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测量放线方案

高层测量放线方案

太原市铜厂宿舍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项目3#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审批:编制:山西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目录工程概括 (2)一、编制依据 (3)二、放线流程 (3)三、施工准备 (3)四、主轴线设计 (4)五、施工测量方法 (4)六、高程投测 (6)七、距离测量 (7)八、工程各部位放线具体方法 (7)九、施工沉降观测 (11)十、技术和质量要求 (12)十一、其他 (13)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太原市铜厂宿舍棚户区改造安置用房项目3#楼工程地点:太原市体育路以东、二营盘街以北。

建设单位:太原市龙城南部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建筑规模:本工程为地下三层、地上三十四层住宅楼,建筑物南北总宽度为19.5米,东西总长度为49.6米,总建筑面积为24041.07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为21831.34m,设两部电梯和两部楼梯。

±0.000对应绝对标高为788.67米,建筑物总高度为99.05米。

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屋面机房间及水箱间部分为一层。

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地下二层、三层为人防层,地上一至三十四层为住宅部分。

2.工程项目设计等级本工程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

本设计主体结构的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防水等级为一级。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建筑耐火等级一级。

工程施工测量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物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需要建立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该楼的现场实际情况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为本工程提供测量服务,建立测量设备使用及管理制度。

所有测量仪器均要经过校验后专人专用,采用预放、精放的方法进行多道复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和水准基点,测定出纵横各轴线,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引桩,并做好引桩的保护工作,以确保轴线控制准确。

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施工各条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平面控制轴线的布设,在施工中应加强测量放线的精度,严格控制轴线尺寸。

因本工程主体结构工期很紧,各工程项目的布置十分紧凑;施工场地狭小,临近周围的道路和建筑物又很近,这给现场施工测量放线带来很大难度。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又要达到按既定的时间主体结构封顶。

经反复考虑,本工程的施工测量:采用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方法,以内控为主、外控校核检查,力争施工放线准确无误。

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北京中外建建筑设计的3#楼结施、建施图。

3、太原市城市建设规划图(铜厂项目)二、放线流程:根据甲方提供的建筑红线和水准基点确定建筑物位置→监理单位现场复测验收→确定轴线控制网桩位及高程引测→基础放线及高程引测→各楼层放线及高程引测→报送相关资料→监理单位逐层验收.三、施工准备1、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红线位置(详见附图1),标高基准点位置,建立轴线控制网向现场引测±0.00作为施工放线和标高引测依据。

2、测量器材准备:全站仪:1台,BTS-812CLARS, 经纬仪:一台(DJD-C),激光铅垂仪:一台(J2JD),水准仪:三台(S3), 钢卷尺: 8把(50m三把、5m五把)塔尺:二把 .以上各种测量工具均经检验合格。

零星材料:铅笔、毛笔、红油漆、墨斗、吊线锤、铁丝、木桩等3、熟悉图纸,了解结构件尺寸,确定测量放线依据。

四、主轴线的设置根据建筑红线位置建立建筑物主轴线,主轴线与红线平行,南北通常主控轴线为A1、A2,东西通常主控轴线为B1。

每层内控主轴线均布置成“工”字形。

其它各轴线根据主控轴线测量定位。

五、施工测量方法在结构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和安全网难免会遮挡视线,给投测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0.00以上结构施工测量考虑采用激光铅垂仪,按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既可以解决上述困难,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投测精度。

针对实际情况,平面内控分两段进行控制,从一层底板与十七层底板设置内控基准点向上投测,实施轴线定位控制。

1、内控法:在一层轴线投测完成与监理复测确定轴线无误后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布设内控点,内控点布置形式为“工”字型,在布置各控制点时,尽量避免暗柱钢筋的影响使“工”字型尽量放大以利于主轴线的准确定位。

在建筑物周边布置6个控制点(见附图),分别据建筑物外轮廓线3~5米。

内控点采用200mm ×200mm×10mm钢板埋设,钢板通过锚爪与结构钢筋焊牢。

对内控点复测无误后,采用钢针刻画在预埋钢板上(见附图),然后在各内控点上架设铅垂仪向上投测控制线,在每一施工层的相同位置,预留200×200mm的方洞。

支设顶板模板时木工应注意方木、钢管避开预留洞口,避免给下次投测时造成影响。

投测结束后将各预留洞口封盖保护。

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用经纬仪、钢卷尺复测各点间的角度和距离,复测无误后依据主控轴线进行各轴线定位。

2、外控法采用经纬仪控制与吊线坠法相结合进行复测。

a、在距与建筑物高度相等或约大于建筑物高度的地面上,把各单位工程的控制轴线投测到该处(采用砼桩,桩长1.0~1.2m,边长为10~18cm左右,中心预埋Φ16钢筋,出桩面10mm)。

在每层施工放线前,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上,后视底层同轴线向上进行投测,投测顶层后与内控法投测上来的同轴线进行复测。

确保主控轴线的准确无误。

b、吊线坠测量法:首层墙体施工完毕后,分别在大角两侧20cm 处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体支模板的控制线,上一层支墙体模板时,以此20cm 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垂直线上,如此层层传递,每三层由底层向上吊线复测一次,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

在复测主轴线时采用10~12kg重的特制线坠,用0.1~1mm的钢丝吊线复核。

六、高程投测由甲方给定的标高基准点在3号楼西北角绝对坐标为789.25米。

现场采用往返测法向拟建工程进行±0.000(788.67M)引测。

出±0.000后将50线引入到主体外围墙面之上,对工程标高实施控制。

具体方法为:根据现有坐标原点向拟建建筑物引测十个水准点至现场四周围墙上,每段五个水准点,编号分别为A段BM1、BM2、BM3、BM4、BM5,B段BM6、BM7、BM8、BM9、BM10。

每间隔一定时间连测一次,以做相互验校。

检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和建筑物的沉降值。

现场高程根据一个基准点BM1、BM6进行投测,另外四点进行校核。

待施工到首层后,在首层平面上弹通50线向上进行标高控制(误差在±3mm内为合格),在以后每层施工中均由底层向上复测每层50控制线,标注“▽”,红油漆标记建筑标高。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在50米处再设置高层控制点(点位设在洞口易拉钢尺处),从此点向上复测标高。

每次均由监理对标高进行复测。

结构层施工时将50控制点标示于上层钢筋上,以控制砼墙、门窗洞口标高、顶板标高待砼墙体施工结束后,在砼墙上标示建筑50线以控制顶板标高。

外墙壁上永久性标高点设置高程控制七、距离测量地下室防水保护层施工结束后,即刻开始将主轴线的引测于保护层上。

分测各轴线时将经纬仪设置于两轴线交点经纬仪后视长轴对面同轴桩点,翻转望远镜90°校核短轴主轴线。

主轴线正确后经纬仪确定直线方向,清除视线上的障碍,然后沿视线方向复测最远两轴线距离是否正确,正确后由外向里逐个复测。

当轴线全部正确后再分出墙柱中线、墙柱边线、基础暗梁边线及基础外轮廓小线。

所使用的钢尺在开始量距前应先打开,使与空气接触,经10分钟后放进行量距。

测量完毕之后,尺端掉头,读数人员互换,按同法进行返测回。

量距精度以两测回的差数与距离之比表示。

(量距误差小于1/10000;测角误差小于±20″)八、工程各部位放线具体方法:1、基础轴线定位:工程平面定位、高程定位后,根据主要轴线控制桩放出建筑物的轮廓线及基坑开挖线。

开挖时,应注意对控制桩的保护。

在基础开挖接近设计深度时,在各大角控制桩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将这些点精确投测至槽底土面上,并精确测定各主轴线,检查各主轴线间距。

2、桩基放线:(1)桩基放线,孔桩开挖之前,用经纬仪从定位引桩引到井圈上,然后以十字轴线为基准,分别定出其它轴线。

(2)孔桩开挖1M后,用水准仪从现场临时水准点向桩下引测标高,在桩护壁上做标记,作为桩下施工的临时水准点。

3、基础放线:(1)防水及其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在各大角控制桩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将这些线精确投测至保护层面上,并精确测定各主轴线,检查各主轴线间距,然后依次放出剪力墙线、暗柱线并做好标志(附图)(2)地下墙体及顶板放线:底板施工完毕后在底板上精确投测出主轴线的位置,并严格检查主轴线的投测尺寸,主轴线放线完毕后,根据主轴线的位置放出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细部尺寸线、柱子尺寸线以及距墙皮20cm 墙体模板控制线,地下墙体施工完毕后在墙体上弹出500mm 标高线,并在距顶板底面300mm处的墙面上弹处控制线以控制顶板支模。

(3)墙、柱及模板的放样根据控制轴线位置放样出墙、柱的位置、尺寸线,用于检查墙、柱钢筋位置,及时纠偏,以利于大模板位置就位。

再在其周围放出模板线控制线。

放双线控制以保证墙、柱的截面尺寸及位置。

然后放出柱中线,待柱拆除模板后把此线引到柱面上,以确定上层梁的位置。

控制点间必须相互复核,做好记录,检查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直至完全符合为止。

(4)梁、板的放样待墙、柱拆模后,进行高程传递,立即在墙、柱上用墨线弹出+0.50m 线,不得漏弹,再据此线向上引测出梁、板底、模板线。

(5)门窗、洞口的放样在放墙体线的同时弹出门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绑好的钢筋笼上放样出窗体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标注,放置窗体洞口成型模体。

外墙门窗、洞口竖向弹出通线与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门窗、洞口位置(6)楼梯踏步的放样根据楼梯踏步的设计尺寸,在实际位置两边的墙上用墨线弹出,并弹出两条梯角平行线,以便纠偏。

(7)内装修测量:在结构室内四周墙身弹出建筑+500mm 水平线,作为内装修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根据+500mm 水平线来控制地面面层的标高,根据每层结构施工墙体控制线放出各内隔墙、分户墙以及外墙保温线等细部尺寸线;室内门窗洞口竖直控制线由轴线关系弹出,水平控制线也由钢尺弹出;外门窗以结构层分出的边线为准,用经纬仪将边线标划在外墙面上的各层窗洞口两侧,弹出竖向控制线,窗口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上。

(8)外悬挑构件:结构施工每层墙体完成后,用仪器在外墙面窗洞口、阳台、二次浇筑构件两侧等弹出竖向20cm控制线。

在投测室内50水平控制线的同时在外墙面上投测相同高度的水平控制线,作为外墙面装修的标高控制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