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课前预习学案

氨课前预习学案

第一课时氨气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喷泉实验产生的原理2.掌握氨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3.了解氨气的用途教学重点氨气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一、氨1.氮的固定(1)定义:(2)氮固定的方法①自然固氮:②人工固氮:(1)氨为什么会形成喷泉?(2)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3)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什么?(1)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氨水的性质A.弱碱性。

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能使红色石蕊试纸___ __。

B.不稳定性。

受热分解:________ ______________C.氨水的成分(三分三离)分子有:离子有:(2)氨跟酸的反应(3)NH3具有还原性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的可进一步被氧化为。

【知识拓展】硝酸工业4、氨的用途硝酸铵盐纯碱用稀氨水治疗蚊虫叮咬消除二氧化氮的污染吸收硫酸生产中的二氧化硫致冷剂有机合成工业原料练习第二课时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目标1.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及注意事项2.掌握氨气的检验方法3.掌握铵盐的性质自主探究1.实验室制法方法一1、反应原理。

2、装置:“+”加热装置;发生装置与制相似。

3、收集:法;收集的试管口塞上棉团,作用是。

4、验满方法:5、检验:6、尾气处理:7、氨气的干燥:【讨论】氨气能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能不能用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替代氯化铵?氢氧化钙能不能用强碱替代?氨气干燥能不能用浓硫酸和氯化钙?若不能说明理由?注意事项:①氯化铵不可用碳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替代原因:②氢氧化钙不可用强碱替代原因:③干燥氨气不可用浓硫酸和氯化钙原因:④氨气不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原因:方法二:加热浓氨水制氨气方法三:浓氨水与固体CaO方法四:工业制法二、铵盐形成:1.物理性质:铵盐都_____于水的色晶体。

2.化学性质(1)受热易分解【思考交流】能用氯化铵分解制取氨气吗?说明理由(2)与碱反应三、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游离态:通过转化为化合态,再通过转化为。

植物蛋白被动物食用后转变为,一部分以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第三课时硫酸的性质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及用途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自主探究1.旧知识回顾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新知识探究: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A.色态:B.沸点:C.密度:D.溶解性:稀释浓硫酸的步骤: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NaOH: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CuO:__ ;【思考】实验室为什么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原因:失去的水原来存在特点:1) 吸水性:用途:可干燥与它不反应的气体2)脱水性看课本101页图4-31,写出蔗糖遇浓硫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失去的水原来存在特点:吸水性和脱水性的比较练习: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___________,是脱水性还是吸收性?2、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怎么办?3)浓硫酸强氧化性(1)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探讨 1】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分步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探讨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各是什么?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探讨3】考虑本实验的产物为有毒气体,请你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溶液显酸性,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画出简图。

若想同时证明SO2(2)浓硫酸与非金属(如C)的反应【思考】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现象,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吗?(2)与铁、铝反应:常温下:加热条件下:【浓硫酸、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的比较】3.浓硫酸的用途本节课小结:第四课时硝酸的性质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硝酸的性质及用途教学重点浓硝酸、稀硝酸的化学性质自主探究一、硝酸的物理性质二、硝酸的化学性质1.硝酸的酸性硝酸是一元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酸的通性:NaOH: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CuO:__ ;2.硝酸的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①与Cu反应浓硝酸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稀硝酸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现象钝化原因分析:浓硝酸(或浓硫酸)将铁、铝表面。

(2)与非金属反应稀硝酸与木炭:浓硝酸与木炭加热时的化学方程式:(3)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__ ___,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

(4)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如稀HNO3可使石蕊试变红,而浓HNO3可使石蕊试液(5)硝酸与铁反应与稀硝酸反应:铁少量:铁过量:与浓硝酸反应:铁少量:铁过量:(6)不稳定性: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3、硝酸的用途: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等典型例题剖析【例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黑色物质,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解析:A.解释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把化合物中H和O以2∶1比例脱出,所以向蔗糖中加浓硫酸会发黑,此过程又叫蔗糖的碳化.B.解释正确.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是因为硝酸见光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

工业制浓盐酸发黄的原因,是因为其中含有Fe3+。

C.解释错误.正确解释为铝、铁与浓硝酸、浓硫酸常温下会发生钝化,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解释正确.既不能溶于稀硫酸,也不可溶于水的物质,中学阶段有CuS、PbS、Ag2S、HgS、BaSO4、AgCl等。

练习:过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为:3Fe+8HNO3(稀)====3Fe(NO3)2+2NO↑+4H2O,(1)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3)标准状况下,当生成2.24 L NO气体时,有_____g Fe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有_____mol 氧化剂被还原。

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 D.氢氧化钠2.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NO2、N2O4混合气体共0.05mol。

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 30B、 46C、 50D、 663、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A.3:1:2 B.3:2:2 C.1:1:2 D.1:3:24.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5.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 D.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6.将充有n mLNO和m 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O2。

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A.(m-n)/3 mL B.(n-m)/3 mL C.(4 m-1)/13 mL D.3/(m-n) mL7.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铁片置于浓硝酸中:Fe+6HNO3=Fe(NO3)3+3NO2↑+3H2OB.向氯化铵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NH4++OH-=NH3↑+H2OC.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Ba2++SO42-=BaSO4↓D.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Cu+4H++2NO3-=Cu2++2NO2↑+2H2O8.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A.颜色变浅 B.逐渐加深 C.没有改变 D.变棕黄色9.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10.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Na+、Ba2+、Cl-、SO42- B. Na+、Ba2+、AlO2-、NO3- C.NH4+、K+、Cl-、NO3- D. Na+、K+、NO3-、SiO32-11.有Na2SO3、BaCl2、Na2SO4、NaHCO3等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A.Na2CO3溶液B.硝酸 C.硫酸D.AgNO3溶液12.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13. 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14.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纸蝴蝶上的喷洒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A B C D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坏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15、已知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则49%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9.2mol/L B.大于9.2mol/L C.小于9.2mol/L D.不能确定16、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17、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气体(标况)。

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可能是A、504mLB、168mLC、336mLD、224mL18.mg纯铜粉与足量浓硫酸反应,得到VL二氧化硫气体(标准状况),则被还原的硫酸为A.m/64mol B.m/32mol C.98V/22.4g D.64m/22.4g19.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