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快乐的动物教案(定)

快乐的动物教案(定)

执教教师:刘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3册《快乐的动物》。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使学生逐步体会倍与
等分之间的联系。

2、在理解“倍”的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
倍数关系。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倍与等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红黄两色小圆片各10个,动物图数张,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回忆铺垫。

口答题:(1)16里面有()个8。

(2)24里面有()个4。

(3)27里面有()个9。

师:看来孩子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得很好,希望孩子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表现得更棒。

二、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师:在这片绿色的大森林里呀,有一所美丽的动物学校,瞧,快乐的动物们正赶来上学呢。

(课件:展示情景图)
师:你知道这所学校都有那些学生吗?(生:有小猴,小鸟,小鸭,……)师:你能数数这些学生的到校情况吗?(生数出各种动物的数量,师课件演示。


三、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师:孩子们让我们先看看小猴只数和小鸭只数吧!
师:小猴有几只?(生:3只。


师:我们摆几个圆片表示?(摆3个圆片表示),请你象我一样摆出小猴的只数。

(同时贴出小猴和圆片)
师:小鸭有几只? (生:6只。


师:那我们摆几个圆片表示(摆6个圆片表示),请你象我一样摆出小鸭的只数。

(同时贴出小鸭和圆片)
师:小猴有3只,我们也可以说小猴数是几个3?(1个3)(板书:1个3),我们把3只小猴看作一份,请你动手分一分,鸭子数里有几个这样的一份。

(同时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分一分。


汇报:你们发现,鸭子只数里有几个这样的一份?(两个)。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怎么分的?
生:我把三个蓝色的圆片分成一组,有两组。

师:你的蓝色原片表示谁的数量?(鸭子)你为什么要三个分一组啊?
生:因为老师说把3只小猴看作一份,分小鸭有几个这样的一份。

分出来就发现是两个这样的一份。

师:也就是3个一份,6里面能分出两个这样的一份。

(板书:6里面有(2)个3)。

师:请观察,当我们把小猴数看作一份,小鸭数里有两个这样的一份,也就是小鸭数是两个小猴数那么多。

我们就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板书: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


师:用除法算式:6÷3=2表示。

师: 这里6 ,3, 2分别表示什么呢?和同桌商量一下。

生: 6表示小鸭的只数,3表示小猴的只数,2表示小鸭数是小猴的2倍。

师:这个算式里我们把多少看作一份(3),6里面能分出这样的两份,所以我们也说6是3的2倍。

师:“倍”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不是单位名称,得数“2”的后面不写“倍”字。

师:孩子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倍的认识(板书:倍的认识。


师:接下来让我们找找,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小鸡有(8)只,松鼠有(2)只。

我们应该把谁的只数看作一份?(松鼠)请你用圆片摆一摆,分一分,找出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

师:刚才的过程,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汇报:你是怎么想的?鼓励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课件呈现:6只小鸭、2只松鼠、1只孔雀、3只猴子、12只小鸟、8只小鸡。


师: 看着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关于倍的问题吗?同桌相互说一说,可以在本子上记录下算式。

(请多个学生把问题说给全班听听,要说完整的信息和问题。

生提问,请人回答,全班判断。

追问:把谁看作一份,想谁里面有几个几?就说谁是谁的几倍。


四、巩固练习。

师:孩子门刚才的表现真棒,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倍的认识,就在书46页,谢谢大家帮助我们的小动物找到了很多倍的关系。

小猴听说你们刚学习了倍的知识就想考考你,请看大屏幕。

第一题:仔细看图,找出老鼠数是猫的几倍?
师: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信息?
生:有8只老鼠,4只小猫。

师:老鼠数是猫的几倍?我们可以分一分,圈一圈。

(书47页练一练第1题左图。


(生列出算式,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课件演示。


第二题:出示第二幅图。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道题的信息和问题。

(全班读)
师:蝴蝶有1个6,想一想,30 只蜻蜓里面有几个6只蝴蝶那么多?你能解决这道题了吗?请完成。

(学生汇报,师用课件演示)
第三题:课件出示淘气和机灵狗比高矮。

师:淘气和机灵狗比高矮,他们真有办法,请来南瓜帮忙,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生:淘气有9个南瓜那么高,机灵狗有3个南瓜那么高。

师:你知道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几倍吗?用你的方法试着解决。

(完成书47页第二题,再汇报。


生: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倍。

9÷3=3,因为9里面有3个3。

生:我是分一分,把3个南瓜圈起来,就发现淘气的身高是机灵狗的3
倍。

师:孩子们真会观察,真爱动脑筋!
第四题:课件出示天气统计图。

师: 气象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气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

生:晴天12天,阴天6天,雨天3天。

师:看气象组提出的问题。

(生读题并解决写在书47页第三题处,生汇报,师用课件展示。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同桌说一说,并在本上记录算式。

师:谁来说一说?
生3: 阴天6天,雨天3天,阴天是雨天的几倍?算式是6÷3=2,阴天是雨天的2倍。

生4: 晴天12天,雨天3天,晴天是雨天的几倍?算是是12÷3=4,晴天是雨天的4倍。

师:你知道不下雨的天数是下雨天的几倍吗?(可以看图,也可以算一算。

)第五题:看算式20÷4=5,编关于倍的问题。

看谁说的很完整。

五、总结全课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同学们?(请学生说)生:学到了求谁是谁的几倍,可以用圈的方法,可以想分出几个几……我感觉学习很快乐……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倍数的问题,请孩子们回家,再找一找哪些物品数量之间也有倍的关系,讲给你的家长听。

教学反思:
本课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创设了“快乐的动物”学校小动物上学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快乐、融洽的课堂氛围。

本课强调学生在动手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的活动中认识“倍”的含义。

实践活动后,转化为图形的方式再次体会“倍”的含义。

借助“快乐的动物”
这一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而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不断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非常有趣。

我在课堂中不断地表扬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数学的心态,激发他们探索与创新的欲望。

如果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更多地放手一些时间让学生多说说自己的体会,走访个别后进生,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知识表达的指导,整个教学目标的达成将更有效。

我认为要探索知识的未知领域,“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