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2016)
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2016)
1.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b. 多因素评分法:(定量评分法) 对能源、资源的评价需考虑: 单位产值年消耗量; 可节约程度。 对污染物及噪声的评分: 评价因子 a 表1.5-1 评价因子数值表 a 等级 Ⅰ Ⅱ Ⅲ Ⅳ 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 全球性严重破坏 国家范围的破坏 超出社区性破坏 周围社区性破坏 分值(a) 5 4 3 2
例3:液氯钢瓶泄漏
例4:空调器的使用
氯气泄漏
氟利昂泄漏
人员中毒、大气污染
破坏臭氧层
1.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①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主要包括:生命周期法、物料衡算法、输入输出法、专 家咨询法、现场观察法、过程分析法等等。下面即以过程分析法为例进行介 绍: a. 过程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组织按其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以产品生命周期原理为主线,将组 织总的运行活动及活动过程相应的职责部门进行流程排序,绘出流 程图,划分出各个活动单元; • 每一个职责部门按其自身运行活动,做进一步流程排序细化,将自 身运行活动细分至某台设备、某道工序、某项操作,并划分出若干
1.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b. 多因素评分法:(定量评分法) 对能源、资源的评价: a=5 或 b=5 或 ∑(a+b)>7者为重要环境因素。
1.6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附表
附表: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记录表
部门: 环境因素性质 状态 正常 异常 紧急 过去 时态 现在 将来 直接 判断 环境因素评价 因子法 A B C D E F 得分 结论 备注 日期: 年 月 日
b. 多因素评分法:(定量评分法) 对污染物及噪声的评价: 当 a 或 b 或 d=5 时,或∑(a+b+c+d+e)≥15时,一般定为重 要环境因素; 其中: a 或 b 或 d=5 时,或∑(a+b+c+d+e)≥20 时,一般 定为紧急优先项; ∑ (a+b+c+d+e) ≥15 时,定为高度优先项; ∑ (a+b+c+d+e) ≥10 时,定为中度优先项; ∑ (a+b+c+d+e) <10 时,定为一般项。
致
谢
Thanks!
1.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b. 输入输出法的基本步骤 燃油消耗 噪音排放 汽车的报废 润 滑 油 消 耗 冷 却 液 使 用
尾 气 排 放
油料泄漏
制冷剂泄漏
蓄电池废弃
1.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b. 输入输出法的基本步骤 汽车运行存在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输 入 输 出
环境因素 燃油消耗
润滑油消耗
序 号 1 2
活动、产品和服务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环境因 素类别 代码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说明:环境因素类别代码:1.废水;2.废气(含臭氧层破坏物质);3.噪声;4、固废(含危险废物);5.能源/资源消耗;6.紧急情况;7.其他(光、热辐射等)。 PO.F-SD-091 A01 批准: 审核: 制表: 保存期限:XX年
1.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③ 组织所识别的环境因素(包含可以控制的和可望施加影响的) a. 可控制的是指组织自身可以管理、处理、处置的环境因素。 b. 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不能直接加以管理的,但是可以通过 其他途径来施加影响,改善其环境行为。
1.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④ 在识别环境因素时,要考虑三种不同的时态、三种不同的状态和七种类型。 a. 三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 ۩ 过去时:指以往产生的环境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 现在时:正在进行的活动、产品、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及其影响。 ۩ 将来时:规划中的活动、产品、服务,将来可能产生环境影响。 b. 三种状态---正常状态、异常状态、紧急状态 ۩ 正常状态:常规的运行状态。 ۩ 异常状态:可以合理预期的非正常状态。 ۩ 紧急状态:不可合理预期的突发事件。
燃油
水 电 空气
锅炉运行
烟气
噪声 废水 爆炸
1.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b. 输入输出法的基本步骤 锅炉运行存在的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输 环境因素 燃油的使用 水的使用 电的使用 空气的消耗 入 环境影响 能源资源消耗 水资源消耗 能源消耗 影响很小可忽略 输 环境因素 蒸汽的输出 烟气的排放 噪声的排放 废水的排放 锅炉爆炸(紧急 情况) 出 环境影响 能源的消耗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水环境污染 人员伤害资源破 坏
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
环安卫课 Cheney 2016年01月 Ver. 1.0
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本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1.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环境因 素识别 与评价
1.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1.3 环境因素的描述 1.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1.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1.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1.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正常状态
异常状态
紧急状态
过去时
现在时
将来时
七种类型:水、气、声、固废、土壤、能源资源、其他环境问题
1.3 环境因素的描述
① 环境因素通常可以描述为:环境因子、污染物和行动、动作的组合,即:名 词+动词=环境因素。 下面的表格是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影响及环境因素的描述示例。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的关系及环境因素的描述 活动/产品/服务 例1:锅炉的运行 例2:空压机工作 环境因素 SO2排放 烟尘排放 噪音排放 压缩气体的使用 环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能源的消耗 境 影 响
1.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b. 多因素评分法:(定量评分法) 多因素评分法的基本步骤是: 将评价对象(环境因素)对应于每一个评价因子评价表相应等 级区间和分值区间,记取分值; 将评价对象(环境因素)在每一个评价因子上的得分分值,进 行数学运算(连乘或连加或加乘结合),求得总分; 将所得总分与事先设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判定标准值进行对比, 大于标准值的即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对污染物及噪声的评价需考虑: 造成环境影响的规模和范围; 造成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 污染物排放对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情况; 环境影响的社区关注度。
6.重新识别环境因素
3.评价环境因素
4.识别重要环境因素
5.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1.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① 要充分地对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 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② 从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中识别环境因素。
a.
b. c. d. e. f. g. h.
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b. 多因素评分法:(定量评分法)
1.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a. 直接判断法:(定性法) 下述情况的环境行为,可直接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环境因素; 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因素; 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使用的物质; 政府或法律有明文规定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如: 有利用价值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 未进行必要的分类,处于不合理混放状态的固体废弃物 与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相关的环境因素 有较大节约潜能的能源、资源消耗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化 学品泄露等将造成严重环境影响及有较大环境影响的自然灾害; 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明确要求的环境因素:如某些国家或地区限制 低于某一标准产品(如汽车)进入市场; 最近三年内曾引起污染事故的环境因素。
生产工艺设计过程; 原材料采购过程; 设备维护修理过程; 产品售后服务过程; 产品和原材料的仓储、运输过程; 产品制造过程; 产品使用过程;
1.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i.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管理过程; j. 组织厂区进行改、扩建项目实施过程;
k. 能源、资源的供应和使用;
l. 组织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环保设备的运行; m. 办公和行政管理过程; n. 生产调度过程; o. 食堂、宿舍、活动室、医务室等后勤服务过程; p. 供应商、服务商等相关方的相关活动。
Ⅴ
场界内破坏(或无)
1
1.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评价因子 b 等级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分值(b)
Ⅰ
Ⅱ Ⅲ
严重
一般 轻微 评价因子 c
5
3 1
等级
发生频率
分值(c)
Ⅰ
Ⅱ Ⅲ Ⅳ Ⅴ
每日一次 ~ 持续发生
每周一次 ~ 每日一次 每月一次 ~ 每周一次 每年一次 ~ 每月一次 一年以上一次
5
4 3 2 1
个细化单元,绘出本部门流程图;
1.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a. 过程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 • 以每一个(细化)单元为对象,以输入输出法为基本方法,进行环 境因素识别; 明确每一个环境因素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汇总、纪录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
1.4 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b. 输入输出法的基本步骤 • 输入输出法分析的对象是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细化单元,它对能源、 资源的投入(输入)和产出(输出)----产品、服务及废水、废气、 固体废弃物、化学品泄漏等,进行输入和输出的物料平衡计算(或 估算),分析物料流动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化规律,发现污染源,找出环境因 素; 输 入 分析单元 输 出
1.5 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
b. 多因素评分法:(定量评分法) 对能源、资源的评分: 评价因子 a 等级 Ⅰ Ⅱ Ⅲ 评价因子 b 等级 Ⅰ Ⅱ Ⅲ 可节约程度 加强管理可明显见效 改造工艺可明显见效 较为节约 分值(b) 5 3 1 万元产值年消耗量 大 中 小 分值(a) 5 3 1
1.2 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
c. 七种类型---水体排放、大气排放、噪声排放、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土 地污染、能源资源的使用、其他环境问题 ۩ 水体排放: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