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化工有限公司
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1 目的及适用范围
为及时、有效的处理职业急性中毒事故,规范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人员的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发生职业急性中毒或中毒死亡事故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处理。
2 引用标准和术语
急性中毒事故:指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因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或毒物导致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
轻度急性中毒:作业人员在接毒作业过程中出现头晕、头痛、神志恍惚、步态不稳、面色苍白、视觉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意识仍然清醒。
重度急性中毒:作业人员在接毒作业过程中除有轻度急性中毒表现外,还出现震颤、谵妄、抽搐、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等症状。
3 基本情况
3.1 公司职业中毒区域分布基本概况
3.1.1 公司职业中毒区域分布情况:
车间一、车间二、危险化学品仓库、污水站、机修间、分析室等。
3.1.2 重点预防部位:剧毒品仓库、XX缩合岗位、XX合成岗位、XX醚化岗位、XX酯化岗位。
3.2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3.2.1 危险源辩识:
3.2.1.1 主要职业病危害清单
序号有毒物名称作业场所/工序潜在险情1 XXXX 车间二/合成,仓库、分析室职业中毒
2 XXXX 车间一/缩合,车间二/合成,车间二/丙醛合
成,仓库,分析室
职业中毒
3.2.1.2 职业中毒主要危险源
a) 作业场所无职业病预防设施或防护设施运转不正常;
b)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c) 作业人员无职业卫生基本常识及无防护意识;
d) 作业人员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或使用的防护用品不符合防治职业病 的要求;
e) 作业人员长时间超量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毒物; f) 作业人员患有职业禁忌或体质异常; g) 危险化学品泄漏。
3 硫酸 车间二/双酯和成,车间二/XXX 酸化,污水
站/废水酸化
职业中毒 4 XXX 车间一/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5 XXX 车间一/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6 XX 络合物 车间一/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7 甲醇 车间一/XXX 水解,仓库、分析室 职业中毒 8
甲苯
车间一/XXXX ,车间二/XXX 合成,车间二/XXXX ,车间二/甲苯回收,仓库、分析室 职业中毒
9 XXXX 车间二/XX 精馏,车间二/苯XX 反应,仓库,
分析室
职业中毒 10 异XX 车间二/XXX 脱醇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1 氢氧化钠 车间二/XXX 反应 职业中毒 12 XXX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3 XX 醇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4 XX 酸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5 碘 车间一/己二醇配料,仓库 职业中毒 16 XXX 车间二/XXX 合成,仓库 职业中毒 17 XXX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8 XXX 车间二/XXX 反应,仓库
职业中毒 19
锰
机修间/电焊
职业中毒
3.3 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3.3.1 救援物资配置:防毒面具、通讯工具、喷淋系统、担架、医药箱、维修防护设备工具等。
3.3.2 职业中毒区域设置报警装置、应急撤离通道、职业危害警示标识。
3.4 职业中毒应急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
3.4.1应急组织机构
总指挥:XX 副总指挥:XX
成员:XX XX XX XX XX XX
总指挥XXX不在的情况下由副总指挥XX负责进行现场指挥
3.4.2职业中毒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序号姓名部门联系电话
1 XXX 总指挥8101
2 XXX 副总指挥8102
3 (组长)
安全防护组8103
4 (组长)
救护组8104
5 (组长)
警戒引导组
6 (组长)
通讯联络组
3.5 报警、通讯联络
3.5.1 报警程序:员工在发现急性中毒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环保部,并根据伤亡情况立即拨打“119”或“120”急救电话。
3.5.2 报警方式及内容:报告时应讲清楚发生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疑似中毒人数、主要症状、可以毒源和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救护车人员。
3.6 应急措施及现场救护 3.6.1 设立警戒区域。
3.6.2 采取措施加强事故现场通风。
3.6.3 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配戴好防毒用具,做好个人防护,两人一组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
3.6.4 因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急性中毒的事故现场应急措施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
3.6.5 急性中毒人员的基本救治方法:
3.6.5.1 现场人员首先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抢救人员将伤员抬离中毒作业场所,到通风阴凉处救治;脱去受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眼等受污染部位,并使其尽快就医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环境安静,注意保暖;
7
(组长)
抢修组
8
(组长)
后勤组
3.6.5.2 若伤员突然出现意识障碍(不省人事)则立即按压人中穴(鼻唇沟部位)。
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突然意识丧失或短阵抽搐后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扩,皮肤粘膜苍白,心搏和脉搏消失),则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抢救。
3.6.5.3组织隔离区人员尽快脱离现场,淋浴更衣(不准热水浴)、减少活动。
同时进行门诊观察、针对性的检查和预防治疗。
3.7 应急响应工作程序
3.7.1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或紧急状态时,公司员工应按要求立即上报,应急指挥人员和安全环保部根据急性中毒事故内容确定启动本预案和救援方案,立即联络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
3.7.2 预案启动后,由应急救援指挥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各应急小组进行救护、疏散、通讯等工作。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布置救援任务时,必须考虑事故现场实施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3.7.2.1 安全防护组接到任务后,应迅速了解事故现场,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帮助救护组转移中毒人员。
3.7.2.2抢修组负责应急设施设备的正常启用和维修,配合安全防护组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3.7.2.3 警戒引导组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情况组织周围员工的引导疏散工作,对危险区域疏散人员进行清点,并在各出入口用警戒线设立警戒区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7.2.4通讯联络组根据泄漏物质的情况决定通信联络方式,尽一切可能保障各救援小组的通信联络畅通,并及时联络医疗急救中心到场救治。
3.7.2.5 救护组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伤亡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尽一切可能帮助中毒人员脱离事故现场。
3.7.2.6后勤组根据事故现场救援情况,及时补充应急救援物资。
当人员不足时,应立即调用其他事业部或部门的应急救援队伍。
3.7.3 如果事故态势进一步扩大至无法控制时,事故行动组应及时报告事故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由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发出人员疏散、危险警报发布以及联系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实施救援指令,并实施戒严。
3.7.4 公司应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队、医疗急救中心等外部应急救援组织的救
援行动,协助救援行动的人员由事故行动组、救护组成员组成。
3.8 事故现场保护与恢复
3.8.1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派人警戒保护事故现场,保留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并配合专业技术人员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进行取样检测。
3.8.2 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到事故现场确认安全后,解除事故危险警报,并告知相关单位、人员及周边社区。
3.8.3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制订事故恢复方案,并由事故责任单位落实具体的事故现场恢复工作。
3.9 纠正与预防
3.9.1 事故和紧急状态发生后,由管理者代表成立事故调查组协助进行事故原因调查。
责任单位根据事故原因分析采取纠正措施。
安全环保部根据调查结果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3.9.2 对于重大事故的发生后,安全环保部应及时会同其他部门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物资配置进行评审,并形成报告提交公司负责人,以确保公司应急救援体系有效可行并持续改进。
3.9.3 各部门应根据岗位存放、使用危险化学品情况,制定相关的支持性应急预案。
积极配合参加公司组织的应急预案的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及时评审修订应急预案,合理配置应急器材。
附件1:
外部紧急救援部门联系电话
部门联系电话
XXX环保局
XXX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XXX市卫生监督所
XXX医院
XXX派出所
XXX消防大队
XXX中队
XXX供电公司调度中心
区自来水公司
XXXX有限公司
XXXX有限公司
XXXX有限公司
XXXX有限公司
◎火警:119 ◎匪警: 110 ◎医疗急救:120
附件2:
公司应急救援物资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负责人存放地点备注
1防护眼镜4只
防毒面具2套
浸塑手套5副
帆布手套5副
医药箱
烫伤、烧伤药膏
2盒
风油精1瓶
创可贴、棉球
棒、纱布若干
消炎眼药水1瓶
碳酸氢钠1包
生理盐水1瓶
双氧水1瓶
2
护目镜4只防护口罩3只防毒面具2套防化服1套自给式呼吸
器
1套医药箱1套
3
护目镜4只防护口罩3只防毒面具2套防化服1套自给式呼吸
器
1套医药箱1套
4 医药箱3套1、2、3号危化品
仓库各1套
5 医药箱1套分析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