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藏戏》PPT课件_2

7《藏戏》PPT课件_2


听课文录音,解决生字新词
我会读
tuō jiānɡ
脱缰
wū nǚ
kū lonɡ
吞噬 发誓 咆哮 婀娜
zhāo lái wánɡ fēi bó
nénɡ ɡē shàn wǔ
tūn shì
fā shì
páo xiāo
ē nuó
hōnɡ tánɡ dà xiào
巫女 窟窿
招徕
王妃 钹
kāi shān bí zǔ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 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比如, 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浙江 的越剧,四川的川剧都非常出名。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 的就是藏族的传统剧种——藏戏。
藏 族 的 传 统 剧 种
藏戏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 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 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 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 表演艺术。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 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 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藏戏的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 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 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
4、演出藏戏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 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 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 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 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5、藏戏的固定形式是什么? 在几百年的发展中,藏戏形 成了自己固定的程式:开场陈 说藏戏历史以招徕观众,正戏 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结尾则 具有庆贺演出成功之意。
还是从西藏高僧唐东杰布的传奇故 事讲起吧。 这一句话在全文的谋篇布局中起到了 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总概括藏戏的三大特点, 用“还是”转折,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 藏戏的形成。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开山 鼻祖,没有唐东杰布就没有藏戏。
西藏高僧:唐东杰布
藏戏之神——唐东杰布(1385—1464) 著名建筑师,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民历来 把他看作是创造藏戏的戏神和修建桥梁的 铁木工匠的“祖师”,是藏族人民心目中 智慧、力量的化身。 西藏过去的民间藏戏 活动中,都把汤东杰布作为戏神来供奉祭 祀。藏戏演出场地中心都供有汤东杰布塑 像或唐卡画像,开场戏也主要是祭颂汤东 杰布的内容,看戏的观众捐赠东西时,也 首先要向汤东杰布神像献哈达。在西藏许 多寺庙里也都供奉着他的塑像或画像,向 他叩头祈祭的人络绎不绝。
藏戏是怎样产生的?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 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组成 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四 处奔波,用歌舞说唱的形式, 表演宗教故事、历史传说,劝 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 修桥。藏戏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就是当时的社会背景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什么桥梁,数不 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 许多视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浇水吞噬。
作者用精炼准确的语言,生动形象 的描写,再现了当时恶劣的自然环 境,间接赞扬了唐东杰布为造桥所 作的贡献。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位于西藏自治区, 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
默读(8—20自然段)
1、课文介绍了解藏戏哪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2、课文详细介绍的是哪方面的艺术特色? 3、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 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什么? 4、演出藏戏有哪些条件和要求? 5、藏戏的固定形式是什么? 6、藏戏在唱腔、动作上有哪些要求? 7、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 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几个词 概括出来。
1、面具: 多种多样、形象夸张、个性鲜明。 2、舞台:无固定舞台、与自然 融为一体。 3、演唱 有固定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不受时间限制。 风格:
藏戏是如何传承的?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最初的藏戏没有剧本,全靠师父 的言传身教,全靠在戏班排练和演 出过程中逐步提高,使具有600多 年历史的藏戏得以保留和发展,成 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相关资料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 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 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 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 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 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 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 别无其他乐器。藏戏种类繁多,但主流的是蓝面具藏戏。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 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 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服装从 头 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妆,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 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 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 戏四大流派。

随心所欲: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悠哉游哉:指生活悠闲自在。优:美好,舒服;哉:语气词,表感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并思考: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写了藏戏的哪些内容?分别是 哪几个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藏戏是怎 么形成的。
3.它有什么艺术特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按着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 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 第一段(1-3)概括介绍藏戏主要 特点。 第二段(4-7)写藏戏的形成。 第三段(8-20)介绍藏戏的特征。 第四段(21)介绍藏戏的传承方式。
6、藏戏在唱腔、动作上有哪些要求?
藏戏艺人的唱腔、动作丰 富多彩,不一而足。不同的人 物用不同的唱腔来演唱,不同 的情绪有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 达,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戏班 更是有各种风格的表演形式。
7、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 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几个词概括出来。
藏戏的艺术特色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还没有结束的呢?
思考:一、课文第一段(1-3)概括介绍 藏戏哪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二、课文三个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句式?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一、 (一)戴着面具 (二)、没有舞台
(三)、演出时间长


二、课文开篇方法新颖独特,作者连用三个反问 句,先声夺人,形成强烈的气势来吸引读者的注 意,强调了藏戏的主要特点:①“戴着面具演出” ②“演出时没有舞台”③“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 天”。 同时此处为下文藏戏的详细描写作铺垫。
请同学们速度课文(4——7自然段)思考:
一、课文是用哪句话进入下文藏戏的? 二、藏戏是由谁开创的? 三、藏戏是怎样产生的? 藏戏产生时的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1、课文介绍了解藏戏哪几方面的艺术特色?
课文介绍了藏戏的三大艺术特色:

① 面具;
② 舞台;
③ 演唱风格。
2、课文详细介绍的是哪方面的艺术特色?
面具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 的,白色代表纯洁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 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
绿色代表柔顺;
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 黄色代表吉祥;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 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哄 堂 大笑
zàn tàn bù yǐ suí xīn suǒ yù
qīnɡ miàn liáo yá yōu zāi yóu zāi
能 歌善 舞 开 山 鼻祖
pǔ shí dūn hòu bù yì ér zú
赞叹不已 青 面 獠牙 朴实敦厚 随心所欲 优哉游哉 不一而足
yǎ lǔ zànɡ bù jiānɡ yǎn yì
雅鲁 藏 布江
演绎
词语理解


婀娜:姿态柔软而美好。 剧种:戏剧艺术的种类。 鼻祖:指创始人。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吞噬:吞食,吞并。 压抑: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 敦厚:忠厚。 雄浑: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招徕:招揽。本课指藏戏开常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野马脱缰:指事物或局面不能控制。 两面三刀: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青面獠牙:形容面貌狰狞凶恶。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止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小练笔
学完课文、读了主题学习材料,
请你结合收集的资料以“藏戏” 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可以介绍藏戏的历史、传奇故 事、艺术特色等)。
藏戏(主题学习材料)



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 的草原上,感受到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 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 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 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了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 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 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 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 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 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 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 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 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 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 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 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 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