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格宾坝施工方案

格宾坝施工方案

挡渣墙施工方案及水保、环保措施
一、编制依据:
三轮坡隧进口渣场(10号)设计图SCH-QZ1-SG(桂松C2标)-水保(输配水)-11图纸。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熟悉、审查施工图纸中各项内容及技术要求;做好原始资料的调查分析;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对各工班进行逐级技术交底工作。

2、施工进度计划:计划2012年7月15日开工,2012年10月31日施工完毕。

3、劳动组织准备及物资准备
1)、人员准备:
人员配备情况一览表
2)机械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准备情况一览表
3)工程材料准备:
主要原材料均用窝枝隧洞开挖洞渣石料,所有进场原材料在使用前按相应技术规范进行相关试验;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做好备料工作;对进场材料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并码放整齐。

4、施工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测量放样定出基础位置挂线进行施工
5、现场准备
1)、搞好“三通一平”,平整场地、布设临时道路。

2)、对施工机具在开工之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3)、建立水保、环保等组织机构和有关的规章制度,布置安排好水保、环保等措施。

三、施工工艺
1、地基处理
1)、基础一般置于于深度在天然地面以下不小于1m处;格宾坝基础开挖后均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测定,如基底地基承载力不足时,经请示监理工程师采取地基加固处理措施。

2)、对于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的粗粒土及巨粒土基底,将其承重面夯实,其范围满足基础的要求。

3)、在未风化的岩层上修建基础前,先将淤泥、松动的石块清除干净并洗净岩石。

4)、坚硬的倾斜岩层,应将岩层面凿平。

倾斜度较大无法凿平时,凿成多级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0.3m。

有纵坡时按图纸要求做成台阶。

2、挡渣墙施工
1)、按照设计断面尺寸挂线进行施工。

砌筑时必须两面挂线,外面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在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校正线杆,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2)、砌筑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得有通缝等现象,使其结成整体。

挡渣墙构造必须符合强度稳定及整体性的要求。

3)、挡渣墙石料采用质地均匀、不易风化且无裂缝的硬质石料,其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

.
4)、石料的最小粒径为网孔的1.2倍, 最大粒径不超过40cm。

5)、砌筑上层时,不能振动下层,不得在己码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

四、施工质量要求
1、石料质量
1)、石料在使用前应上报试验室进行试验,以确定石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值。

2)、石料的石质应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以及结构缺陷。

3)、石料使用前进行检验,外露面不得有污泥、油质或其他有害物质。

石料的运输、储存和处理,不使有过量的损坏和废料。

五、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1)、工艺控制措施
1)、单位工程开工前,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2)、编制施工方案,科学地组织施工。

3)、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落实情况,以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3)、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施工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工程质量的好坏,单就质量来说,施工人员是关键决定因素。

1)、施工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必须具有相应工种岗位的实践技能。

2)、施工过程中,坚持“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所有工序坚持样板制;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和“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工序不交工。

3)、以明确的质量责任制检查落实情况,促进施工人员提高自我控制施工质量的意识。

4)、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施工操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贯彻工前有交底、工中有检验、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管理方法,确保施工质量。

六、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项目部成立安全领导小组,配备专职安全工程师,对现场进行安全监管,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挡渣墙的安全生产。

1、安全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检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查安全隐患、查事故苗头,消除不安全因素。

2、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①、安全生产中的各种安全设施、防护设置的实施列入施工任务单。

②、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章操作的行为,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施工中如果发现险情,当班负责人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安全标示警戒线。

七、水保、环保措施
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完善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工作,我项目部针对所属各工区、部门和全体员工在施工生产、生活中对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指导,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进行教
育,并组建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1、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建立由项目部安全副经理直接领导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机构(机构设在安全管理部,任命专职环保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监督本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中出现的环境与施工之间的矛盾和问题进行协调,达到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各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和规章制度,按照合同条款组织施工,确保环境保护目标的实施。

(1)防止扰民措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避免扰民施工作业,以防止公害的产生为主,而不是在扰民发生后再行消除。

与施工区附近的居民和团体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受噪声骚扰的居民及团体,在施工作业前予以事前通知,并随时报告工程进展情况。

防止运输的物料进入场区道路和河道。

(2)水污染控制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将任何污水、废水等排放或倾倒于任何公共设施、河滩及任何水体。

为防止施工废水和工区生活污水污染周围土地,所有建筑物周围及设施均设有排水沟或污、废水排放系统,污、废水通过排水管道汇
集进入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的标准》(GB8978 -1996)中一级标准后排放。

防止各种废弃水、污泥及其它废弃物流到或洒落到邻近的土地和水体,。

水土保持:搞好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把预防保护工作提到首位。

科学地管理、使用土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1)本工程责任范围内的生活区、施工场地采取设排水沟、截水沟、护坡等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新增水土流失,做到在扰动的地表范围内,其水土流失强度小于现状水土流失强度。

(2)为尽量做到不破坏施工区的原始生态环境,渣场填筑施工道路主要考虑从各渣场范围内沿山坡坡面挖填形成,以减少水土流失。

(3)渣场治理做好施工弃渣的治理措施,保护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防止料场、永久建筑物基础和施工场地的开挖弃渣冲蚀河床或淤积河道。

(4)保护好施工征地地界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地貌,在所利用的土地上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避免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6)合理堆放建筑材料,以减少对植被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一切合同规定必须拆除的施工临时设施和生活设施,并按合同要求进行植被或土地的有效恢复。

(7)施工活动中严格按合同要求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防止
破坏植被和其它环境资源。

八、生态保护措施
(1)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强化施工人员环保意识,使环境保护成为职工的自觉行为;禁止施工人员在周围地区捕杀捕猎动物和超越征地范围毁坏森林植被与林木花草。

尽量减轻对现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创造一个新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2)在施工场地内砍树和清除植被的工作以前,应得到发包人和监理人的认可。

(3)在施工场地内发现正在使用的鸟巢或动物巢穴、受保护动物(如鸟类、大蟒等),应妥善保护。

施工期间要保持工地和所有场地道路的清洁,充分向道路洒水,以避免扬尘的产生。

配备专职环卫人员,制定环卫制度,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时清除垃圾并运至批准的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

严禁在施工区、生活区周围环境中随地倾倒垃圾。

在工程完工后的规定期限内,拆除不必保留的施工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区和生活区及其附近的施工废弃物,按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完成环境恢复。

贵州黔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桂松干渠C2标项目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