第2 章程序设计基础 (4)考点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4)考点2 结构化程序设计 (5)考点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5)第3 章软件工程基础 (5)考点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 (5)考点2 软件分析方法 (6)考点3 结构化设计方法 (7)考点4 软件测试 (8)考点5 程序的调试 (9)第4 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9)考点1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9)考点2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10)考点3 关系代数 (12)考点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 (12)第二部分二级 C 语言第1 章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14)考点1 程序设计 (14)考点2 C 程序的结构和格式 (14)考点3 常量和变量 (14)考点4 算术表达式 (15)考点5 赋值表达式 (16)考点6 自加、自减和逗号运算 (16)第2 章顺序结构 (17)考点1 字符型常量与变量 (17)考点2 putchar 与getchar 函数 (17)考点3 printf 函数 (17)考点4 scanf 函数 (18)考点5 位运算的含义和应用 (18)第3 章选择结构 (19)考点1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19)考点2 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19)考点3 if 语句及其构成的选择结构 (19)考点4 switch 语句与break 语句 (20)第4 章循环结构 (20)考点1 while 循环结构 (20)考点2 do-while 循环结构 (21)考点3 for 循环结构 (21)考点4 嵌套循环语句 (21)第5 章函数 (21)考点1 库函数 (21)考点2 函数的调用 (22)考点3 参数传递 (22)考点4 函数的递归调用 (23)考点5 局部、全局变量和存储分类 (23)第6 章地址与指针 (23)考点1 变量的地址和指针 (23)考点2 指针变量的操作 (24)考点3 函数之间地址的传递 (24)第7 章数组 (24)考点1 一维数组的定义及元素的引用.. 24考点2 函数对一维数组及元素的引用.. 25考点3 二维数组的定义 (25)考点4 二维数组和指针 (25)考点5 二维数组名和指针数组作为实参 (26)第8 章字符串 (26)考点1 用一维字符数组存放字符串 (26)考点2 使指针指向字符串 (26)考点3 字符串的输入和输出 (26)考点4 字符串数组 (27)考点5 用于字符串处理的函数 (27)第9 章编译预处理和动态存储分配 (27)考点1 编译预处理 (27)考点2 宏替换 (27)考点3 文件包含处理 (28)考点4 动态存储分配 (28)第10 章结构体、共用体和用户定义类型28 考点1 结构体 (28)考点2 共用体 (29)考点3 用户定义类型 (29)第11 章文件 (29)考点1 文件指针 (29)考点2 文件的读写 (30)选择题考点秘籍—二级C 语言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第 1 章算法与数据结构考点 1 算法1.什么是算法算法是指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计算机程序本质上就是一个算法,它告诉计算机确切的步骤来执行一个指定的任务。
(1)算法的基本特征一般来说,算法应具有: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这几个特征。
(2)算法的组成要素通常,一个算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2.算法的复杂度算法的复杂度是算法规模的度量,一个算法的复杂度高低体现在运行该算法所需要的计算机资源的多少,所需的资源越多,就说明该算法的复杂度越高;反之,所需的资源越少,则该算法的复杂度越低。
算法复杂度包括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的空间复杂度。
考点 2 数据结构1.数据结构的概念所谓数据结构是指由某一数据对象及该对象中所有数据成员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
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前后件关系。
2.数据的逻辑结构(1)逻辑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反映数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数据结构。
对于电脑上的数据而言,逻辑结构就是能够用眼睛看到的数据形式,包括在屏幕上看到的文本、图片、视频等。
(2)逻辑结构的分类根据数据结构中各元素之间前后关系的复杂程度,将数据的逻辑结构分成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一个非空的线性结构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①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②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3.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指数据在计算机中存放的方式,包括数据元素的存储和关系的存储。
通常,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式存储结构。
考点 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线性表是由n 个数据元素组成的有限序列,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数据结构。
其中的数据元素有着广泛的含义,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数字或字母,可以是矩阵中的一行或一列向量,也可以是二维表中的一条记录。
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
数据元素在线性表中的位置,只取决于它们自己的序号,即数据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
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常用的是顺序存储,也称为顺序分配。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①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②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3.顺序表的插入所谓“顺序表”指的是使用顺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
在顺序表中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就像是在排队买票的时候进来了一个插队的人。
4.顺序表的删除在顺序表中删除一个数据元素,就像是在排队买票的时候其中的一个人离开了。
在平均情况下,要在线性表中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线性表中一半的数据元素。
考点 4 栈和队列1.栈及其基本运算(1)什么是栈栈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
在这种特殊的线性表中,其插入和删除运算都只能在线性表的一端进行。
一端是封闭的,不允许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另一端是敞开的,允许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
在栈中,允许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的一端称为栈顶,而不允许插入和删除数据元素的一端称为栈底。
栈顶元素总会是被最后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先被删除的元素;栈底元素总是最先被插入的元素,从而也是最后才能被删除的元素。
即栈是按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的。
栈具有记忆的功能,支持子程序的调用。
通常用指针top 来指示栈顶位置,用指针bottom 来指示栈底的位置。
往栈中插入一个元素称为入栈运算,从栈中删除一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个元素称为退栈运算。
通过栈顶指针top 来反反映栈中元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2)栈的基本运算栈的基本运算有3 种:入栈、退栈与读栈顶元素。
①入栈运算。
入栈运算是指在栈顶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
这个运算有两个基本操作:首先将栈顶指针进一(即top 加1),然后将新元素插入到栈顶指针指向的位置。
②退栈运算。
退栈运算是指取出栈顶元素并赋给指定的变量。
这个运算有两个基本操作:首先将栈顶元素赋值给一个指定的变量,然后将栈顶指针退一(即top 减1)。
③读栈顶元素。
读栈顶元素是指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但是不删除栈顶元素。
因此,在这个运算中,栈顶指针不会改变。
当栈顶指针为0 时,说明栈空,读不到栈顶元素。
2.队列及其基本运算(1)什么是队列队列是指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通常用一个队尾指针(rear)指向队尾元素,队尾指针总是指向最后被插入的元素;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排头(也称为队头),通常也用一个排头指针(front)指向排头元素的前一个位置。
(2)循环队列及其运算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一般采用循环队列的形式。
所谓的循环队列,就是将队列的存储空间的最后一个位置绕到第一个位置,形成逻辑上的环状空间,供队列循环使用。
①入队运算。
入队运算是指在循环队列的队尾加入一个新元素。
这个运算有两个基本操作:首先将队尾指针进一(即rear=rera+1),并当rear=m+1 时置rear=1;然后将新元素插入到队尾指针指向的位置。
②退队运算。
退队运算是指在循环队列的排头位置退出一个元素并赋值给指定的变量。
这个运算有两个基本操作:首先将排头指针进一(即front=front+1),并当front=m+1 时置front=1;然后将排头指针指向的元素赋给指定的变量。
考点 5 线性链表1.线性链表(1)线性链表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称为线性链表。
在线性链表中,存储空间上的每一个存储结点都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存储数据元素的值,称为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储该数据元素的存储序号(存储结点的地址,即指向后件结点),称为指针域。
(2)线性链表的查找在非空的线性链表中查找指定元素的操作:从头指针指向的结点开始往后沿着指针进行扫描,如果找到要查找的内容,则查找成功;如果没有对应的要查找的元素,则查找失败。
为了弥补线性单链表的这个缺点,对线性链表中的每个结点设置两个指针,一个称为左指针(Llink),用以指向其前件结点;另一个称为右指针(Rlink),用来指向其后件结点。
这样的线性表称为双向链表。
(3)线性链表的插入在向线性链表中插入一个新元素之前,我们先要给该元素分配一个新结点,其中包括值域和指针域以便用于存储该元素的值。
然后找到插入位置,将插入位置前件的指针指向新结点,将新接点的指针指向插入位置后件的结点。
(4)线性链表的删除要从线性表中删除一个元素,首先将要删除元素的前后件两个指针断开,然后把要删除结点的前件的指针,指向删除结点后的数据元素。
2.循环链表循环链表与单链表唯一的不同,就是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中的值不同。
单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存放的是一个空指针,而循环链表的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存放的是指向第一个结点的指针。
考点 6 树与二叉树1.树的基本概念树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非线型结构。
在树中所有的数据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关系。
之所以将这种数据结构命名为“树”,是因为其结构看上去像一棵倒长着的树。
在树的图形表示中,上端的结点是前件,下端的结点是后件。
2.二叉树及基本性质(1)二叉树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树,是一种很有用的非线型结构。
所有树结构上的术语都可以用在二叉树上。
二叉树具有以下两个特征:① 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② 每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选择题考点秘籍—二级C 语言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和右子树。
在二叉树中,每个结点的度最大为2,所有的左子树和右子树也均是二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