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二轮复习---气温及降水专题

地理二轮复习---气温及降水专题


36(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 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 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8分)注:纬 度低也是一个因素,高考答案没有给出 (2)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 (波动小)(6分) (3)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 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 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 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 假。)(8分)
D
16°S 90 60 30 70°S a 0
1
4 b
7
10
月份
图6
(2008全国卷2)36.(36分) (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2分),因为海拔高, 地处热带(低纬度地区)(4分);日变化(日较差)较大(2分),因 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 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4分)。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2分),集中于夏 季(1—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2分)。 (3)低温,冻害(2分):夜间(2分); 洪涝灾害,夏季(雨季、I一3月或l2月至次年3月)(2分); 旱灾,其他季节(4—12月或4一ll月,答春、秋季即可得分) (2 分)。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 方便利于旱季抗旱(4分);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 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3分)。 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3分),有效减少 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2分)。 1-4 C C C B
(2015· 新课标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 作为淡水资源。 右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第 4--5 题。
118° 120°
葫芦岛
122°
40°
秦皇岛 甲 乙 60 40 大连 20 0 丁 烟台 城市 年平均气温≤–4 ℃日数等值线
38°

118°
(3)试分析丁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
丁处为河谷(汉江)地形,海拔低,气温较同纬度的 两侧高,所以丁处等温线向西北(西)凸出。
例4:读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终年温和(2分)年较差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 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
举一反三 (2016· 浙江省金华十校模拟)读我国4月某地不同天气 状况下温室内、外气温的变化图,完成3~4题。
例6.下图为某地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温度的范围是 种现象的原因。 ,说明产生这

(1)小于28℃大于26℃;地势高(武夷山) 气温低,相临等温线温度差为2℃。
(2)依据上题结论结合所学知识推导: 冬季乙丙两地气温高低,并分析原因。
丙热乙冷;丙地离海近,受海洋影响,气 温偏高;武夷山地形对冬季风(西北风) 阻挡(削弱),故丙受冬季风影响小(乙 地相反)。 乙 甲 丙
降水微专题
(一)降水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条件
1. 降水过程: 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云滴→云滴增大→降水
2. 降水的形成条件: ①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②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3、空气中水汽含量与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
(2008全国卷2)36.(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D湖泊(图6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6b所示。 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 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6c),以及人工运河和 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 原因。(l2分)
4.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A.阴天 B.多云 C.晴天 D.无法确定
)
[解析] 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最小,温度 变化大小主要根据时段内最高和最低气温 的差值,比较三种天气温度变化幅度最小 的是阴天,A对。 [答案] A
方法规律
(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 ①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 海洋上大。原因是陆地热容量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 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②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原因是白 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 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③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原因是中 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 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 冬 季的气温分 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 的根本原因是 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2)请从高到低排列 O、P、Q三地气温顺序: O>Q>P (3)请分析O、P、Q三地 气温差异的原因:
O地 受西风影响,且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气温最高。 Q地 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但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较P高。 P地容易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最低。
降水量/mm 150 120
D
16°S 90 60 30 70°S a 0
1
4 b
7
10
月份
图6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4分)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 时间。(8分)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12分)
降水量/mm 150 120
例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甲地与乙地纬度仅差2度,但是气温差异却很大,试分 析甲地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原因:①甲地的纬度略高;②甲地(位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内蒙古高原) 海拔相对较高;③甲地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温度低(或甲地靠近冬季 风源地,乙地由于大兴安岭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⑥人类活动
通过改变下垫面,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排放温室气体和废 热等影响气温
二、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1)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2)高大的地形区成为温暖或寒冷气流的屏障。 (3)平原地区,气流畅通无阻,加剧冷热变化程度。 (4)阳坡气温高于阴坡;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 (5)盆地地区一般是夏季的炎热中心。 (6)高大的地形区成为局部的低温区。 (7)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8)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麓地区。 重点 :山脉走向对气温的影响 一是当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垂直时可以阻挡冷 空气的前行,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持续时间长,降温明显; 而山体南侧冷空气受削弱,影响减弱,如我国的天山、阴山、 秦岭、南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二是当山脉的走向与冷空气移动方向平行时可以形成冷 空气的前行通道,形成峡谷效应,进而加剧冷空气的移动, 降温明显。如太行山
120°
葫芦岛
122°
40°
秦皇岛 甲 乙 60 40 大连 20 0 丁 烟台 城市 年平均气温≤–4 ℃日数等值线
38°

4.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 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8°
120°
葫芦岛
122°
40°
秦皇岛 甲 乙 60 40 大连 20 0 丁 烟台 城市 年平均气温≤–4 ℃日数等值线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 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分布主要分布 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 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 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C。由我国自行设计、建 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 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 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 不完全冻结,会危机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 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 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 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的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 布区。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 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热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 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 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①纬度——影响气温的首要因素
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变化) 昼长(长短、变化) 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分布
海洋
天气状况,阴雨或晴朗 比热大,反射率低
冷空气降温;暖空气增温
气温变化缓慢,日较差、年较差小 气温变化快,日较差、年较差大
陆地 比热小,反射率高
④地形 ⑤洋流
地势高低、山脉走向、不同地形对气温都有影响
地理二轮复习—气温及变化
丹凤中学 雷龙华
问题:1、我国冬季最寒冷的地区是东北漠河,
最温暖的地区是海南,说明原因? 2、我国夏季最炎热的地区是新疆吐鲁番盆地, 最凉爽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说明原因? 3、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的原因是什么? 4、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地 区,分析原因?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分 析原因? 5、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分析原因? 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 地”的课外 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 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 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 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6分)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 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 亮的质疑提出论据。(8分)
3.温室内、外的气温( ) A.阴天时大致相同 B.温差与天气状况无关 C.晴天时相差不大 D.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