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巡检制度前言:加强工艺巡检及日常工艺检修质量,是工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对水泥磨台时、电耗及质量指标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明确和规范制造车间水泥磨系统各岗位工艺设备巡检内容及要求至关重要。
各岗位在日常巡检和检修时要做到及时巡检,正确处理,避免因工艺设备不能正常运行,及堵、漏造成的停机止料和质量波动现象。
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根据公司加强工艺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正常开机过程中巡检内容及要求库底岗位1.每隔1小时应对配料设备进行巡检一遍,检查配料称是否正常运转、下料是否通畅(有无大块或其他物品卡住皮带)。
同时检查物料有无混料现象等(以免因串库没有及时发现造成质量事故)。
2.库底岗位对助磨剂称及助磨剂仓位做好观察,对出现的堵料现象及时处理,避免断料及空仓。
3.配料皮带秤上不能有积料、杂物,以免影响测量精度,当班及时清理。
不得因打扫卫生拉拽传感器电缆线,否则易造成内部接线断裂。
4.对料斗及时清理,对配料秤及挡大块处清理出的大块要及时破碎或清走,避免再次混入生产系统。
5.及时检查配料机头、配重,看有无堵、卡现象。
6.收尘器工作情况及时排查,确保无冒灰,无漏风现象。
7.打扫卫生时注意别把锨和扫帚伸到皮带滚筒和托轮内,以免造成工具被卷入皮带,造成人身事故。
8.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随时清理库地设备和地面卫生,保证设备手拭无积灰地面无死角。
磨机岗位1.每隔1小时对一层所有设备巡检一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2.定时检查磨系统稀油站(主电机、主减速机、磨头磨尾、)观察稀油站的主控柜上的温度表的变化情况,观察稀油站上的温度指示仪的温度变化情况,观察仪表盘上的出油压力表的变化情况、滤油压力表的变化情况,观察油箱油温表的变化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马上处理解决(及时清洗脏的的过滤网,清洗步骤是:首先拆下脏的的过滤网用柴油清洗一遍,然后用高压风把滤网上的污垢吹掉后,再用干净柴油清洗一遍后自然晾干后方可使用)。
3.不定时对配料皮带入料饼提升机溜子进行检查,避免堵料现象。
4.定时检查中空轴、螺旋筒及发兰盘和筒体螺栓有无松动和断裂现象。
5.对磨机功率及时了解做好磨音判断,避免造成饱磨现象。
磨尾排渣口检查时注意排渣情况,以更好判断磨内工艺状态。
6.对磨房内入磨管道,出磨溜子及时检查,防止堵料现象。
7.定时检查辊压机稀油站的压力、回油、油箱油位和温度是否正常。
液压站的压力是否正常,干油润滑泵出油各点是否正常。
应对定期对液压油(以及润滑油)定期过滤,保证油质清洁以免杂质过多,否则杂质易卡主液压阀导致操作失灵,同时防止对液压钢密封圈的破坏。
8.根据辊压机电流、辊缝及压力情况,及时与中控室保持沟通,并及时调整双进料开度、棒闸等,坚持辊压机发挥最佳功效的运行状态。
如果听到辊压机有易音有可能是侧挡板与辊端间隙太小,端面形成摩擦,发现应及时调整侧挡板与辊端的间隙,一般在2-5mm为宜。
9.超细粉煤灰、矿渣粉绞刀称等要定期检查,预防并及时处理任何可能导致计量失准的因素。
对秤体及斜槽等输送设备冒灰情况、是否正常下料等进行检查,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0. 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随时清理设备和地面卫生,保证设备手拭无积灰地面无死角。
二层岗位1.每2小时一次对二层及库顶所有设备巡检一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和有无堵料现象。
2.水泥入库及改库要点:接班后对水泥入库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核对,保证入库三通、各库之间的截流阀、库上插板阀正常关闭,检查有无漏料现象。
改库时必须与质控部人员一起改库确认,禁止二层人员自己单独改库,一旦改库后必须多次确认,确定改库正确,并且无漏料现象存在。
3.斜槽要点:对二层以上所有斜槽必须经常敲打,确保物料输送畅通,必要时观察斜槽内物料流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出现的斜槽不走料现象,首先检查有无堵卡现象,再就是检查斜槽风机工作状况,并对通风管路进行检查。
旋风筒下入磨斜槽每班保证清理一次入磨斜槽内部篦子杂物,及双旋风筒下篦子杂物。
4. V型选粉机:每小时一次,检查V型选粉机上部下料溜子处有无大块、杂质等堵料情况,确保无大块堵料现象影响选分效果。
5.收尘器检查重点,参照收尘专管岗位巡检内容。
6. O-SEPA选粉机:每2小时用敲打及触摸试温等方面检查四个下料溜子是否下料顺畅,检查减速机温度和油量情况。
同时观察稀油站的主控柜上的温度表的变化情况,观察稀油站上的温度指示仪的温度变化情况,观察仪表盘上的出油压力表的变化情况、滤油压力表的变化情况,观察油箱油温表的变化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马上处理解决。
7、各类提升机:巡检时对料饼、出磨、入库、粉煤灰、超细粉等各类提升机的斗、销、链条、链板、螺栓、上、下链轮、耦合器(有无漏油现象)、减速机温度油量情况全面检查。
8、除铁器:对除铁器除铁运转状况及时检查,确保其运行与水泥磨开停机同步进行,及时发现不除铁的问题及原因。
9、对班中出现的设备冒灰等问题,及时进行排查,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10、每班对水泥库深按规定测量,及时掌握库深变化,防止出现溢料。
11、对超细灰、矿粉输送过程中的冒灰现象及时排查处理。
12、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随时清理设备和地面卫生,保证设备手拭无积灰,地面无死角。
收尘巡检岗位:定时检查供料及制造工序收尘器,特别是对高浓度、放风、水泥库顶收尘器等工艺系统的收尘器必须按时巡检。
内容包括电磁阀、脉冲阀、提升阀是否正常工作;脉冲时间是否正常;绞刀和分格轮的运转是否正常;减速机和轴承是否需要加油和检查风机震动、螺栓有无松动和轴承温度的变化情况;检查各类收尘器顶部箱盖是否压实,有无漏风现象;放风收尘顶部防雨情况是否到位;冬季空气储罐每班至少两次放水。
1、检查收尘器开启是否正常,卸灰阀是否正常运行,积灰斗有无堵塞。
2、检查振打、脉冲机构是否完好,风压是否正常。
3、检查管路系统有无堵塞,漏风现象。
4、观察收尘风机的出风口粉尘浓度是否有大量的灰排出。
收尘器的重要性:收尘器作为环保设备对环境保护的作用重大,作为工艺系统的工艺设备,同样对工艺系统的运行(及台时、电耗等技术指标)也有着重大作用,因而重视并强化收尘器的管理意义凸显。
例如:收尘器某一个室脉冲阀坏了,收尘器不能清灰,收尘袋滤布随着粉尘的加厚,透气性能降低,阻力增加,风量减少降低收尘效率,同时系统压力变化影响整个工艺系统的正常工作(台时的控制)。
二、停机检修、检查及清理内容及要求制造车间各岗位在停机时要做到及时清理系统,围绕提高台时、稳定质量、降低电耗做好下次开机的准备,具体要求有:库底岗位1.停机后对库底皮带损坏托辊进行更换。
2.清理机头,及开机时不宜清理的积灰积料。
3.对配料秤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不得在传感器直接相连的称架、台面上进行电焊作业,以免烧坏传感器或因电磁干扰对测量的影响。
4.停机前对助磨剂、氟石膏等物料要提前停止上料,避免下次开机出现蓬仓现象。
5.对库底收尘器,再开机时不易检查检修的部位,利用停机时间对其进行检修。
磨机岗位1.停机后对入辊压机溜子、配料皮带入料饼溜子、辊压机入料饼溜子进行检查清理,保证内部无大块、无结壁,下次开机顺畅进行。
2.对磨机内部蓖缝进行清理,保证磨机内部通风顺畅,对磨内中心圆、及磨损较大的蓖缝进行加密处理对磨内衬板、蓖板固定螺栓进行检查,保证螺栓无松动无严重磨损,对易磨损严重的螺栓进行焊补或更换。
3.对提升机底部进行清料检查,避免底部有结壁出现挂刮斗现象。
4.配合工艺技术员做好磨内钢球磨损、及球面的测量等工作。
5.根据平时运行状况,对磨内回转筛进行检查。
6.对超细灰、矿粉绞刀称,斜槽等输送设备开机时存在不易处理的问题处理。
二层岗位1.停机后首先对循环风机、放风风机叶轮进行清理,坚持逢停必清的原则。
2.对V型选粉机、打开观察门,对上部入V型选粉机的溜子以及内部格栅间的大块、结壁进行清理;对选粉机内部、双旋风筒顶部磨损进行检查。
3.对入磨斜槽、双旋风筒底部篦子、粉煤灰斜槽、回粉斜槽、出磨斜槽、成品斜槽、入库斜槽进行检查,清理内部杂物,保证内部无积料,检查透气带无严重磨损,开机能够顺畅。
4. 对水泥库顶入库闸板、入库提升机上部三通溜子进行检查,对存在关不严的现象进行处理。
5. 对O-SEPA选粉机一次风入口处、二次风入口处、选粉机入高浓度收尘器管道处等部位的内部积料进行清理、对四个下料溜子进行检查,确保无堵卡现象;对内部磨损进行检查。
6. 对所有出提升机溜子进行检查(重点是料饼提升机和出磨提升机),保证内部畅通。
工艺管理人员:对日常生产工艺问题在业务上进行指导、检查,负责组织车间制定计划并监督限期实施、验收和进行效果评价。
1.定期对工艺设备参数及工艺操作参数的采集、统计和数理分析整理。
2.提出车间工艺技术参数和技术措施。
做好原始记录和技术台帐的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
3.定期(至少每月两次)检查研磨体、磨内衬板、双隔仓板、磨头护板、出磨篦板磨损情况及填充率测量,做好数据整理。
4.磨机、辊压机系统收尘设备及通风管道应加强管理,要有保温设施。
零部件损坏、脱落,要及时更换或修补,加强密闭堵塞,防止漏风,磨头经常保持负压状态。
5.定期对O-SePa选粉机密封环、槽,导流叶片磨损情况检查测量,内部积料安排人员及时清理。
6.工艺设备检查、检修,按照工艺管理规定开展检查和维护检修,工艺系统根据需要定期或及时进行清理,主要包括各类磨机、V型选粉机、风机叶轮的清灰、工艺管道堵塞情况的检查和工艺设备磨损情况的检查。
收尘专管:对放风收尘器、高浓度收尘器等开机不易处理的冒灰、漏风、气缸坏、脉冲阀坏等问题进行能够解决处理。
1.收尘器内积灰,积灰斗应无堵塞现象。
2.收尘滤袋悬挂的松紧程度,不得过松或过紧。
3.容易漏风的部位,如检查门、管道、吸风罩、分格轮等,应严格按照要求密封。
4.各阀门、仪表及装置等动作是否灵活可靠,并在各自相应正确的位置上。
清灰装置运行正常。
5.各润滑部位的油质、油量是否满足要求,温度、压力检测点是否正常。
6.各连接部位的固定螺栓全部拧紧,避免运转时产生的振动松动。
7.排灰输送设备运转正常,密封阀门动作灵活,封闭严密。
8.在冬季或气体湿度大的情况下,要定期放出气包内的水。
9.打、脉冲机构是否完好,按操作规程要对收尘器进行试机。
三、记录要求。
1.岗位人员每天应对本岗位设备巡检及检修情况,及时做好记录;2.技术人员,对现场测量数据,应建立技术台帐,完善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及时总结分析。
3.上格与下格相同,左格与右格相同时应重新填写,不准填写“同上”、“同左”表示。
4.情况说明要详细,不得简写,不准用铅笔填写,日期一律横写。
5.记录填写要求及时、准确,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字迹要清晰工整,不得有缺页、漏页及造假现象。
6.车间领取记录后,由车间办公室统一专柜分类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