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及分类(1)
3、若按角分类,三角形又可以怎样分类?
A
A
A
B
C
C
BB
C
三角形的分类
1、按边分:
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
腰与底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正三角形)
不等边的三角形
2、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走近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直角边:夹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
求下列各图中∠1的度数。
1
120°
35°
45°
35°
1
1
45°
50°
把图中∠1、 ∠2、 ∠3按由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 ∠1>∠2>∠3 .
A
D E C
B
典例 分析
例题2:
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
∠B=∠BAD,∠ADC=80°,∠BAC=70°.
求:(1)∠B的度数; (2)∠C的度数.
(1)
(2)
(3)
(4)
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通过将三角形三个角进行剪拼.
方法一:
证一证
已知:△ABC
A
求证:∠A+∠B+∠C=180° 证明:延长BC到点F, 过点C作 CE∥AB
B
∵CE∥AB
∴ ∠A =∠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数学 八(上)
本节内容
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 及三角形分类
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1、先将纸片三角形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 落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图4)然后把 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 点相嵌合(图(2)、(3)),最后得图(4 )所示的结果.
70°
A
80°
B
D
C
议一议
思考:一个三角形有多少个外角?请全部 画出来,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A 47
∠1+∠2 +∠3 = 180°.
1
B8 2 5
36 C
9
∠4+∠5 +∠6= ?
请说明理由。
三角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和等于360°
A 4
1
∠4+∠5 +∠6=360°
B2 5
36 C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在△ABC中,∠A= ∠B=15°, ∠C=150°
典例 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题1:
在△ABC中,∠A的度数是∠B度数的3倍, ∠C比∠B大15°,求∠A,∠B,∠C的度数.
11
变:△ABC中,已知∠A= ∠B= ∠C,
3 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5
合作学习
1、三角形按边可以怎样分类?
2、根据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 几个直角或几个钝角?
∵ ∠1+ ∠2 + ∠BCA =180°
E
12 CF
∴ ∠A+ ∠B + ∠BCA = 180° (等量代换)
方法二:
证一证
已知:△ABC
求证:∠A+∠B+∠C=180° E
证明:过点A作 EF∥BC ∵EF∥BC ∴∠B=∠1 ∠C=∠2
A
F
1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
C
∵∠BAC + ∠1+ ∠2=180°
∴ ∠BAC +∠B+ ∠C= 180° (等量代换)
3、其它方法:
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A
即,如图,在△ABC中, ∠A +∠B+ ∠C= 180°
B
C
1、在△ABC中,∠A=30°, ∠B=80°, ∠C= 70°;
2、在△ABC中,∠C=90°, ∠B=60°, ∠A= 30°;
1、如图,在△ABC中,D点是∠ABC和∠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则∠D与∠A的数量关系如 何?
A
D
B
C
2、如图,DB是△ABC的高,AE是角平分线, ∠BAE=26°,求∠BFE的度数.
拓展延伸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P为线段AD 上的一个动点,PE⊥AD交直线BC于点E. (1)若∠B=35°,∠ACB=85°,求∠E的度数; (2)当P点在线段AD上运动时,猜想∠E与∠B、 ∠ACB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无需证明.
结束
∠ACD= ∠BAC+∠ B; ∠ACD+
∠ACB=180°
∠ACD > ∠A (<、>);
A
> ∠ACD
∠B (<、>)
整体大于部分
D
B
C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
A
D
B
C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 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 邻的内角。
斜边:直角的对边叫斜边。 A
2、表示方法:Rt△ 3、性 质:
直
斜边
角
边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C
直角边
B
在Rt△ABC中, ∠C=90°,则∠A+∠B =90° .
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
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A
如:∠ACD
B
CD
想一想:
思考:外角∠ACD与三角形的内角之间有怎 样的数量关系呢?请你试着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