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进行着思源梦追逐中
-----思源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上午好!转眼间半个学期已过去,在街道教育总支统筹下,在学校教务处和年级组配合下,思源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考试顺利结束。
整个考试过程中,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考试结果较为真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较好的反应了我校七年级学生的真实水平和现状,基本实现了考试的诊断功能。
今天在此召开期中质量分析会,一是对上半学期工作的一个小结,二也是对下半学期工作的一个展望。
当然,更多的目的在于充分暴露思源学校七年级组的结症,并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为我校下段年级组教育教学工作明方向。
一、期中考试情况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试题由街教育总支组织各学科权威教师命题统考,就整个试题而言,基本都体现了新课改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能力,试卷质量较高。
2、考试安排及监考阅卷方面:
考务安排由教导处统一筹划,单人单座,双人监考,并实行集体阅卷。
这次考试较好的反映了我们教学工作成败得失,对今后我们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学生抄袭现象时有发生,阅卷方面错改、错统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考试、阅卷、登分细节工作还得进一步规范。
3、考试成绩情况分析:
▼期中考试300强入围人数:
对比上学期期末,街300强入围人数由71人下降至52人,减少19人(其中街
100强由26人将至12人)。
▼期中考试学科平均分分析:
对比校内、校际各学科数据,落差比较大。
二、前段年级工作回顾:
1、重一日常规,规范年级组管理
①书记、校长亲自记考勤,处处做表率,要求班主任8到堂,科任老师早到岗、勤到班,要求将事做细、做实、做好。
②每周由中心备课组牵头,学科组长负责,坚持集体备课。
每周每科一次教学研讨课,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并以教务简报形式将结果呈现。
2、抓养成教育,促良好班风学风
①年级组充分利用各次集会时间,对学生安全、纪律、学习提要求;
②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课间时间,与学生交心谈心,唤醒问题学生,激发学生求知欲;
③科任老师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心理疏导,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3、推行新课改,建优质高效课堂
①学校倡导“少教多学”课改活动,在七年级进行尝试,每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活动。
考前复习周,年级组的推门课、随堂课不落俗套、互相学习、研讨有效。
②电子白班的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推广,自制课件的共享,掀起一轮又一轮教学比武高潮。
③每周三下午第四节课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兴趣特长得以发展,劳逸结合,
娱乐教学两不误。
三、期中考试暴露的问题
1、学生层面
①就整体来说,我们的尖子生还不够突出,与我们的目标还有距离,需要在教学中逐步提高,使我们的第一梯队的学生更具爆发力,争取在期末考试中显现其优势。
②需要进一步提高中等生的成绩,促使更多的同学进入第一梯队。
③学科中的偏科问题相当突出。
以此次考试为例,不少同学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科,偏科成了制约我们的同学提高总成绩的“瓶颈”,需要我们去补差。
2、教师层面
①课堂讲课时教师学法指导少,小组讨论教学活动不得法,学生自主性不强,老师有抵触情绪。
②个别老师课堂上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沟通交流少,甚至和部分学生形成对立面。
③个别教师还不能处理好个人及家庭暂时困难与学校工作之间的关系。
3、班级管理方面
早上6:00刚过,有的班主任老师就已经到岗了,督促学生起床、早锻炼、早读。
中午辅导期间早早地来到教室,早来晚走,确实付出了很多。
早读、课间操、午间辅导、晚自习,班主任老师都能按时到班督促学生。
所以,至今为止整体情况不错,学习风气比较好。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学生自我管理比较差,个别班纪律不稳定,有时班主任老师跟紧了,好一些,班主任老师不在时,纪律就比较乱;还有个别班级就是老师在教室,教室里的纪律也不好。
(2)学生学习抓得不紧,学习主动性差,上网、打架、偷盗、破坏公物事件时有发生。
(3)班级两极分化严重,导致老师上课两头不能兼顾,小组教学难以开展。
四、高效课堂建设的打算与措施
1、加强研究、明确方向、提高教学水平。
切实把握好课程标准,透彻理解,
准确掌握新课标的理念,思想及内容,做好标本(课标课本)结合工作。
2、注重基础,精讲精练。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但事实不完全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脱节的现象。
因此,我们要在进行新课和复习课时,要精选代表性强,质量高的例题和习题,以便及时有针对性地安排专项训练,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弥补“双基”方面的缺陷,避免“学而不会,会而不对”的现象。
3、强化训练,查缺补漏,提高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应非常注重训练与检测,学校要求进行定期检测,单元检测,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巩固知识,检测课堂教与学的效果,查缺补漏的作用,避免“对而不全,全而不快”的现象。
4、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开小灶。
各科在进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如优生的培养,可打破单科界线,集中优势力量进行,各科齐抓共管,课上组织优秀生讨论难题,典型题,课外增加布置新的内容,课下可个别辅导。
中等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辅导工作更应做细做实。
要掌握好尺度,大胆降低难以达到的训练要求,放弃预计无法突破的知识,尽量腾出更多自我消化的时间。
学困生的工作,难度最大,也是一直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组成部分。
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生成绩提高工作,当做一场持久战争去考虑。
真正做到:“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风雨兼程,荣辱与共,紧密团结的思源人,“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进,采用有效措施,为我校的声誉而战斗,为圆思源梦而努力!期末考试,定能给关心我校发展的领导及家长一份满意的答卷!
思源实验学校七年级组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