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章 选择题、是非题、复习题、求解题
第1章 选择题、是非题、复习题、求解题
3◆ 什么是客户机程序?什么是服务器程序?服务程序会向客户端程序请求和接收服务吗?
答案:一个网络程序通常由两部分程序组成,两部分程序分别运行于不同的主机上,并彼此进 行通信。首先发起通信的程序是客户端。典型地,都是客户端程序向服务端程序请求和接收服 务。
4★ 因特网提供给其应用程序传输服务有哪两类?每类服务有哪些特点?
答案:正确 提示:ADSL 中,从 ISP 路由器到用户终端系统能以高达 8Mbps 的下行速率传输数据。从用户 终端到中心局路由器的方向相反,即上行数据的传输率则低于 1Mbps。
7. 在万维网诞生之前,因特网中就已经有了网络新闻。
答案:正确 提示:万维网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它的出现使因特网得到了普及。
答案:正确 提示:因特网所用的网际协议栈共有 5 层,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 层和应用层。主机(即终端系统)实现因特网的全部 5 层协议,路由器实现第一层到第三层。
4. 因特网提供给它的应用程序两类服务,TDM 服务和 FDM 服务。
答案:错误 提示:因特网,或者说更为一般的 TCP/IP 网络为其应用程序提供两种类型的服务:无连接服务 和面向连接服务。
答案:在虚电路网络中,网络核心部分的每个分组交换机为每个通过它的虚电路维持一个连接 状态信息。一些连接状态信息保存在 VC 号转换表中。
11 ★ 假设你正在为一种新型分组交换网络研发标准,且需要决定该网络类型采用虚电路路由还是数 据报路由。请问使用虚电路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虚电路的缺点包括(1)需要有一个信令协议来建立和释放 VC 连接。(2)需要在分组交 换机中维持连接状态。至于优点,一些研究者和工程师认为它更容易提供 QoS 服务,例如保证 最小传输率的服务或保证最大端到端分组延迟的服务。
疑难:▇ 重点:★ 一般:▲ 了解:◆ 自学:※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8
组(忽略传播时延)。因此,端到端的总时延是 L/R1 + L/R2。
10▲ 在虚电路网络中,连接状态信息意味着什么?如果在虚电路网络中的一个交换机中,以每毫秒 一个连接的平均速率创建和拆除连接,那么转发表的更改速率是多少?
答案:线路交换网络能确保在一个通话期间,有定量的端到端的带宽。而现在大部分分组交换 网络(包括因特网)都不能提供端到端可靠带宽的保证。
8※ 为什么说分组交换采用了统计多路复用?比较统计多路复用和在 TDM 中使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答案:在分组交换网络中,来自不同源端的分组以按需的方式分配链路而不是以固定、预先分 配的方式,所以我们通常说分组交换运用的是统计多路复用模式。在 TDM 线路交换中,每台 主机取得各个循环的 TDM 帧中的某个固定时隙。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1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一、 选择题
在接下来的 7 个问题中,我们将从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 30Mbit 的 MP3 文件。在 源和目的端之间的路径中所有链路的传输速率都是 10Mbps。假设传播速率是 2*108 m/s,源和目的端之间的距离是 10,000 km。
答案:B
9. 对于上题的情况,现假设当一辆车到达第二个收费站时,它继续前进而没有等待它后面的车辆 到达。此时的端到端时延是: A. 124 分钟 B. 122 分钟 24 秒 C. 62 分钟 D. 122 分钟 12 秒
答案:D
10. 本教材中把第 4 层(传输层)的 PDU 称作: A. 数据段 B. 分组 C. 帧 D. 报文
答案:B 提示:传播延迟是两个终端之间距离的函数,与分组长度和链路传输速率没有关系。
3.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当第一个比特(bit)数据到达目的端时,源端已经发送了多少比特? A. 30,000,000 比特 B. 1 比特 C. 500,000 比特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答案:C
疑难:▇ 重点:★ 一般:▲ 了解:◆ 自学:※
答案:A 提示:传播延迟不变,发送延迟变成原来的两倍。
5. 现在假设 MP3 文件由 3 个分组构成,每个分组长度为 10 Mbits。忽略可能加在这些分组中的头
部信息和路由器的处理延迟。假设路由器采用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总的时延是: A. 4.05 秒 B. 3.05 秒 C. 6.05 秒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答案:二者没有区别。在我们的文章中,“主机”和“端系统”两个词是交替使用的。端系统包 括 PC 机,工作站,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与因特网相联的 PDA 和 Web TV 等。
2◆ “协议”一词常常用来描述外交关系,举一个外交协议的例子。
答案:假设 Alice 是 A 国的外交大使,她希望邀请 B 国的外交大使 Bob 来共进晚餐。Alice 不是 简单地打个电话告诉 Bob,“现在到我们这里来进晚餐吧。”而是先通知 Bob,建议一个日期和 时间。Bob 可能回答说他不能按其赴约,但在另一个时间可以来。Alice 和 Bob 继续相互传送“消 息”直到他们对晚餐的日期和时间达成一致。最后,Bob 在距约定时间正负 15 分钟内到达大使 馆。外交协议同样也允许 Alice 或 Bob 根据合理的理由礼貌地取消约定。
10. 如今,铜制双绞线在计算机网络中已不再使用。
答案:错误 提示:双绞线如今在高速局域网构架中仍是主流方案,同时在住宅因特网接入中也广泛使用。
三、 复习题
疑难:▇ 重点:★ 一般:▲ 了解:◆ 自学:※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6
1.1~1.5 节
1◆ 端系统之间有什么不同?列举不同类型的端系统。WEB 服务器是端系统吗?
2. 在发送一个分组到数据报网络中之前,源端主机必须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所将经过的所有 链路。
答案:错误 提示:数据报网络中分组的整个路由过程与不用地图而宁愿问路的司机类似。实际上,纯粹的 数据报网络中的交换机完全不清楚可能穿越其中的任何分组流。
3. 因特网协议栈中的第四层和第五层是在终端系统中实现的而不是在网络核心部分的路由器中实 现。
12▲ 列出 6 种接入技术,并分别归为住宅接入、公司接入或移动接入中的一类。
答案: (1)通过电话线的拨号调制解调器技术:住宅接入 (2)通过电话线的 DSL:住宅或小型办公室接入 (3)光纤电缆混合技术:住宅接入 (4)带宽为 100Mbps 的交换以太网技术:公司接入 (5)无线局域网技术:移动接入 (6)蜂窝移动访问技术,如 WAP(无线应用协议):移动接入
答案: A 提示: 存储转发传输意味着路由器必须接收下完整的一个分组,然后才能开始把该分组的首位 发送到外出链路上。所以引入了一段存储转发时延。
6. 现在假设在源端和目的端之间只有一条链路,在链路中有 10 个 TDM 信道。该 MP3 文件在其中
一个信道上传输。端到端时延是: A. 300 微妙 B. 30 秒 C. 30.05 秒
5. ADSL 是共享带宽的。
疑难:▇ 重点:★ 一般:▲ 了解:◆ 自学:※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5
答案:错误 提示: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在用户与 ISP 之间是点到点的连接,因此 ADSL 的全部带 宽都是独占而不是共享的。
6. 使用 ADSL,每个用户获得的下行带宽比上行带宽多。
9▲ 假定在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间只存在一台分组交换机。发送主机和交换机间以及交换机和接收 主机间的传输率分别是 R1 和 R2。假设该交换机使用存储转发分组交换方式,发送一个长度为 L 分组的端到端总延迟是多少(忽略排队延迟、传播延迟和节点处理延迟)?
答案:假设发送主机在时间 t0 开始传输报文。在 t1 = L/R1 时刻,发送主机完成发送,路由器接 收到整个分组(忽略传播延迟)上。因为此时整个分组已到达路由器,所以路由器在 t1 时刻开 始将分组发送到接收主机。在 t2 = t1 + L/R2 时刻,路由器完成发送并且目的主机接收到整个分
答案:因特网提供给其应用程序面向连接服务(TCP)和无连接服务(UDP)。每个因特网应用
程序都使用这两种服务之一。在第三章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服务。面向连接服务的的主要特
点如下:
z 端系统在彼此发送应用程序数据前先执行“握手”过程。
z 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比如:应用程序的所有数据可以从连接的一端有序 无错地到
7
z 没有“握手”过程。 z 没有可靠数据传输的保证。
z 没有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5★ 有人说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是等价的。这对于因特网的面向连接服务正确吗?流量控制和拥塞 控制的对象相同吗?
答案: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控制机制,二者的对象也完全不同。流量控制确 保连接的任何一方都不会因为过快地发送过量的分组而淹没另一方的缓冲区。拥塞控制调节控 制应用程序发送到网络中的数据总量,以防止网络核心的拥塞。(如:网络路由器自学:※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4
答案:A 提示:
协议栈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协议数据单元 消息 数据段 分组 帧 P-PDU
二、 判断题
1. 在虚电路网络的交换机必须给正在进行中的每个连接维护状态信息。
答案:正确 提示:数据报网络不在其交换机中维护任何连接状态信息。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2
提示:0.05 (s) * 10 (Mbps)
4. 现在假设在源和目的端之间有由一个路由器连接的两条链路,每条链路长 5,000 千米。仍然假
设整个 MP3 文件作为一个报文。假定不会出现拥塞,即一旦路由器接收完整个报文后,该报文 立刻开始被发送到下一条链路。计算端到端的延迟: A. 6.05 秒 B. 3.05 秒 C. 6.1 秒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8. HTTP 协议是在 1990 年的早期由 Netscape 公司提出的。
答案:错误 提示:Netscape 公司只是基于 HTTP 协议开发了浏览器,而不是制定 HTTP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