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灰雀》公开课教学设计

26、《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12个生字,会写“雀、郊”等字。

2.初读课文,能借助提示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找出列宁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4.学会“围绕中心词,多角度描写”的方法,体会列宁发现灰雀不见后着急的心理,从而进一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一、走进伟人,出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伟人(出示图片),他就是前俄罗斯的伟大领袖——(生:列宁)。

板书:列宁(宁正音)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伟大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温暖的故事。

3.板书课题——26、《灰雀》(提醒“雀”的写法),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布置初读要求: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读课文。

3.过渡语:大家读得很投入,相信本课的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

4.出示:
①师:了不起,胸脯的“脯”这么难读的音都读准确了。

仔细观察“胸脯”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左边偏旁表
意思;右边部件表读音,是形声字。


②惹这个翘舌音也读准确了。

③齐读
5.出示:
①师:诚、渣的翘舌音读得很准确。

②师:下面我们来关注“仰望”这个词,谁来做做仰望这个动作?(表示向上看)
师做动作:那像老师这样低着头,表示向下看呢,叫(俯视)
那像这样,表示向四周看呢,叫(环视)
③老师也搜集了几个表示看的词,我们一起来读读。

出示:表示向远处看叫(眺望)表示气愤地看叫(怒视)
表示偷偷地看叫(窥视)表示注意力集中地看叫(注视)
④请大家快速在生字表的右边空白处记下2-3个表示看的词。

⑤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组词。

6.词语光会读,会理解还不够,还要会写。

书写:或、者
(重点关注两个撇的笔画,“或”是短撇,不能落掉;“者”的撇要写得长一点才漂亮)
7.过渡语:生字词学得很投入,掌握得很扎实,谁来说说列宁、小男孩、灰雀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你能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你可以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

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

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原来是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

后来,在列宁的教育下,小男孩又把灰雀放了回来。

列宁
喜欢教育
捉走
灰雀小男孩
放了
8、小结:其实呀,借助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大意。

三、认识灰雀,感受喜欢
1.到底是三只怎样的灰雀让列宁和男孩如此喜欢呢?请大家赶紧找找书上是怎么描写三只灰雀的?找到的孩子把句子画出来。

出示:
①师:自由读读这段话,并思考这段话是围绕那个词语写的?(生:惹人喜爱)
板书:惹人喜爱
②师:是啊,惹人喜爱就是这段话的中心词!
③师生配合读——生读分述部分,师读中心词部分。

2.
师:你觉得老师带来的这段话如何?(师读改后内容)
预设:
生1:原文好,改后的这段话太简洁了。

师追问:但这段话也写清楚了中心词——惹人喜爱,而且比原文更加简洁、明了了呢?
生2:原文写清楚了灰雀为什么“惹人喜爱”。

过渡语:是啊,就如大家所说,原文将惹人喜爱这个中心词写得更加详细、更加具体。

(二)细品片段,聚焦“三方面”
1.那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将灰雀的惹人喜爱写具体的?
①生:读句子“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这是描写了灰雀的“颜色”。

板书:颜色师:准确地讲,它们叫红腹灰雀。

(示图)看,多像穿了一件红色的(这个衣服可不是整件衣服,红色就在这个位置)——小背心,戴了红色的——小肚兜,颜色多么惹人喜爱!
2.除此之外,作者还从哪些角度将惹人喜爱写具体的?
生1:读句子“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写了灰雀的动作。

板书:动作
读着来回跳动,你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怎样的情景?
想象:请大家想象一下,它们一下子蹦到(这棵树上),一下子又跳到(那棵树上);一下子跳到(高树上),一下子又跳到那边的(矮丛中),刚刚还在列宁的眼前,不一会儿就躲到列宁的背后,仿佛在捉迷藏呢!
师:它们来回跳动,动作是多么得惹人喜爱啊!
生2:读句子“婉转地歌唱”,描写了灰雀的声音。

板书:声音
②你们听,它们来了!(播放麻雀的叫声)
好听吗?如果让你送一个词语给灰雀,你会送什么词?
如说到“婉转”(你跟作者送的词语一样。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词?)
如未说到“婉转”。

书上也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如此动听的声音,那就是(婉转)。

过渡语:这歌声如此婉转动听。

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指名1-2生读)
④小结:这部分篇幅不长,却藏着一个重要的写作密匙,作者就是围绕——惹人喜爱这个中心词语,从颜色、动作、声音这三个角度,将中心词写具体、写生动。

让我们把这个写在密码牢牢记在心里,读(板书:围绕中心词多角度描写)
四. 感悟“喜欢”,运用写法。

1.灰雀如此惹人喜爱,你们喜欢吗?列宁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请大家再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到相关句子体会体会。

①你从哪里体会到列宁喜欢灰雀呢?
师生交流:每次都要经常
停下仰望带来(将这三个词用红色字体标注)
师:你抓住了文中的关键词关键词来体会,老师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请大家看看红色字体部分是描写什么的呢?
②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仰望”这个词。

你们瞧,这就是高大的白桦树,如果长时间仰望对于列宁来说,对于病重的列宁来说,可能脖子特别(),也有可能眼睛会(),甚至腰都()。

而他却是每次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这是为什么呀?(因为列宁对灰雀特别喜爱。


③让我们把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读出来。

2.如果让你给这句话添加一个中心词,你会加什么?
①过渡语:在这句话中,虽然作者没有写出中心词,但是聪明的孩子已经读出了它的中心词就是——喜欢。

板书:喜欢
②让我们也带着对灰雀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③过渡语:刚才,我们从不同的动词中,感受到列宁对灰雀的满心喜爱。

请你想象一下,列宁每次给灰雀带来面包渣和谷粒,可能会说些什么呢?你能否融入列宁的神情和语言,从多个角度将喜欢这个中心词说具体呢?同桌可以交流一下想法。

师生交流
预设1:列宁笑眯眯地看着小灰雀,亲切地说:“小家伙,你们真是冬天里的小精灵啊!我给带来了面包渣和谷粒,快来吃吧!”
师:这语言想象入情入境,真棒!板书:语言
预设2:列宁笑眯眯地看着灰雀,脸上的皱纹仿佛都舒展开了,变得年轻了,他充满爱意地对灰雀说:“这个冬天因为有了你们才显得生机勃勃!”
师:皱纹都舒展了,你不仅加想象列宁的动作,还融入了他的神情和语言,描写得太精彩了。

板书:神情
④小结:课文就是从不同的动作中写出了列宁的喜爱之情,我们小朋友还融入了列宁的神情、语言,把“喜欢”这个中心词写得更加具体,更加生动了,真了不起啊!
五.迁移写法,学以致用。

1.可是有一天,列宁像往常一般满怀欣喜地走到白桦树下看望自己的三位好朋友,
①他可能来到哪里寻找灰雀呢?(小河边,草丛中……)
②哪里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那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预设:着急(请你带着着急的语气读读这段话)板书:着急
担心(请你担心地来读读这段话)
悲伤(请你读)
③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2.过渡语:小朋友,我们就来当当小作家,学学文中的写法,想想,如果要把“着急”这个中心词写具体,你觉得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
预设:动作语言神情心理补充板书:心理
出示:
师:拿出作业单,我们动手写写吧!看看哪位小朋友将中心词写得最具体,期待一位位小作家的诞生哦!学生练写,交流。

师讲评。

3.总结:①这节课我们感受到灰雀的惹人喜爱以及列宁对灰雀喜爱之情,我们也知道了写话时要——(生:围绕中心词,多角度表达),下节课,我们将走进同样爱着灰雀的小男孩,感受他和列宁之间发生的故事。

【板书设计】:
26、灰雀
围绕中心词多角度描写
动作
语言
颜色
动作小男孩
声音放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