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选题原则对我的启示
摘要:科研选题对于每位科研工作者进行科研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正所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科研选题的四项基本原则至关重要,它们的提出给科研工作者的选题指点了迷津,据此,笔者结合一些制作论文的经历和前人的研究探讨了几点科研选题的启示。
关键字:科研选题原则启示
正文
科研工作是一个不断推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题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贯穿了科研工作的全部过程。
这一首要环节指导着科学研究工作的各项设计安排的主线,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也充分体现了研究人员的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可以说它也决定科研的成败及成果的大小。
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1]来形容其重要性:确立一个好的科研题目就像勘探到一个储量丰富的金矿,适当的发掘就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一个较差的立题则等同于定位于一个贫瘠的矿区,或者付出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回报却不得不受到先天缺陷的限制。
一、科研选题的原则
科研选题的原则有“三大”原则[2]、“四大”原则[3]、“五大”原则[4]等,但现在一般来讲,专家普遍认为:科研选题要坚持需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效益型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一)需求性原则
需求性原则是指科学与技术研究应选择符合学科理论发展或技术创新发展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注重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前沿”、“超前”等问题,这是科研选题的首要原则,它体现出了科研工作最终的目的性。
基础性研究要从学科理论发展的需要出发,包括开拓科学领域的需要、更新科学理论的需要、改进科学方法的需要等;应用性研究要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科学技术问题,其任务在于把理论推进到应用的形式,要充分注意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果、对环境的影响等现实性问题。
需要性原则也可理解为目的性原则,具有针对性、重要性、必要性、价值性等属性。
(二)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科研选题必须以科学事实、科学理论、技术原理等为依据,按客观规律办事,将选题置于当时的科技背景和社会发展时代之下,使之成为在科技上和实践上可以成立和可以探讨的问题,要持之有故、选之有理;同时,还要随着基础事实和背景理论的进步、变化而对选择的课题及其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至少是局部调整和方案调整;否则,就会失去科学性而陷入没有应答域的假问题。
(三)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就是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科学和技术研究就是要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并预期能够产生创造性成果。
创新性是科研的最根本特点,是科研工作的灵魂,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念和理论上的创新;二是方法上的创
新;三是应用上的创新(包括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总之,科研工作中的创新不是仅指纯理论创新的狭义概念,而是广义概念,涵盖了许多方面,如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案、新管理、新服务、新应用、新市场,等等。
(四)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一是指选题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单独或综合着眼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二是指科研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应该合理分配和安排利用;虽然某些基础研究一时难以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观点看,最终还是要反映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来。
(五)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指选题应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一是根据已经具备的条件;二是根据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具备的条件。
要知道,符合需要的、有创新性和科学性的好的选题并非都是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这一原则要求选题时不能胡思乱想、胡编乱诌,不能想当然,要慎重,要有理论和可行性依据,不可好高骛远地“开空头支票”;在主观方面,要分析科研力量的结构、各种人才的配置和研究人员的素质、能力、对科研课题的认识程度、研究兴趣等因素,要求科研人员务必具备科学判断科研形势和科学精神的能力和素质;在客观上,要充分考虑科研经费、实验设备、试验材料、情报资料、时间期限和外部环境、国家政策、学术交流等因素;一般来说,在条件有限的地区或单位,开展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往往不具备人才、设施等基本条件,
科研工作的层次应考虑主要放在应用性研究、开发性研究、推广性研究等方面。
二、科研选题的启示
(一)哲学启示
1、矛盾原理的启示
所谓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在科研选题中不可忽视的是探索和手段的矛盾。
一切科学研究,总是需要借助于某种手段的,而一种研究手段的发明,又往往促进人们作出新的科学探索。
研究探索和手段的矛盾,在工具点上选择课题,是科学进人新阶段的起点。
2、规律客观性原理启示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在科研选题的时候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科研必须要有事实的支撑。
因为科学是严格的,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致,即理论的任何导出陈述都必须与观察实际相符,能用实验证实,我们称这为波普尔精神[5]。
现代科学有许多新理论没有较多的实验支持,往往来源人为的演绎构造,这样的知识系统,只要有一个与观察不同,
就应该推翻。
3、全面观念的启示
全面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它要求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种种联系,把握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列宁说过,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
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
坚持全面性,是正确认识事物所必需的,也是学习科学理论所必需的。
在科学研究选题时,要全面考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也要考虑到科研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的分配和运作。
如果各个要素都能很好的运作,那么科研工作也就会顺利的进行。
(二)对笔者今后选题的启示
科研选题坚持的需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效益型原则和可行性原则已经基本上涵盖了如今科研选题上需要注意的大部分内容。
之所以选择“五大”原则,而不是前文提到的“三大”、“四大”,是因为这五个原则是在新的时期、新的科研环境中提出来的,它更能反映我们当下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下面谈谈笔者对于这“五大”原则的一些看法和启示。
任何事物都不会凭空产生,它的发生发展一定是有原因来支撑的,我们的科研选题也是一样,选题不能凭空想象,它必须是有了一项需求之后才能进行下去的,比如国家科技部要求进行某个地区的综
合科学考察,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那个地方的一些具体因子进行选题并研究。
所以需求性原则是科研选题的动机性选择。
进行科研选题必须要有科学作为支撑,不能逾越客观规律去异想天开,以免为了名利而产生某些“不可思议”闹剧。
做研究的人特别多,而研究的课题很有限,所以我们在立题的时候要学会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做别人没做过的研究,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学会创新,因此创新性原则是科研做到标新立异的重要原则。
在现在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下,我们进行科研选题必须要注意各种效益的全面协调,不能牺牲某种利益而获取科研成果。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所选择的题目要符合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也就是要切之可行,并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1] 浅谈科研选题——科研选题工作之路基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5 第44卷第5期
[2] 皱承鲁科研工作五十年的点滴体会[J]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3):269-283
[3] 姜清奎,王贯中科研选题的原则与方法[J] 云南科技管理2007,3
[4] 赵平,卢祖耀科研选题的基本思想[J] 科研管理1998(5)
[5] 闻凤兰论波普尔否证论中的科学精神[J] 理论界2004.4
Scientific research topic selec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e ssential part for every researcher. It is believed that putt ing forward a ques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swering it. Therefore, the four principles for selecting a research top ic are of vital importance, and point out the right way fo r the researchers in the course of research topic selection.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and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in writing papers, the author shows his understanding of researc h topic s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