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公开课PPT课件
4、法家——韩非之“鸣”
主张:
1、主张变法,严刑峻法
2、加强君主权威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5、兵家——孙子、孙膑之
“鸣”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
孙子 春秋晚期
孙膑 战国时期
学派 代表 生活 人物 时代
主要主张 或著作
影响
孔子 春秋晚期 儒家
孙子 兵家 孙膑
春秋晚期 战国时期
依法治国
联系当时的社会形势,哪家的思想会被统 治者采纳? 为什么法家思想在当时会受到重视?
1、各国变法图强,重视强化国君专制权力
2、阶级矛盾激化
3、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加强君主权威的思想适 应当时社会形势
“百家争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1、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解放人们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
政治因素: 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各诸侯国纷纷招贤 纳士,形成宽容的学术氛围。
文化因素: 文士阶层;“私学勃兴”
探究二:是谁“鸣”?
孔孟 老 庄 墨 韩孙 子子 子 子 子 非子
子
探究三:“鸣”什么?
1、儒家——孔子之“鸣”
“仁”就是“爱 人”,也就是关心 和爱护他人
孔 子
老师,什么是 “仁”? 樊 迟
体贴民情、爱惜民力,反对残暴统治和任意刑杀
主张:
爱人 1、“仁”
克己复礼
2、以“德”化民,以“礼”治国
孔子 春秋晚期
3、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至圣先师) 因材施教
儒家——孟子之“鸣”
主张:
1、民本思想:“仁政”、 “民贵”、“君轻”
2、道德准则:“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 战国时期
樊迟问
“克己复礼为
仁。”
孔 子
老师,什么是 “仁”?
颜 渊
颜渊问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 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 可忍也。”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 国苛家政。猛于虎
2、道家——老子之“鸣”
“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已掉了, 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主张:
老子 春秋末期
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 都有对立面,而对立双方能 够互相转化
“自然”、 “无为”
道家——庄子之“鸣”
主张:
重视人的天性,顺其自然
庄子 战国时期
3、墨家——墨子之“鸣”
墨子 战国时期
主张: 兼爱;非攻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战场上见高低!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这是一些脍炙人口的故事, 这是一些必须铭记的姓名,这是 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 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 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 ……
—摘自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探究一:为何“鸣”? 探究二:是谁“鸣”? 探究三:“鸣”什么?
探究一:为何“鸣”? 春秋战国
经济因素: 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繁荣发展,为 思想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孟子 战国时期
“仁”;以“德”化民, 以德治国
以“礼”治国
“仁政”,“民 贵”、“君轻”
以人为本
道家 老子 庄子
春秋末期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 可相互转化;“无为”、
“自然”
战国时期 顺其自然
和谐社会
墨家 墨子 战国时期 “兼爱”、“非攻”热爱和平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末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和君主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