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一、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应由“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如何选择目标——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三者构成。

1.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

教师生涯规划论认为,并不在乎你是否选择了教师职业,而是设立明确的目标没有,关键在于选择目标前应先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

选择职业发展路线是指你要向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发展,还是向教书育人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

不同的发展路线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影响到今后的发展阶梯也不同。

当然,在路线抉择中能够扪心自问:想往哪一路线发展?适合往哪一路线发展?能够往哪一路线发展?每个人的基础素质不一样,适合的职业发展路线也不一样,有的适合做研究、有的适合做管理、有的适合做专职教师。

总来说之,要综合考虑你的个性、兴趣、水平、价值观与社会组织环境条件,再权衡确定自己的发展路线。

2.如何选择目标。

路线确定之后,接着就要确定目标。

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职业生涯目标能够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

短期目标较易制定,其要求应是堂堂(课)清、日日清、周周清,学期、学年目标也应算作短期目标;中期目标(3~6年);长期目标(10年左右);教师的职业人生目标(从23岁~55或60岁止)。

人生目标是我们最终的理想。

哈佛、耶鲁的调查结果说明,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很大水准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准确的人生目标。

所以,每一个教师应算计一下,有生之年,想做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取得什么成果?再结合自己的社会情况和实际情况,便能够确定你的人生目标。

接下来,再考虑如何接近、实现这个远大的人生目标,这又要再度返回对内部个人因素、外部环境各因素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从内部来说,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

以自己的优势为例,可用下面的问题来检测:你做过什么,即你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中有哪些方面能反映你的长处?学了什么,即专业、选修、自学了什么,有什么独到的长处?最成功处是什么,其成功的必然性是什么,其中能否归纳出自己性格的优势?从外部来说,要把握机会,还要规避威胁,避免造成设计目标体系的“内耗”。

总来说之,有优势并能利用机会是最好的;居于劣势又无法把握机会的情况是应尽量避免的。

3.制定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最终是要落实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上的。

用什么标准来检验制定标准呢?专家提出的五条标准能够制定职业生涯目标:(1)这种制定是自我认真选择的;(2)对每种被选择的结果,在选择时都曾一一不漏地做过评估;(3)你为自己的选择结果会感到骄傲,并充满信心,且愿意公开;(4)愿承诺并付诸行动来完成自己的选择结果会;(5)它适合你整个生活模式,符合你的价值观。

这五条标准同样适合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制定。

二、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实施策略《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

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目标也只有画饼充饥的作用。

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套具体的方案。

在行动时,人的自信表现为“十足的底气”,而底气的根源就是这“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不过应该说清楚,选定一个目标,是需要合理的冒险的,合理的冒险就是结合知识、意志、勇气和想像力的冒险。

这种冒险是有“机会成本”的,它要放弃其他目标。

不愿冒险的人担心当环境变化时,自己无法应对,更担心万一不能达到目标,自己的理想会受到打击。

这就是很多人不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

针对此,应有“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的方法(由职业生涯培训师程社明博士提出),并据此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

即职业生涯目标的实施策略等于“目标分解——目标组合——可行方案”1.目标分解。

职业生涯的实现能够用一系列的阶段来表示。

为了顺利进入每一个新阶段,应根据新阶段特点制定分目标。

(1)目标分解就是根据观点、水平、知识差别,将职业生涯的远大目标分解为有时间规定的长、中、短期目标,直至将目标分解为某确定日期可采取的具体步骤。

从最远、最高的目标开始,一直分解到最近的目标。

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目标,其间时间跨度大、变数多,不可能不受到种种坎坷与非难。

其对策是必须分解成若干个容易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目标分解是将目标清晰化、具体化的过程,是将目标量化成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的有效手段。

依据这个想法,能够按时间、性质两种途径来分解目标。

按时间分解为最终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按性质分解为内职业生涯目标、外职业生涯目标。

请看图一:(2)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所以,一般的教师企望较高的职位和较好的待遇,是无可非议的。

但是如果自己内在素质没有达到相对应的职位、职称、待遇要求而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怨天尤人也是无济于事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摆正自己内、外职业生涯目标的位置。

职业生涯发展仅仅是换更好的工作,或是晋职、提薪吗?不,它仅仅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

美国心理学教授施恩认为,外职业生涯是经历一种职业(由教育开始、经工作期、直到退休)的通路,它包括招聘、培训、提拔、解雇、奖罚、退休等职业的各个阶段;内职业生涯注重的是所取得的成功和主观情感以及工作事务与家庭义务、个人消费等其他需要的平衡。

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这些因素通常是由别人给予的,这些因素的取得往往与自己的付出不符,职业初期尤甚。

很多教师外职业生涯成功,但内心极为痛苦,这是因为外职业生涯发展是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基础的。

一个人在某一单位的某一层级就决定了他的生活地位和生活方式。

由此造成人对单位的依附和服从,形成比较严重的依赖心理。

伴随社会进步,实行新的人格整合,教师就要抛弃“单位意识”;应从根本上理解用“公民意识”来替代“臣民意识”;要变追求“外职业生涯”变为追求“内职业生涯”给自己带来的幸福。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点,心理素质、水平、内心感受等因素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它们要靠主观努力才能实现,别人的协助仅仅一个外在助力而己。

而且,内职业生涯的各个构成因素一旦取得就会内化成为自己的,且还是别人拿不走、收不回的个人财富。

内职业生涯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所以,在职业生涯各阶段,教师要把内职业生涯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只有如此,才能把握自己命运。

(3)以上从内涵角度比较了“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

下面外延方面讨论“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①外职业生涯目标包括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经济目标,工作地点目标和工作环境目标5项。

对职务目标来说,理应具体明确,如光是要想做处长就不算具体,一定要“专业+职务”才能明确具体地描述出你所需要的职务目标。

对工作内容目标来说,它比外职业生涯目标中的其他目标实际得多,也重要得多,如某小校学某年轻教师自己在20年内要达到的目标是在教学上、科研成果上、社会影响上有什么什么水平等等,这就是其工作内容目标。

经济目标,收入是职业工作的必很多的回报,关键是要注意切合实际和自己的水平素质,然后大胆地规划一个具体的数目,不要含糊不清,更不要压根就不敢写。

如果你对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就要在规划中列出要求。

②内职业生涯目标包括:工作水平目标,工作成果目标,提升心理素质目标,观点目标4项。

工作水平是指各种水平的统称,教师的工作水平有通用水平、学科水平、课堂管理水平、心理辅导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6项,自己想要达到的工作水平目标的水准理应切合实际,具有挑战性,并与该阶段的职务职称目标所要求具备的条件相对应。

工作成果目标是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扎实的工作成果既是教师荣誉感、成就感的依据,也是以往晋升之途的阶梯。

提升心理素质目标既包括经受挫折、包容他人非议,也包括在暂时成功面前保持清醒冷静,它是半途而废与最终成功的试金石、分水岭。

观点目标是指对人对事的态度、价值观,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教师随时更新自己的观点、把教学相长落到实处。

实施设计目标的第一步是目标分解,第二是目标组合。

2.目标组合。

目标组合是处理不同目标相互关系的有效措施。

不能曲解“结构合理的系统”要求“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的本意,因为这本身就缺少整体观的。

如果只看到目标之间的排斥性、竞争性,就只能在不同目标之间做出排他性选择,并痛苦地作出“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如果能看到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互补(互助)性,就能够积极实行(次优选择即)不同目标的组合。

目标组合有时间组合、功能组合、全方位组合三种。

请看图二:(1)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时间组合能够分为并进和连续两种。

并进指同时着手实现两个平行的工作目标或者建立和实现与当前工作内容不相关的预备职业生涯目标。

如果精力和水平能应付得了,则能够考虑在教学、科研、行政这些组合中,两种(甚至三种)不同方向的工作内容目标和工作成果目标,以及相对应的工作水平目标等。

它们并行存有,互不矛盾;并进有利于开启潜能,在同样的时间内迎接更大的挑战,能够编织生命的辉煌。

连续是指用时间做纽带,将各个目标前后链接起来。

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再紧接着实行下一个。

如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大周期所包括的适合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超越期五个阶段(小周期)。

这五个小周期共同组成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大周期,这个大周期的设计就是总的目标;而这各个小周期本身的设计目标又是具体的设计目标。

只有完成前一个具体设计目标,才能紧接着下一个具体的目标的可能。

一个接一个地就能够构成了具体设计目标链;再用时间纽带链接具体设计目标链就构成了总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大周期的设计目标体系。

总来说之,只要将各个阶段目标链接起来,加上一个时间表,再加上一个衡量目标达成结果的评估方式就形成了设计目标体系,并完成了目标组合。

(2)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功能组合上,存有因果关系和互补关系。

有些目标之间存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如上文说到的工作水平目标、职务目标是因,而收入目标是果。

它们表现为如下逻辑关系:“工作水平提升→工作成果目标显著→职务提升→达到经济目标”。

通常情况下,内职业生涯目标是因,外职业生涯目标是果。

教师职业生涯目标从因到果的良性循环应是:“观点目标→掌握新知识目标→提升工作水平目标→职务晋升目标→经济收入提升目标”。

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一名教师成为讲课能手,同时又获得在职教育硕士学位,这两个目标之间存有着直接的互补关系。

因为教学为在职教育硕士学位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实践基础,而在职教育硕士学位的理论学习又丰富了教学实践的理论性。

(3)全方位组合是指职业生涯、个人和家庭三者和谐发展。

生涯规划的要义是“编织生命的辉煌”;不是只强调事业辉煌,而不顾身体,或家庭幸福。

事业仅仅美满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完美的教师职业生涯要全方位地组合,不应把生活的内容排斥在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