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蔬菜微喷及道路绿化灌溉工程
设计说明
1 概述
温棚蔬菜滴灌及道路绿化灌溉工程位于内蒙古集宁市,为干旱山区农田。
目前,项目区的道路、电力及水利系统已经初步形成。
项目区采用打井取地下水和蓄水池蓄水进行灌溉,为了充分的利用这些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方式,为调整种植结构,走“生态与效益并举”之路。
因此在此项目区内通过微喷和小管出流节水灌溉的方式来解决灌溉问题,保证温棚蔬菜和树木生长过程中的需水量,提高蔬菜的产量。
2 基本情况
2.1 气候
内蒙古立交桥绿化喷滴灌工程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济宁区工农路,南北与呼和浩特和北京相连,东西为208国道。
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风多,雨少,干燥,多寒,蒸发量大,年均气温5℃,年降水量438毫米,无霜期148天。
2.2 土壤
项目区土壤质地多为沙壤土。
2.3 水资源
项目区水源为现有的一眼井和一座2万立方米蓄水池,水量充沛,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区作物的灌溉要求。
3 工程任务、规模与等级
工程建设任务
本次节水灌溉工程主要为微喷和小管出流工程设计。
该项工程地处基本平整的土地,总面积39540平方米,25栋100×8.15m 温棚,1栋50×26m连拱温棚,13栋50×10m温棚,300m宽为6m的道路绿化。
温棚采用微喷灌溉方式,道路绿化灌溉采用小管出流灌溉方式。
工程等级:本灌区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88-99),工程等级为五级,工程规模为小(2)型。
4. 灌溉工程设计
4.1 设计依据
(1)《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88-99)
(2)《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
(3)《滴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D148-85)
(7)《喷灌与微灌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236-1999。
4.2 灌溉设计参数
(1)设计耗水强度Ea(作物日耗水量)
根据有关数据及《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L103-95(下面简称《规范》)查得蔬菜滴灌平均日耗水量为3.0~4.0毫米,取Ea=4.0毫米。
(2)灌溉水利用系数η
根据《规范》确定滴灌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5
(3)设计土壤湿润比P
据有关数据和《规范》中的参考值,确定设计土壤湿润比P=40%。
(4)灌溉设计保证率
根据《规范》确定,滴灌工程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5%。
(5)设计灌水均匀度Cu=90%
(6)计划湿润层深度
蔬菜是浅根作物,根深可达10~30厘米,滴灌根系主要分布在0~0.4米,所以计划湿润层深度定为0.4米,取Z=0.4米。
(7)灌水定额:
m =1000β(F d-W0)ZP/η
式中: β-土壤中允许消耗的水量占土壤有效水量的比例;50%;
F d 、W0-分别为土壤田间持水量和作物凋萎系数。
因土质为砂壤土,取F d=17% ,W0=7%;
Z-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0.4m;
P-土壤湿润比(%);40%;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5。
m-一次灌水量,mm。
经计算:蔬菜,m=8.42 (mm) ≈6m3/亩
(8)灌水周期:
T=m/ Ea
式中: T-设计灌水周期,天
m-设计灌水定额,8.42mm
Ea-最大日平均需水强度(mm/d),4.0mm/d
经计算:蔬菜T=2.1天,取3天。
(9)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根据设计中选择的灌水器和毛管的布置方式,滴灌区作物系统定点灌水延续时间如下(单条毛管在设计灌水定额下):
t= m SeS L/ηq
式中:t-为一次灌水延续时间;h;
m-为净设计灌水定额:8.42mm;
S e-为灌水器间距:2.5m;
S L-毛管间距:2.5m;
η-田间水利用系数:0.95;
q1-灌水器流量,40L/h;
t=8.42×2.5×2.5/(0.95×40)=1.38(h) ,取t=2(h)
4.3 灌溉系统的规划
1)灌水器的选择
微喷头间距为2.5m。
喷头流量: 40L/h;设计工作压力18m。
小管出流选用φ4灌水器,流量为10L/h。
2)毛管的布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