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生态
四、 生物体内外的正常菌群 •1. 人体的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 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 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 • 一般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保持着一个十分和谐的平 衡状态,在菌群内部各微生物间也相互制约,维持稳定、有 序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微生态平衡。
六、 菌种资源的开发
• ① 采集菌样
• ② 富集培养
• ③ 纯种分离
•
④ 性能测定
采取土壤样品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土质肥,微生物含量高,特别肥沃的土壤中微生物种类 和数量都很多。 离地面5~20cm处的土壤通气良好、不受阳光直射,含菌 量最高。 采土季节以春秋两季最好。 采土方法:选择适当地点、铲除表土、取土样数十克, 盛入事先准备的无菌防水纸袋中,其上记录采土时间、 地点、植被情况等。 多点采土、混合分离,可以代表每一地块上的微生物分 布平均情况
五、 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
•① 嗜热微生物
• ② 嗜冷微生物
•
③ 嗜酸微生物
•
④ 嗜碱微生物
•应用
•
⑤ 嗜盐微生物
•
⑥ 嗜压微生物
•
⑦ 抗辐射微生物
•只有抗性而无“嗜好”
•研究意义: •① 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 •② 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 许多领域,如: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 供新的课题和材料; •③ 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浅水 •深区水区 •湖底区
•严格厌氧菌
•蓝细菌、光合藻类 、好氧性微生物
•厌氧光合细菌和兼 性厌氧菌
(2) 海水型水体的微生物
•① 嗜盐,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缺少氯化钠的情况下是不能 生长的。
•② 低温生长,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在其它海水中发 现的细菌多为嗜冷菌。
•③ 大多数海洋细菌为 G- 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 •④ 耐高压(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 •⑤ 主要种类:藻类、细菌中的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弧菌属和一些发光细菌
微生物的生态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 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群体与其周围生物和 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
各种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分布; 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关系; 微生物与物质循环。
•第一节 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
微生态制剂 • 可以通过口服某些活的微生物制剂来治疗由于正常菌群 失调而导致的腹泻。
• 微生态制剂一般用于恢复肠道内的正常生态环境,若肠道 功能正常,一般不需要服用!
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
天然菌种:100%天然的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和婴 儿双歧杆菌,还特别复配了有利于有益活菌生长的低聚 果糖。
•土壤中的环境条件:营养、 水分、空气、酸碱度、渗透 压和温度条件都适于微生物 的生活。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10倍系列递减规律:
•细菌(~108)>放线菌(~107,孢子)>霉菌(~106,孢子
)>酵母菌(~105)>藻类(~104)>原生动物(~103)
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
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直接关系。 – 表层耕作土中含量最高,耕作层厚度20~30cm,随土
2. 无菌动物与悉生生物
➢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凡在其体内不存在任何正 常菌群的动物。 ➢悉生生物(gnotobiota):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 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称为悉生生物,意即“ 已知其上所含微生物群的大生物”。
3. 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 ➢根际微生物(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又称根圈微生 物。生活在根系邻近土壤,依赖根系的分泌物、外渗物和脱 落细胞而生长,一般对植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正常菌群。 ➢附生微生物(epibiotic microorganisms):生活在植物地上 部分表面,主要借植物外渗物质或分泌物质为营养的微生物 ,主要为叶面微生物。
• 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可变的和有条件的。 一旦宿主的防御功能减弱、正常菌群生长部位改变或长期服 用抗生素等制菌药物后,就会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继发感染 )。
•条件致病菌:凡属正常菌群的微生物,由于机体防御性降低、 生存部位的改变或因数量剧增等情况而引起疾病者,称为条件 致病菌。 •内源感染:由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感染。
层加深,菌数减少。地表土受阳光直接照射,其中微 生物含量较低。 – 采取土样时一般要刮开表土2~3cm后采样。
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
1、 不同水体中的微生物种类
地下水:无色杆菌、黄杆菌、革兰氏阳性杆菌、
微球菌、诺卡氏菌
淡 水
水
•地表水
溪水:营养少、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 杆菌、生丝微菌
河水:出现假单孢菌、芽孢、肠杆菌、弧 菌、螺菌、硫细菌、微球菌、八叠球菌、 诺卡氏菌、链球菌、螺旋体等
海 水
生活污水:荧光、绿脓、变形、 污水 枯草、阴沟、大肠、粪链球菌、
病毒和噬菌体 生产污水:与所含污物有关
(1)淡水型水体的微生物
•清水型水生微生 物
•:化能自养菌、光能自养菌为 主,贫养型细菌(或寡养型细 菌)
•腐败型水生微生 •:肠道杆菌、芽孢杆菌、弧菌
物
和螺菌
➢ 较深的淡水生境中,微生物具有垂直的分布带:
土样的富集培养
含有目的菌较多的土样不需要富集培养 如果原有样品中目的菌含量低,可以人为地添加相应的 基质,培养使之以较其它微生物更快的速度生长繁殖, 从而提高它们在样品中的比例,便于分离。 富集培养的一般方法:采用有利于目的菌种而不利于无 关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条件,以达到使目的菌种在群体 中比例上升的目的。 一些有特定物质产生能力的菌种,不容易富集,只有通 过大量艰苦的工作筛选取得。
三、 空气中的微生物 •① 无原生的微生物区系 •② 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 •③ 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 有关 •④ 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 •⑤ 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 •⑥ 与人类的关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微生物学的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及超净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