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限界:指为保证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的与交通线路中心线垂直的极限横断面轮廓,是根据行车车辆、道路附属设备以及其他服务系统所需空间制定的。
2、隧道:一种修建在地下,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行的工程建筑物。
3、隧道建筑限界:为了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范围。
4、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包括隧道建筑限界、通风、照明及其他所需面积。
5、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及中间防水层组合而成的衬砌形式。
6、围岩压力:衬砌结构承受的压力,即围岩压力。
7、围岩:隧道周围一定范围内,对隧道稳定性能产生影响的岩土体。
8、坍落拱:隧道开挖后围岩力学形态经历“平衡-变形,破坏,坍塌,应力重分布-新的平衡”的过程,所得最终产物称为“坍落拱”。
9、松动压力:由于开挖而松动或坍塌的岩体以重力形式直接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10、形变压力:由于围岩变形受到与之密贴的支护如锚喷支护的抑制,而使围岩在与支护结构的共同变形过程中对支护结构施加接触压力。
11、岩石的流变性:岩石在力的作用下发生的与时间有关的变形性质,称为岩石的流变性。
12、洞门:隧道端部外露面,一般都修筑为保护洞口和排放流水的挡土墙式结构,称为“洞门”。
13、明洞:明挖后进行支护后覆土回填的洞口段。
14、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指在天然状态下存在于岩体内部的应力状态。
15、二次应力状态:隧道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遭到破坏,围岩应力在洞室周围一定范围内重新调整。
16、弹性抗力:隧道衬砌两侧及底部衬砌则压入围岩,引起围岩对衬砌的约束,产生出相应的被动抵抗力。
17、新奥法:以控制爆炸为开挖方法,以喷锚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变形,动态修正设计参数和变动施工方法的一种隧道工程理念。
18、马口开挖:指需要挖出土石方后进行衬砌的一种开挖方式。
19、新奥法的现场监控量测: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和量测元件,对地表沉降、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变形,应力、应变进行量测,据此来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的工作状态。
20、岩爆:在坚硬稳定的岩层中开挖隧道时,有时会遇到小块岩石突然脱离岩体向隧道内弹出,人们称为“岩爆”。
21、风流中性点:指风速为零的点,它不会出现在纵向式通风中,而只会出现在半横向式和全横向式通风中。
22、收敛:隧道开挖后两边围岩向中间变形。
23、光面爆破:通过正确确定周边眼的各爆破参数,使爆破后的围岩断面轮廓整齐,最大限度地减轻爆破对围岩的振动和破坏,尽可能维持围岩原有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爆破技术。
1、隧道按用途可以分为:交通、市政、水工、矿山四种类型。
2、交通隧道可以分为:铁路、公路、地下、水底、航运、人行六种。
3、市政隧道可以分为:给水,污水,管路、线路,人防四种类型。
4、水工隧道可以分为:引水、尾水、排沙、泄洪四种类型。
5、矿山隧道可以分为:运输巷道、给水、通风三种类型。
6、施工前三阶段勘查包括: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7、隧道洞口位置选择时应贯彻早进晚出原则。
8、隧道纵坡分为单坡和人字坡两种形式。
9、隧道的轮廓线包括:衬砌内轮廓线、外轮廓线、实际开挖线三种。
10、隧道的主体结构包括洞门和明洞。
11、两座隧道根据其之间净距的大小分为:分离式隧道、连拱隧道和土质隧道。
12、围岩压力按作用力发生的形态,一般可分为松动压力和形变压力。
13、根据破坏时的应力类型,岩石的破坏有受拉、受压和受剪三种基本类型。
14、岩石的流变性包括蠕变、松弛和弹性后效。
15、岩石坚硬程度定量指标用R表达,而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用Kv表达。
16、在对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进行修正时,应考虑地下水、主要软土结构面产状和初始应力状态三个因素。
17、明洞结构类型可分为拱式明洞、箱形明洞和棚式明洞三类。
18、隧道的通风设计应分别按稀释CO浓度和稀释烟雾浓度来计算需风量。
19、按行车道空间的空气流动方式,公路隧道的机械通风方式分为射流式、风道式和集中排给式。
20、长隧道的照明可以分为洞口接近段、入口段、过渡段、中间段以及出口段五个区段。
21、公路隧道防排水应根据的总原则是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22、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有少扰动、早支护、勤量测、紧封闭。
23、锚杆的类型按照作用原理可划分为全长粘结型锚杆、端头锚固型、摩擦型、预应力锚杆和自钻锚杆。
24、在岩溶地段,隧道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有引、堵、越、绕四种。
25、辅助施工措施的预加固措施有:预注浆加固地层、地表喷锚预加固。
26、监控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27、喷射混凝土的喷射方式有:干喷、潮喷、湿喷。
28、锚杆的加固作用有悬吊效应、组合梁效应、加固效应。
29、隧道施工进度表达通常采用“进度图”(即施工进度图)的形式表示,施工进度图一般采用横道图法和网络图法等表示形式。
30、隧道营运管理包括交通管理、管理设施与安全设施等方面。
31、隧道营运中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火灾和交通事故,以及由此产生的再生性灾害。
32、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1、隧道平面设计时,平面线形采用小半径曲线时将会出现哪些问题?①产生视距问题,为确保视距,要加宽断面;②增加隧道内噪声和振动;③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必须限制行车速度。
2、铁路隧道与公路隧道通风和照明的比较?公路隧道对运营通风要求较高,对照明要求较高。
3、隧道按用途进行划分的种类有哪些?①交通隧道;②市政隧道;③水工隧道;④矿山隧道7、隧道照明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环境条件、交通状况、土建结构设计、供电条件、建设与运营费用等因素。
8、这门课与什么课程有关?结构力学、岩体力学9、新规范对围岩如何进行分级?采用两步分级,首先,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然后,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值,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综合评判,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
10、隧道施工组织编制应考虑哪些因素?①施工组织;②施工工期安排;③主要施工方法;④施工场地及弃渣场地;⑤主要机械设备及劳动工日11、隧道工程勘测中调查的内容有哪些?(1)文献资料收集(2)地形、地质调查(3)气象调查(4)工程环境调查12、隧道工程调查中的气象调查包括那些内容?降雨,降雪,气温、地温,风向、风速,雾,雪崩、风吹雪,洪水13、隧道方案相比绕行方案和路堑方案有何优点?能使线路平缓顺直,病害少,维修简单,缩短线路,节省运输时间,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修建对自然植被的破坏。
14、隧道平面设计时,平面线形采用小半径曲线时将会出现哪些问题?一是产生视距问题,为确保视距,需要加宽断面,断面加宽后施工变得困难,而断面不统一,各断面相互过渡也增加了施工难度,这些都将相应增加工程费用;二是增加隧道内噪声和振动;三为了确保行车安全,必须限制行车速度。
15、简述隧道洞门的作用及其具体形式。
作用:保护岩土体的稳定性和使车辆不受崩塌、落石等威胁,确保行车安全。
可以拦截、汇集地表水,并沿排水渠道排离洞门进入道路两侧的排水沟,防止地表水沿洞门漫流。
具体形式:环框式洞门、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柱式洞门、台阶式洞门、削竹式洞门、遮光棚式洞门。
16、围岩分级的方法有那些?并简述现行公路隧道围岩的分级方法?普氏围岩分类法、太沙基围岩分类法。
现行方法:首先,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基本因素的定性特征和定量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综合进行初步分级;然后,在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基础上考虑修正因素的影响,修正岩体基本质量指标值,按修正后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结合岩体的定性特征综合评判,确定围岩的详细分级。
17、简述围岩的成拱作用。
坍落拱上方的一部分岩体承受着上覆地层的全部重力,如同一个承载环一样,并将荷载重力向侧传递下去。
18、隧道衬砌有何作用,其材料应满足的要求有哪些?种类有哪些?作用:承受围岩压力、地下水压力和支护结构自身重力,阻值围岩向隧道内变形和防止隧道围岩的风化,有时还要承受化学物质的侵蚀,地处高寒地区的隧道还要承受冻害的影响等。
因此,隧道衬砌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渗性、耐腐蚀性和抗风化及抗冻性等;此外,还要满足经济、就地取材、易于机械化施工等要求。
种类: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片石混凝土、块石或混凝土块、装配式材料。
19、隧道采用喷锚支护时,喷射混凝土和锚杆各起到什么作用?喷射混凝土支撑能及时支护隧道并控制岩体在开挖隧道后的初期变形。
锚杆支撑能锚固地层,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20、公路隧道排水的原则是什么?并且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原则:“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措施:设置截(排)水沟、清除积水、填筑积水坑洼地、封闭渗漏点,导坑、泄水洞、井点降水,注浆、喷涂、堵水墙。
21、为什么公路隧道要设置不同的照明亮度段?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设置合理的灯光照明,以便于行车安全,作用如下:①接近段:影响到照明设施造价和运营费用;②入口段;③过渡段:④中间段:方便紧急停车;⑤出口段22、什么是明洞?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几种类型?当隧道顶部覆盖层较薄难以用暗挖法修建时,或隧道洞口、路堑地段受塌方、落石、泥石流、雪灾等危害时,或道路之间、公路与铁路之间形成立体交叉,但又不适宜修建立交桥时,通常修建明洞。
分为拱式明洞、箱形明洞和棚洞三类。
23、简述新奥法的基本工作原则(1)充分保护围岩,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3)尽快使支护结构闭合。
(4)加强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24、简述隧全横向式通风的工作原则新鲜空气首先送入压入通风渠,并沿着通风渠流到隧道全长范围内。
压入通风渠设有系列的出风口,把新鲜空气在均匀的间隔上吹到隧道中去,隧道内的污浊空气则从吸出风渠的系列进风口吸出洞外,隧道内基本上不产生沿纵向流动的风,只有横方向的风流动。
24、简述新奥法中台阶法的优缺点台阶法的优点是开挖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性,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较为安全。
其缺点是上下部作业相互干扰。
25、简述隧道洞口位置选择的原则在决定隧道洞口位置时,为了施工及运营的安全,隧道宜长不宜短,即宁可早一点进洞,晚一点出洞,尽量避免大挖大刷边坡,破坏山体稳定,确保洞口边坡及仰坡的稳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