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英语词汇背后的希腊神话故事

常见英语词汇背后的希腊神话故事

常见英语词汇背后的希腊神话故事1.The Heel of Achilles 亦作The Achilles' Heel唯一弱点;薄弱环节;要害The Heel of Achilles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

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Iliad里的主要人物之一。

传说他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

阿基里斯瓜瓜坠地以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浸泡。

因此阿基里斯浑身象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

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

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

因此,the heel of Achilles,也称the Achilles' heel,常用以表示a weak point in something that is otherwise without fault;the weakest spot等意思。

2.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Helen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为妻。

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

为此,在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1180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力夺回海轮。

双方大战10年,死伤无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

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也分成2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

最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usseus)的“木马计”,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

希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

特洛伊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

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斯抢回了美貌的海伦重返故土。

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

正是由于海轮,使特洛伊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倾国倾城”,由此产生了Helen of Troy这个成语。

3.The Trojan Horse木马计;暗藏的危险;奸细The Trojan Horse直译"特洛伊木马",是个国际性成语,在世界各主要语言中都有。

来自拉丁语equns Trojanus.这个成语甚至还进入到汉语词汇中,**同志在《矛盾论》中,谈到《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就用了“木马计”这个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

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交战10年之久,胜负未决。

最后,希腊著名的英雄奥德修斯(Odusseus)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马,放在特洛伊城外。

全体希腊将士伪装撤退,乘船隐藏在附近的海湾里,而奥德修斯率领20名勇士事先藏进妈肚。

特洛伊人误认为希腊人已经败退,大开城门,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马,以为这是希腊人敬神的礼物,就把它当作战利品拖进城来,大摆宴席,欢庆胜利。

到了半夜,特洛伊人好梦正在酣,毫无戒备的时候,藏在木马里的希腊英雄们都爬了出来,打开城门,发出信号,与附近海湾里返回的希腊大军里应外合,一举摧毁了特洛伊城。

因此,The Trojan Horse经过不断引用而成为一个广泛流传的成语,常用来比喻the hidden danger;the covert wreckers(内奸);to engage in underhand activities 等的意义。

4.Greek Gift(s)阴谋害人的礼物;黄鼠狼拜年,不安好心Greek Gift(s)直译是“希腊人的礼物”,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以及古罗马杰出诗人维吉尔(Publius Virgilius Maro,公元前70-前19年)的史诗《伊尼特》(Aeneis)中关于特洛伊城陷落经过的叙述。

当特洛伊人要把大木马拖进城的时候,祭司拉奥孔(Laocoon)劝说不要接受希腊人留下的东西。

他说:“我怕希腊人,即使他们来送礼”这句话译成英语就是:I fear the Greeks ,even when bringing gifts.其简化形式就是Greek Gifts.可惜特洛伊人不听拉奥孔的警告,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拖进城里。

木马里藏着希腊的精锐部队,给特洛伊人带来了屠杀和灭亡。

由此,Greek gift成为一个成语,表示a gift with some sinister purposes of the enemy;one given with intent to harm;a gift sent in order to murder somebody等意5.A Penelope's Web亦作The Web of Penelope故意拖延的策略;永远做不完的工作A Penelope's Web或The Web of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典故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卷2。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大卡岛(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的旗子,名叫珀涅罗珀。

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凯旋归国。

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10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

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

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

于是,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

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

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Penelope一词成了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

而A Penelope's Web 这个成语比喻the tactics of delaying sth. on purpose;the task that can never be finished的意思6.Win/Gain Laurels获得荣誉;赢得声望Look to One's Laurels爱惜名声;保持记录Rest on One's Laurels坐享清福;光吃老本Laurel(月桂树)是一种可供观赏的常绿乔木,树叶互生,披针形或者长椭圆形,光滑发亮;花带黄色,伞形花序.laurels指用月桂树叶编成的"桂冠".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用月桂树的树叶编成冠冕,献给杰出的诗人或体育竞技的优胜者,作为奖赏,以表尊崇.这种风尚渐渐传遍整个欧洲,于是laurels代表victory,success和distincion.欧洲人这种习俗源远流长,可上朔到古希腊神话.相传河神珀纳斯(Peneus)的女儿达佛涅(Daphne)长的风姿卓约,艳丽非凡.太阳神阿波罗为她的美所倾倒,热烈追求她,但达佛涅自有所爱,总是逃避权利很大的太阳神的追求.一天,他俩在河边相遇,达佛涅一见阿波罗,拔腿就跑,阿波罗在后边穷追不舍,达佛涅跑得疲乏不堪,情急之下只好请她父亲把她变成一株月桂树.阿波罗非常感伤,无限深情地表示:"愿你的枝叶四季长青,装饰我的头,装饰我的琴,让你成为最高荣誉的象征".他小心得将这株月桂树移植到自己神庙旁边,朝夕相处,并取其枝叶遍成花冠戴在头上,以表示对达佛涅的倾慕和怀念.因此,古希腊人把月桂树看做是阿波罗的神木,称为"阿波罗的月桂树"(The Laurel of Apollo).起先,他们用月桂枝叶编成冠冕,授予在祭祀太阳神的节目赛跑中的优胜者.后来在奥林匹亚(Olympia)举行的体育竞技中,他们用桂冠赠给竞技的优胜者.从此世代相传,后世欧洲人以"桂冠"作为光荣的称号.7.A Gordian Knot难解的结;难题;难点A Gordian Knot直译“戈耳迪之结”。

戈耳迪(Gordius)是小亚细亚佛律基亚(Phrygia)的国王,传说他原先是个贫苦的农民。

一天,他在耕地的时候,有只神鹰从天而且降,落在他马车的轭上,久不飞走。

戈耳迪就赶着马车进城去请求神示。

其时,佛律基亚的老王突然去世,一国无主,上下动乱不安,于是人们请求神示由谁来做国王。

神示说:“在通向宙斯神庙的大陆上,你们遇到的第一个乘马车者就是新王。

”恰好这时戈耳迪正乘着牛车前往宙斯的神庙,人们看见巍然屹立在车轭上的神鹰,认为这是掌握政权的象征,就一致拥戴戈耳迪为国王。

戈耳迪当了国王后,就把那辆象征命运的马车献给宙斯,放置在婶庙中。

他用绳索打了个非常复杂的死结,把车轭牢牢得系在车辕上,谁也无法解开。

由此,人们常用a Gordian knot比喻a knot difficult or impossibe to unite;the difficult problem or task.8.Cut the Gordian KnotCut the Gordian Knot直译“斩断戈耳迪之结”,源自上篇的同一典故。

佛律基亚(Phrygia)的国王戈耳迪,用乱结把轭系在他原来使用过的马车的辕上,其结牢固难解,神谕凡能解开此结者,便是亚洲之君主。

好几个世纪过去了,没有人能解开这个结。

公元前3世纪时,古希腊罗马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56-323),在成为希腊各城邦的霸主后,大举远征东方。

公元前334年,他率领进入小亚细亚,经过佛律基亚时,看到这辆马车。

有人把往年的神谕告诉他,他也无法解开这个结。

为了鼓舞士气,亚历山大拔出利剑一挥,斩断了这个复杂的乱结,并说:“我就是这样解开的”因此,to cut the Gordian knot 就是意味着to solve a complicated difficulty by quick and drastic action;to end a difficulty by using a vigorous or violent method;to solve a problem byforce.按其形象意义,这个成语与汉语成语“快刀斩乱麻”,“大刀阔斧,果断处置”十分相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