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财经日报》新闻手册

《第一财经日报》新闻手册

《第一财经日报》采编人员手册(草稿)《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首选财经日报,成就世界级报纸理想。

一、《第一财经日报》简介《第一财经日报》是由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主管,并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青年报社联合主办的一份跨地区、跨媒体报纸。

《第一财经日报》的使命是:力求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权威性、最受尊敬的财经日报,成为一张和中国经济的未来相匹配、和《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世界级的财经日报相对应的百年大报。

《第一财经日报》的定位:一张全国性、市场化、权威、主流的财经商业报纸。

——内容定位作为一份权威、主流的全国性财经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密切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反映中国制度变迁和经济转型的整体图景,追踪世界经济和金融投资动态,提供财经新闻和政策解读,透视商业事件的过程和背景,报导产业最新资讯,做出市场深度分析,引导投资决策,传递管理经验,把握科技趋势,塑造财富伦理,普及商业文化。

《第一财经日报》是以财经为中心、为特色、为主体的日报,是财经化的日报,是用财经眼光看世界同时也影响财经世界的日报;她是海量信息时代的精选者、穿透者,是全球商业和投资时代的提醒者、分析师,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探索者、导航者。

她追踪每日最重要的事(势、市、时),发现信息背后的价值,探究影响商业的力量,还原真实的商业逻辑,用动人的方式创造阅读体验,在更开阔的视野和背景上求得一个更大的因果。

《第一财经日报》力求为中国的财经日报全面建立标准。

——读者定位《第一财经日报》的目标读者为“三最人群”——最具决策力、最具消费力、最具影响力,他们构成了中国最有价值的的阅读人群。

“三最人群”具体包括中国的商界领袖、管理精英、金融投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工作管理者、创业家和相关知识阶层。

对这些读者来说,《第一财经日报》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份深具新闻价值、工具价值、决策参考价值、投资指南价值、管理借鉴价值、潮流引导价值的每个工作日必读的主流日报。

《第一财经日报》要在中国的经济、金融、投资、工商、产业、技术、商业教育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的信息和舆论作用。

二、《第一财经日报》的新闻理念与队伍要求《第一财经日报》坚持权威、独立、责任、专业的编辑理念,以全球化的视野,关注时代的核心问题,在时代演进变革的大视野中观照丰富的财经世界。

A、全球视野与时代情怀从现在起,在未来的10年、20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体之一。

经济的力量,商业的力量,金融和资本的力量,新技术的力量,伴随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体制创新,正在成为塑造中国未来的主导力量。

对于《第一财经日报》的每一个采编人员来说,首先,他应该是职业化、专业化的记者或者编辑;其次,他应该是符合一份权威、主流的全国性财经日报要求的,在他的专业领域里出色的记者或者编辑;最后,他也应该是对我们的职业,对我们的时代,深怀情感、坚持理想、不懈求索的灵魂。

这样一群灵魂的汇集,将使《第一财经日报》不仅是一张必读的、及时的、工具性的信息纸,也是一张充满了纯真理想和伟大格调的新闻纸。

上述的立场和观念,决定了《第一财经日报》的采编人员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和关注时代演进的特殊情怀。

所谓全球视野,一方面表现为采编人员要有全球政经大势的基本常识;另一方面表现为新闻选题的着眼点,更应该具有普遍性的价值。

例如,新闻事件可能只具体发生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但记者采写时却不可就事论事,将其作用和影响放臵于一市一地的角度来考量,以至出现“我市如何如何”的习惯句式和思维定势;又如,资本流动,技术转移,贸易冲突,都必须放在全球化视野中观察。

所谓关注时代演进,则要求采编人员以极大的热情关注转型时期的社会变革、经济改革、企业改革(无论是外部制度环境的,还是自身治理结构和向现代化管理的变革),关注社会全方位的体制变迁和制度创新,关注政府职能转变的跃进及其艰难历程,关注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社会保障系统的建构,关注企业改革进程中的是非曲直,关注社会公用事业运行机制转轨的一路风雨,关注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动态,新问题,关注世道人心变化所折射出的时代演进趋势,关注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作用,关注中国企业竞争力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途径,关注投资者权益,关注新技术新文化的兴起,关注商业诚信、财富伦理的建立过程。

这些层面既是我们报道的切入点,也是我们报道的重心所在。

关注大势,描述、记录从政经到财经、产经等方方面面的演进轨迹,做历史趋势的忠实记录者和预见者,是形成报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石头。

B、权威、独立、责任、专业的编辑理念可靠而严肃的新闻,“揭示真理、无私无畏”的原则,向来都是全球新闻界认同的基本观念。

《第一财经日报》坚持权威、独立、责任、专业的编辑理念,并且相信,只有始终如一地贯彻这样的理念,才能确保报纸的声誉和公信力。

让读者相信报纸报道的都是事实,这是报纸立足的前提。

夸大其辞、捕风捉影、虚张声势甚至捏造一个事实、一段引言乃至整个故事,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我们的采编人员务必做到:提供的事实准确、客观、切合实际因而公正;报纸的分析代表我们最佳的独立判断,而不是反映个人的好恶、消息来源或广告主的好恶;报纸的社论和任何表达报纸观念的文章体现我们自己的编辑思想;在报纸所有的新闻活动中,没有任何其他的动机。

上述立场也是我们报纸的商业诚信的体现。

在这方面,报纸的管理人员尤其要以身作则,在与员工、客户和社会各界的交往中,展示最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水准。

权威所谓权威,既表现为传播的是权威的信息和声音,也表现为对事实的报道是客观、公正、准确和平衡的。

权威来自于采编人员不倦的求证和勇敢的揭示,因此它内在地要求采编人员必须具备格外的敬业精神和严肃的求真态度。

不精确和不实的报道是对权威性的最大伤害,也是《第一财经日报》的大忌。

独立所谓独立,是要求我们的报道、分析和评论恪守无私无畏的立场。

报纸不是各种机会主义声音的传声筒,而要基于公平、公正、合理的秩序进行客观准确的报道;对于那些不是依靠公平竞争而获得的特殊利益以及旨在固化这些既得利益的各种努力,报纸要保持清醒的自觉,要挺直腰杆站立在公共平台、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的立场上。

新闻媒体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言人,独立立场是新闻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

对狭獈的团体利益、部门利益、局部利益的超脱,是新闻报道做到客观公正的前提。

立场的丧失是媒体丧失公信力的根本原因。

记者在采访和写作时必须时刻警惕谗媚和歧视。

对权势和财富的谗媚,对任何一个群体和个体(包括任何在道德和法律上处境不利的个人)的歧视都会影响媒体的公正立场。

记者在采访和写作时必须避免完全站在采访者的立场说话,时刻记住媒体应具有的独立立场。

采访对象有说话的权利,但不能把采访对象的立场与记者的立场、报社的立场混为一谈。

独立就是不偏不倚。

我们决不滥用报纸的权力,作出偏颇性的判断,无论是赞誉还是损害。

独立的原则还要求每个采编人员不被个人的情绪、个人对采访对象的好恶所左右,而竭尽全力追求报道的客观与公正。

责任所谓责任,除了最基本的含义即对事实负责、负责地进行报道之外,责任的外在表现为每一篇发表的新闻作品,都是向社会公众送出的一份源于心灵和道义的诚信邀约和庄严承诺;责任的内在要求是采编人员必须有一种高贵的职业操守,有一种对社会公众尊重和负责的虔诚态度,有一种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法律意识,有一种远大的社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

专业所谓专业,是因《第一财经日报》报道的难度决定了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超出常态要求。

例如,在证券报道方面,《第一财经日报》的要求采编人员的立场必须区别于某些报章的行政化的、部门本位的立场,也区别于某些报章的投机立场或散户立场;其报道不能“就市论市”,而要在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观察证券市场以及投资领域;其报道不能因专业而晦涩,但也要区别于某些报章的官样文字或散文式股评风格。

《第一财经日报》既要求采编人员对新闻采访训练有素,又要求采编人员对财经领域学有所专,还要求采编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和长久的献身精神。

C、诚信、敬业、忠诚、合作、创新的队伍要求《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于采编人员进行了明确的六条要求,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这些要求,《第一财经日报》均应认真遵守。

在采编队伍建设方面,《第一财经日报》倡导诚信、敬业、忠诚、合作、创新的原则。

诚信诚信是最基本的职业伦理,而伪造新闻(哪怕有部分事实依据)是对诚信的最大危害。

《第一财经日报》所有采编人员均应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保持新闻工作者的公正、精确和诚实的职业操守,避免任何违背公众利益和报纸伦理准则的行为。

敬业敬业是一种职业精神,表现为对工作极其的负责任和对专业水平不懈的追求。

敬业意味着忠于职守,爱岗乐业,按时高效、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忠诚忠诚是职业化的一种操守,它还意味着爱护报纸的声誉与全部有形和无形资产,不做危及报社声誉和资产的任何事情。

《第一财经日报》全体员工在任职期间获得的任何与工作有关的信息和其他资料都严格地属于报社财产,这不仅包括涉及员工本人及其同事工作情況的信息,还包括涉及未来活动的信息,如尚未发布的新闻、消息和广告、以及发表这些信息的出版计划等。

这些资料任何时候都不得透露给报社以外的任何人,包括员工的亲友。

在任何情況下,员工因工作获得的及与工作相关的任何信息都不得在公众获知前私下透露给任何人。

《第一财经日报》严禁任何人利用公司的同类财产(例如即将发表的新闻、信息或广告)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

任何接触和了解此类即将公开的资料的员工都不得在资料公开前,根据这些资料自己买卖证券或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地鼓励、协助其他人买卖证券。

合作合作是如此广泛地存在,以至没有合作的精神,我们的报纸将如一盘散沙。

合作不仅表现为部门内的合作,也表现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同事之间的合作要经常化,根据报道需要能相互提供或分享新闻线索、联系人和观点,以最大限度共享价值。

创新我们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在每一个方面的细微突破,包括体裁和文风。

创新是报纸生命力的源泉。

我们始终鼓励创造性的尝试。

三、记者与采访记者的基本责任是建立所有必要的信息来源和联系渠道,及时报道所处领域的最新动态、突发事件,向编辑部提供关于新闻的全貌和背景;记者要经常性地与编辑保持随时沟通,向主管领导及时汇报采访进程,并在写稿前将新闻概要及时报给部门管理人员和责任编辑。

除非不可抗拒的原因,记者无论何时都应能随时按照报社指令,赶赴指定地点投入工作,完成采访;记者对新闻事件要有穷追不舍的精神和不断调查所需证据的能力。

记者还要善于调动各种采访手段,如在摄影记者不在的情况下,记者能够设法拍摄或从他人处获得照片。

也就是说,记者要明了大势大局,要熟悉所在条线,要善于发现选题,要能够完成采访,要写作出好的新闻(势——线——题——采——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