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白话文《道德经》白话文1那不可言说、不可解释的最根本的存在,我把它称之为“道”。
无法给这个最根本的存在命名,姑且把它命名为“道”吧。
天地万物刚开始产生的时候,没有自己的名字。
我们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是他们存在的另一次开始。
天地万物知道自己已经被命名了吗?没有;对他们来说,存在和不存在,有名字和没有名字,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但如果我们不给他们命名,我们又如何认识事物的微小差别?有和无,存在和不存在,他们的区别是非常微妙的。
微妙就微妙在:这种区别只对于人才有意义。
2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美,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美的标准,可这个美的标准是恶的;世人都知道何种事物为善,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善的标准,可这个善的标准是不善的。
美有了标准,善也有了标准,人们借此把许多事物排出在美和善之外,这岂不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恶和不善?美和丑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善和恶互相对立,又互相彰显。
世界上的事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成立。
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上和下、音和声、前和后,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
圣明的人绝不有意地制定标准,使本来和谐的事物互相对立起来。
事物会自己发生变化,生长和死亡遵循他们内在的规律,何必去故意地干预他们?你不去干预他们,他们的生长才最为完美。
3不崇尚贤能,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竞争;不珍贵黄金和宝玉,人们就不知道自己原来很贫穷;在人们的心中放上了这样那样的渴望,而又无法满足他们,痛苦和不满就会在人们的心中普遍滋生。
所以幸福的社会是一个这样的社会:人们心境恬淡,食物充足,欲望淡漠,身体强健。
人们不知道贤能是好的、而且黄金和宝玉是可贵的。
人们仅仅满足于自身的快乐和健康。
这样的社会与其说是没有政治的,不如说已经达到了政治的最高境界。
4是“道”在统领着世上的万事万物。
“道”是如何进行统领、使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得呢?我想,“道”像一个自我展开的无边胸怀,使万事万物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锋利的,它承受他们的锋利;混沌的,它接受他们的混沌;它和最光明的东西一起闪光,和最昏暗的东西一起昏暗。
它隐藏在事物的背后从不显露自己。
5天地不知道有仁爱,所以天地把世间万物看作无分别的芻狗;圣人知道有仁爱,所以圣人把黎民百姓当作芻狗。
圣人自以为有权安排芻狗的命运。
天地之间,像一个巨大的橐轮吗?天地的胸怀,也像“道”的胸怀一样,虚而不盈,去而弥远,无动不出,似往实来。
天地的胸怀如此宽广,在天地之间做一只芻狗,岂不幸运?圣人的胸怀像一只屈曲的斗笠,做圣人的芻狗,岂不悲惨。
6我们无法窥视那万物所从产生的门户。
这门户在哪里?造物者也是以雌雄交配的形式创造万物吗?这门户是天地的根本,万物的源头;它永远生生不息,而不会厌倦。
7天长地久。
天地为什么能长且久呢?因为天地并不是自生的。
圣明的人把自身放在他人的身后,却因此引导了他人;他们不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是仅属于自己的,反而生存得更加真实;他们没有小私,反而成就了大私。
8最高的善就像是水一样。
水孕化了万物却不与万物争空间,它们自动地流淌进低贱的泥塘里。
水之善,就像是那至高无上的“道”。
守住自身的善良,心像一片空旷的山谷;与人为善,言语诚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能做的事;顺应事物的运行规律。
何必强与人争,那不是自寻烦恼吗?你希望能牢牢地把握住的,不是你所拥有;你所爱悦的,必不能长保。
这满堂的黄金和美玉,只是偶尔寄存在你这里。
富贵荣华,是穿在你身上的锦绣衣裳;你为它们感到骄傲,总有一天你也会脱下它们。
让别人去羡慕你的黄金美玉和锦绣衣裳吧!你要知道,只有身体是属于自己的。
10身体和精神,能始终结合在一起不使分离吗?摒弃欲望,忘怀形知,体内只剩下一丝呼吸之气,能使自己的身体像婴儿一样柔弱而纯洁吗?你的身体上已经沾染过人生的尘土了,不可能再把它擦拭干净。
要想有益于社会,也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不做。
天地在不停地运转,你怎么能无所行动?观察的眼睛曾经睁开过,又怎么能说自己一无所知?不能放弃的,你就要好好地珍惜它;额外获得的,别把它们看的太重要;拥有但不占有,这才是合乎自然的道德。
11把车幅和车毂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车轮。
车幅和车毂不存在了,我们得到了车。
揉抟粘土制作器皿。
粘土不存在了,我们得到了器皿。
在墙上开一个门,凿一扇窗户。
窗户和门打开了,我们才得到了家。
木条、粘土和墙洞,当他们失去自我的时候,才是他们为人所用的时候。
色彩太绚丽了,人们反而辨不清颜色;音律太和谐了,人们反而忘记了乐曲;食物太可口了,人们反而忘记了营养;驰骋追逐令人身心俱狂,目的却并不在于猎物;那一心向往却难以得到的,使人行为逾规忘记了耻辱。
圣人不屈从于感官的诱惑,所以他们才能成为圣人。
13人们太重视成功和失败了,直到大难加身,他们才能够醒悟事物的根本。
为什么那么看重成功和失败?成功了,他们就高兴;失败了,他们就伤心。
他们完全忘记了事物的根本。
什么是事物的根本?——自身的完善才是事物的根本。
你的心灵完善了,整个世界会跟着你一起完善;你的智慧完善了,整个世界会随着你一起提高。
14视而不见,曰希;听而不闻,曰夷;抟而不得,曰微。
希、夷、微,这是事物的三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种境界。
如何理解这三种境界?——你仰视着他,发现他无比高大;你俯视着他,发现他非常渺小;你去追逐它,它永远在你前边;你转过身去,你又跟随在你身后。
它没有形体,像你的心灵一样。
他是一种精神,但这种精神自远古时就开始孕育,从你出生的时候就寄存在你的心里。
15我们的祖先,当他们开始孕育这种精神的时候,他们还叫不出这种精神的名字。
他们的心犹豫不安,就像跋涉在冬天里的山川;在邻居面前他们不敢停留,在自己的家里他们也像是在作客。
这种精神就像是捧在手里的一块冰,一不小心它就会融化;但如果能使它成长起来,这精神会成为全人类的至宝。
它具有冰的魂魄,像冰一样坚硬,绝不沾染尘土,永远熠熠生辉。
它还具有水的温润,滋生万物,润泽原野,孕化出无限的生机。
16空虚如深谷,安静如高山。
万物都在变化,可是“道”保持不变。
那不停地变化着的,有一天会归复于静止。
动生于静,变生于常,生发于息,他们的归宿是永恒的安静。
生命是一个由动至静的过程,人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你自己是自己的惟一主宰,这对你是最重要的真理。
“道”启示给你的是:你就是你自己的王、自己的天;道运行在天地之中,也运行在你的身体里,直到你死去。
17至高无上的,是道;其次是爱;再次是畏;再次是侮辱和毁伤。
爱你该爱的人;畏你所敬的人;远离侮辱和毁伤。
道不可言说;爱不能穷尽;但是敬畏应该适可而止。
别把侮辱强加给别人;也不接受来自别人的侮辱。
像道一样自然,做你该做的事。
18道就是自然。
忘记了道的自然本性,你就会相信虚假的仁义;把你的智慧用在虚假的仁义上,你就远离了自己的幸福。
自然是永远真实的,社会却可能是完全虚假的。
在虚假的“仁义”的社会里,没有真实的感情:孝不真实、忠不真实、义不真实、仁也不真实。
19如何恢复社会的真实?——大家摘下仁义的假面具,把智慧用在有价值的事物上。
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互相信任;用不着费尽心机,别人的幸福原来并不妨碍你的幸福。
20最高的智慧,是无忧。
顺应自然与违反自然,差别有多大?善于恶,相去有多远?苦与乐,靠什么把他们分开?众人你挤我撞,好像是去分享一次免费的大餐;又像是去占领赏春的高台。
只有一个人最愚蠢,他不知道哪里有免费的大餐,不相信高台上才有春天。
他蠢得像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迷迷糊糊、懵懵懂懂,不知道该跟着谁走。
他的心智开而复闭,睁着眼不知道观看,长着耳朵不知道倾听。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众人都瞧不起他。
可是他说:我无忧。
21那最高的“道”,至高无上的“德”,为什么只为他一个人所拥有?别人如果也知道这“道德”的好处,岂不是要来抢夺?——他也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啊,可为什么大家不来分享呢?恍兮惚兮,“道”中有“德”,“德”中有“象”。
此“象”明明白白,大家都看得见,为什么却装做并不认识?他们不知道,那就是所有人的普遍的幸福吗?22不害怕委曲自己,你就终能成就那至德之“道”。
水会在低洼处聚集,你要先在那里等待。
人们穷困到极点,才会幡然醒悟。
跟大家保持住距离呀!否则你也会疑惑,守住你心中的“道”,为大家先做出榜样。
不用去招摇,那不明智。
不要太骄傲,那也没有用处。
别自悲,相信自己会成功。
也别自赏,你不能期待着回报。
如果有人来问你怀抱的是什么,分一份给他们吧。
不要害怕有人来抢劫,“道”会自己保护它自己。
23道是真实的,自然也是真实的。
疾风和骤雨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是谁带来了疾风和骤雨?是自然,也是天地。
天地尚且不能掀起持久的疾风骤雨,人怎么能维持长久的强盛不衰?要了解道的本源,道隐藏在自然的身后;要了解自然的规律,这规律就运行在事物之中。
遵循道的本质,像道一样岿然不动;顺应自然的规律,好像自然是一个仁慈的君主。
24抬起脚后跟,人就无法站立;跑得太快,人就无法走得很远。
两眼紧盯着自己,人反而不认识自己了;你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别人却来否定了你的判断;你自矝自赏,大家却把称赞送给了别人。
道要求人给自己解下“自我”的负担。
放下自我,你才能与道同行。
25什么是道?道浑然如一,诞生在天地之前。
道寂然自处,独立而不可更改。
道孕生了世间万物,却一点不会减少。
道运行在万物之中,却从来不会磨损。
“道”是它的真实地名字吗?我想称呼他的另一个名字“大”,但“大”也不足以表示“道”的真实面目。
道既“大”且“远”,我忽然看不清它的形迹,它却蓦然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人能够与道为伍,身寄丘壑之间而神游天地之际,人不也是域中之一大吗?然而,人终究不能超越自己的身体。
人只能寄身丘壑,取法天地,顺应自然。
26轻捷以沉重为他的根本;安静是浮躁的内在保障。
有道德的人生活在世上,言语庄重、举止安泰;面对美好的事物仍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可是,那些身系天下安危的万乘之主,却举止轻浮、言谈失据,他们又怎么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27美好的行为不为世人察觉,就像是车轮在地上压过却不留下辙痕。
善良的言语令人愉快,就像是新熟的水果没有一点瑕疵。
最好的忠告不是出自你的智慧,它从人的内心深处自然流露出来。
坚守自己的立场,在关键的事情上绝不动摇。
必要的时候,让你的心成为一个死结;任何人——包括你自己,都解不开它。
最高尚的行为是:帮助所有的人,不嫌弃最低贱的人。
最杰出的智慧是:看到每个人的价值,不以任何人为负担。
不要试图做别人的老师。
善良是不能够学习的;而道德也不能当作礼物送给别人。
28事物有强大的一面,也有其柔弱的一面;大地上有高山,也有溪谷。
阳光下到处都是暗影;阳光越明亮,暗影越昏暗。
成功和失败形影不离;一个人的荣耀会成为另一个人的耻辱。
在成功处据守;在耻辱处安身。
29想要改变世界,你必须有所行动。
世界不是哪一个人能主宰的;你只能改变其中很小的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