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4)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模拟题及答案(4)

一、选择题1.下列哪位不是最早集中研究成就动机的心理学家?( )A.默里B.麦克里兰C.班杜拉D.布鲁纳2.认知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3.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低等B.一般C.中等D.高等4.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 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5.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班杜拉B.麦克里兰德C.奥苏伯尔D.阿特金森6.在学习动机的理论中,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阿特金森B.班杜拉C.维纳D.马斯洛7.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8.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 )。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9.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10.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

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11.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 )。

A.线性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12.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13.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 )。

A.25%B.50%C.75%D.100%14.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

在( )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l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

A.能力B.努力C.任务D.运气16.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利用( )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A.直接发生途径B.直接转化途径C.间接发生途径D.间接转化途径1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B.避免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18.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二、填空题1.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2.与学习动机中其他内驱力相比,附属内驱动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和()。

4.“身教重于言教”是()的作用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

5.马斯洛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的需要。

6.从动机的生理基础来看,动机最佳水平应是()程度的激活或唤起,此时对学习具有最佳效果。

7.归因理论是从()来阐述行为动机的。

8.()是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9.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 )。

10.阿特金森通过研究发展,( )更容易选择非常容易的任务。

11.期待包括( )期待和( )期待。

12.( )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预测。

13.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 )。

14.( ),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5.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 )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6.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 )。

17.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三、简答题1.谈谈如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2.简述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

四、论述题1.试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2.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参考答案(进入下一页)一、选择题1.D解析∶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他是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并没有研究成就动机理论,因此,答案选D。

2.A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因此,答案选A。

3.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Dodson)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

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

因此,答案选C。

4.D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就源于自己的兴趣,属于内部动机。

因此,答案选D。

5.A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因此,答案选A。

6.D解析∶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答案选D。

7.A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望、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

因此,答案选A。

8.A解析∶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

例如,中小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等都属于间接性的动机。

因此,答案选A。

9.C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

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因此,答案选C。

10.A解析∶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老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之外。

因此,答案选A。

11.C解析∶原理见第3题解析。

因此,答案选C。

12.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

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家长在儿童完成学习任务后,及时给予看电视的强化,可以增进儿童的学习动机。

因此,答案选D。

13.B解析∶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所成就的任务,而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

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

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机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

因此,答案选B。

14-18,AAABC二、填空题1.自我中心论2.降低3.学习需要;学习期待4.替代性强化5.自我实现6.中等7.结果8.替代性强化9.诱因10.避免失败者11.结果;效能12.效能期待13.成败经验14.学习动机15.自我提高16.利他主义17.阿特金森三、简答题1.谈谈如何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答∶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指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本身直接引起的兴趣。

比如,材料内容的新颖,引人入胜;教师的讲解富有启发性;或学习成绩优异所引起的兴趣。

这种兴趣是强烈的、稳定的。

间接兴趣是指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和对学习活动的目的性的追求所引起的兴趣,它反映着社会性需要。

如果学习者没有间接兴趣,将会丧失学习的决心和毅力。

(2)发挥学习的独立性独立性意味着一个人自身具有学习的动机,自己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且当情境有所变化时,仍能保持真实的自我概念。

独立性还意味着一个人在行动之前,不太靠外部的强化,如外部的奖励。

因为自己激发的内部动机将持续地支持着人的学习活动。

(3)探究自身学习过程及其成绩美国心理学家布克等人对大学生的实验研究表明,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成绩,其进步的情况比不知道的要好,这就是说,学习者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是自我激励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青年学生必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4)树立正确人生观,培养高尚的动机一切学校的教育和教师的示范作用,都必须通过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来实现,即通过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才能转变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性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层次的东西,它是个体在大量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也是在克服内部和外部冲突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和稳定下来的。

所以,要培养高级动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总之,青年学生要深刻地认识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期望,进行自我定向,才有可能激发自身内部的高尚动机。

在确定奋斗目标时,不妨看得高一点,让它在高处召唤,从而竭尽全力。

2.简述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组成。

答∶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1)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不直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尊重的根源。

(3)附属内驱力它以求知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它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

自我提高和附属的内驱力都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