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走向多元化的设计 ppt课件
走向多元化的设计 ppt课件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无名性”为特征的理性主义 设计为国际上一些引导潮流的大设计集团采用,如荷兰的飞
利浦公司、日本的索尼公司、德国的布劳恩公司等。
“无名性设计属于批量生产。……使设计师成为产品的 推销者是错误的,这有损于产品、消费者和设计师。如果不 依赖于设计师的名声,产品就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优点,而 设计就是这些优点的一部分。这并没有贬低设计,只是恢复 了设计与整体关系的比例。”
-------芬兰设计师弗兰克(K.Frank)
▪ 2.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进入60年代后,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种复兴20 世纪20—30年代的现代主义、追求几何形式构图和机器风格 的所谓“新现代主义Βιβλιοθήκη (Neo-Modernism)。
新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与包豪斯有相似之处,它在家具 设计中喜欢采用镀铬钢管,在形态上强调机械化与几何化。
这一风格最早在英国流行。
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 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高技术风格不 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
“高技术”风格的发展是与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以电子 工业为代表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不 仅影响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还强烈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 “高技术”风格正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与“机器美 学”最早体现于建筑设计上一样,“高技术”风格也最先在 建筑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对工业设计产生重大影响。
理性主义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但
它与早期现代主义不同,并不着意于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上, 而是试图为设计确定一种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即所谓用设 计科学来指导设计,从而减少设计中的主观意识。设计科学 实际上是几门学科的综合,它涉及心理学、生理学、人机工 程学、医学、工业工程等,体现了对技术因素的重视和对消 费者更加自觉的关心。设计科学的出现使社会学和技术成了 设计的决定因素。
并向产品注入新的、强烈的文化因素。
1. 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2. 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3. 波普风格(POP)
4. 后现代主义
5. 解构主义
6. 绿色设计
7.
……
▪ 1.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
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 义占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 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 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
▪ 3.波普风格
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 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 。
波普风格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格,而是多种 风格的混杂。它追求大众化的、通俗的趣味,反对现代主义 自命不凡的清高。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
俗的色彩。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
▪ 后现代主义是旨在反抗现代主义纯而又纯的 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广泛地体现于文学、 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
▪ 所谓“后现代”并不是指时间上处于“现代” 之后,而是针对艺术风格的发展演变而言的。
▪ 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一样,后现代主义的建 筑师也乐意充当设计师的角色,他们的设计 作品对设计界的后现代主义起了推波助澜的 作用,并且使后现代主义的家具和其他产品 的设计带上了浓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气息。
“我们正从依赖于永恒的、万能的价值观,转变到 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特定的时间内,为特定的目的, 一个设计才有可能是有生命力的,……这就是说,产品 必须很好地反映功能,但在电子时代,这两者是并驾齐 驱的。”
-------前英国设计协会主席佩利(Poul Peilly)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均匀的市场开始消失。后工业 社会(Post Industrial Society)是以各种各样的市场同时并 存为特征的。这些市场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群体的要求,每个 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行为、语言、时尚和传统,都有各自不同 的消费需求。工业设计必须以多样化的战略来应付这种局面,
第十一章 走向多元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设计的特征则是 走向了多元化。现代主义虽仍在不断地 发展、完善,但它在设计界的一统天下 己被打破了,而形形色色的设计风格和 流派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
▪ 时代&社会背景
战后经济的复苏 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 青少年阶层的意识形态 职业妇女的崛起
……
设计观念的变化,为设计多元化格局的发展铺平了 道路。
▪ 绿色设计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 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 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在绿色设计中,“小就是美”、“少就是多” 具有了新的含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 种追求极端简单的设计流派兴起,将产品的 造型化简到极致,这就是所谓的“减约主义 (Minimalism)”。
第五节 解构主义
▪ 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的浪潮走向 式微,一种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反对总体 统一的所谓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哲学 开始被一些理论家和设计师所认识和接受, 在世纪末的设计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第六节 绿色设计
▪ 不少设计师转向从深层次上探索工业设计与 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 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发展的机 制,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 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今工业 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