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社区健康服务与社区健康社会

第十章 社区健康服务与社区健康社会

第十章社区健康服务与社区健康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第一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与健康照顾服务体系
一、社区健康服务的含义和范围
社区健康服务: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结果,是医疗照顾和健康照顾体系中新的发展部分,是现代医疗照顾和健康照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区、社区照顾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
社区概念为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

社区健康服务概念“等同于”城市的社区健康照顾和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为医务社会工作者准确理解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健康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三、社区健康服务的对象、机构和服务内容
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其中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是社区健康服务的重点人群,确定社区健康服务对象是以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为基础。

四、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筹资和补偿机制
社区健康服务机构的筹资和补偿机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最核心的部分,是社区医疗机构和社区医疗照顾和社区健康照顾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资金来源可体现政府责任。

第二节社区健康服务发展与社区健康服务政策
一、社区健康服务发展阶段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6年、、、、、、
1997~1999年、、、、、
2000~2005年、、、、、
2006年以来、、、、、、
二、社区健康服务政策框架与服务体系
主要是由服务性质、地位作用、价值基础、价值目标和指导思想、政策目标、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等内容组成,全面反映社区照顾服务的状况。

第三节社区健康服务范围与社区健康服务作用
一、社区健康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提供以下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1、卫生信息管理。

2、健康教育。

3、传染病、寄生虫疾病、地方病预防控制。

4、慢性病预防恐控制5、精神卫生服务6、妇女保健7、儿童保健8、老年保健9、残疾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10、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11、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公共卫生服务
二、社区健康服务的地位与作用
概括的说: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具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性四大方面的积极性功能与诸多建设性作用,在促进医学模式转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改善健康状况等方面发挥作用。

第四节社区健康服务特征与社区健康社会工作介入领域
一、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特征
1、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为服务对象,以社区为服务范围和内容的服务性工作
2、是联结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与社区建设服务的桥梁和纽带
3、综合性特征突出
4、以健康促进和改善生活状况为中心
5、以人群为服务对象、以普通居民为服务对象
6、以家庭为基本服务对象
二、社区健康服务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
1、各种类型的社区健康需要研究
2、广泛介入社区层面上和地域社区范围内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研究、创造、提供、发展。

评估和理论、政策、制度创新。

3、建立、发展、改进和维护社区健康地图和社区健康的社会生态,建立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档案
4、协助全科医生和护士从事基本医疗服务
5、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健康服务领域中可以介入的基本范围是“非医疗性服务”
6、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之一是发现、培养、扶植和训练社区健康领袖
7、基本职责和专业使命之一是:努力将现有各种社会服务体系联结起来。

第十一章儿童少年健康与儿童少年健康社会工作实务
第一节儿童少年健康保障与儿童福利制度
一、儿童少年的卫生保健制度及其发展
(一)儿童卫生保健制度及其工作概况
1、儿童保健对象
2、儿童保健工作
3、儿童保健制度的建立
(二)中国儿童卫生健康体系的发展历史
(三)儿童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
二、儿童医院系统与设置特点
(一)医院发展简史
从历史上看,医院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
2、作为平民院
3、为临终者之家
4、作为医院技术的中心
(二)儿童医疗机构的功能和设置特征
功能包括:1、治疗病人2、开展医学研究3、培训医务人员4、向社区提供实验室和其他医疗设备5、向大众宣传健康教育和预防
第二节儿童少年体质发育特点及疾病预防
一、儿童及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生长发育特点概述
(二)生长发育的评价
1、体格成长
2、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3、神经心理发育
二、儿童发展各阶段特点及其卫生保健
1、胎儿期及围产期
2、新生儿期
3、婴儿期
4、幼儿期
5、学龄前期
6、学龄期
7、青春期
三、儿童疾病特点和生长发育因素
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2、儿童常见疾病
3、儿童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四、儿童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建立与疾病预防工作
1、儿童是社会中最脆弱和最易受到害得人群,儿童的医疗照顾涉及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发挥潜能
2、迪胡扒将健康照顾机构分为四类
3、我国的卫生方针政策之一是预防为主,政府一贯重视预防免疫工作。

第三节患病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与回归社会
一、疾病的理论与儿童疾病相关的因素
(一)关于疾病的相关理论
(二)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社会因素:1、社会制度2、经济因素3、卫生事业4、家庭制度5、学校因素6、文化因素
二、患病儿童的社会表现和心理反应
(一)孩子的社会心理反应
疾病与治疗常表现出得社会心理反应
1、孤独和隔离的感受以及和父母分离的感受
2、严重的疼痛、不适或疼痛往往被认为是父母对他们的惩罚,认为是自己不听话话或做错事才导致他们生病。

3、环境、机器、人的不适应造成的忧伤,睡眠模式的干扰,由于治疗时机器产生噪音,关心使用仪器的目的。

4、疼痛操作造成的焦虑
5、对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的恐惧
6、失去控制的恐惧,失去控制感,疾病造成的现实心理的不适和个人隐私的侵犯
7、衰退、苛求行为。

(二)父母及其家人的社会心理反应
1、孩子在遭受痛苦煎熬的同时,父母也在遭受痛苦的煎熬。

2、父母心情矛盾,他们爱惜子女,心中却充满恐惧、愤怒、忧虑、沮丧。

3、紧张的家庭生活可能导致父母不和,甚至危及婚姻关系
4、病孩的兄弟姊妹也在受苦,因为他们感到被忽略了,他们不了解父母的心情,对父母产生误会,他们渴求父母的关注
三、患病孩子回归社会的服务
(一)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有益于孩子和家庭的康复
(二)学校或社区为孩子回归社会提供重要场所
(三)专业社会工作有益于病人的康复和回归社会
(四)构建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第四节儿童少年健康与儿童医院社会工作实务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任务
1、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对病人而言,其目的是在协助病人处理因疾病或治疗挺起的各种问题
2、医务社会工作者给儿童以必须的保护、照顾和人性化关怀。

3、在医院内,社会工作者要与医学及涉及面非常广的各类专家合作,包括护士、营养师、理疗师、药剂师、语言听力专家等。

4、《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10年)》指出,“儿童优先”是我国儿童健康健康事业发展的原则。

5、目前我国儿童医保制度不健全,当孩子生病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有地家庭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
6、医患沟通的基本模式
二、儿童医院社会工作
(一)急诊室的社会工作
1、儿童医疗急救的现状和挑战
2、急诊室的社会工作的角色
3、常用的专业社会工作方法
(1)危及干预
(2)理性情绪治疗
(二)血液和肿瘤的患儿饿社会工作
1、血液和肿瘤在我国的发病及治疗模式
2、血液和肿瘤的社会工作的重要角色
支持者、预防着、配合者、安宁照顾或哀伤辅导3、常用的工作方法
自助团体、游戏治疗、
4、措施和对策应用
三、儿童重症监护室
(一)重症监护室的工作概况
(二)重症监护室的社会工作的角色
1、评估病孩情况。

了解社会及心理需要及支持
2、为家长提供情感支持、疏导和管理焦虑的情绪
3、与医护人员同理合作,协助完成治疗
4、协助病人、家长配合完成治疗
5、为病人及社会架起桥梁,寻求更多社会资源,协助病人回归社会
6、收集病人及家长对医院的建议,改进医疗服务
(三)重症监护室社会工作的方法
家长小组活动、自助团体、认知治疗
四、其他疾病社会工作
1、对患儿父母的服务
2、对患病儿童的服务
3、其他疾病儿童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