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日本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课程总结(新)
《日本商务礼仪与职业形象》课程总结(新)
3.注重商务礼仪背后的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影响商务礼仪,商务礼仪的背后则隐藏着日本文化。如果学生明白了其背后所隐含的日本文化,则更有助于其掌握商务礼仪。比如在讲述公司中的礼仪一课时,员工称呼自己的上司要用敬称,但是对公司外的人提起自己的上司时,却不用敬称。这种做法与我国很不相同,所以很多学生都表示不能理解。其实这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日本文化造成的。在日本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内”“外”之别,在公司内部谈话时,跟我们一样对于上司要用尊称,但是当员工面对其他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公司之“外”的员工时,就会意识到这种“内”“外”之别,这时其代表的是整个公司,自己的上司也是自己一方的一分子,如果继续对自己的上司使用敬称的话,就是对公司之“外”的人不尊敬,这就是商务礼仪背后的日本文化。这样的讲述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又加深了他们对于商务礼仪的理解。
教材是停留在文字层面上的,虽说有很多场景,但如果教师不亲自演示,或者是不借助播放视频等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往往很难真正理解。所以在教授日本商务礼仪时,笔者就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可以借助于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播放功能加以说明,以便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比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日本商务礼仪,笔者准备了大量的教学相关视频,比如《和风本家计》、《日企商务礼仪》、《学校革命(大人之常识)》、《去学校吧》等,直观形象地通过真人演示来展示在各个商务场合的礼仪。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手段辅助日本商务礼仪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加深了他们对于商务礼仪的理解。
1.基础性到实践性的转变。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完成从基础性课程到实践性课程的转变。比如在教授日本人使用筷子的方法时,教师要求学生上课时每人都带一双筷子,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模仿,然后让学生自己来尝试表演,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2.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部分学生认为基础日语对于其日语水平的提高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但是日本商务礼仪好像对于日语水平提高没有多大用处。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基础日语固然对于提高日语水平作用很大,但是商务礼仪课不管是对于将来的求职还是对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两者只不过是侧重点不一样。日本人办事井井有条,对人彬彬有礼,这是事实,学习日本商务礼仪正是促使我们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当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掌握好商务礼仪也可以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所以为了提高其积极性,教师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就必须详细具体地向学生传达商务日语礼仪课的重要性,以及该课程对于其就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参加进来,也是提高其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本课程以实践为主,平时成绩、到课情况、课堂表现、作业等占40%,期末考核方法以口试考核和制作模拟实际商务谈判活动的形式进行,期末成绩占60%。
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及减少在与日本人的交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摩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辅助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并且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发掘商务礼仪背后隐藏的日本文化。高职的学生相对主动性较为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课程总结
任课教师
李晓燕
所在单位
外国语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
《日本商务礼仪与形象》
授课班级
商务日语2014级1班
学历
本科
职称
助教
计划学时
32
执行学时
32
授课时间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填表日期
2017年3月4日
使用教材
及参考书
教材:《标准商务日语礼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严红君等主编)
参考资料:《日本商务礼仪》(高田拓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4.其他教学方法。
除了上述的教学方法之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注重采取启发式教学法,在正式授课开始之前先问学生几个关于本课知识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完课本知识后,为了巩固所学商务礼仪,笔者还采用情境教学法,设定若干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下面的学生则对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商务礼仪作出评价。比如在讲授访问礼仪一课时,就设定了公司人员顾客家拜访的场景,并提示学生注意其中的商务礼仪及敬语表现等事项。
教材中内容的编排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第一章中关于行礼方式的解释,本节就在15度、30度、45度行礼的解说旁边配上了相应的图片,要点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并且在教材编写中有日籍专家的参与,教材质量得到保证。教材的最后部分配套了“小常识”和“思考题”。“小常识”是对学生学习完的知识的补充和扩展,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礼仪背后的一些日本文化背景。“思考题”则有助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自我检测和巩固提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在不同商务场景下的应对能力。本课程计划教学周数16周,每周4学时,总教学时数64学时。本课程要求学生备有两本作业本(课堂教学笔记和课后训练作业本),作业的提交情况和质量作为本课程考试的一部分(20%)。
2.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教学课件。
如果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把教材上的内容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学生,这样学生既无法加深理解,又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笔者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课件辅助教学,这样做既方便了教师授课,又拓展了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电梯的乘坐方法一课时,笔者就在PPT中插入了一个电梯的图画,然后在电梯里面用阿拉伯数字标出五个位置,标明其中上司与下属的位置。这样书本上的内容在画面上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签章)
学院意见:
院长签字:(签章)
备注:授课班级填****年级***专业*班。
3.口语能力有待提高。
本门课程虽然是提高自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素养的一门课程,但是它对于学习者的口语尤其是敬语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在接过别人递来的名片,因为不懂对方名字的读法想向其确认时,如果说「すみません、なんと読みますか」的话,虽然意思是正确的,但是对方听了应该不会很开心,因为尊敬程度不够。如果换成下面的这句话:「大変失礼ですが、なんとお読みするのでしょうか」,就没有问题,因为这句话把自己不认识其名字读法的歉意,以及对其整体上的敬意都完整地表达出来。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敬语在商务礼仪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商务礼仪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习者口语能力尤其是对于敬语知识的掌握。但是如果仅凭上课时的学习,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下工夫。比如在有些关于日本公司的电视剧中,对于商务日语的运用例子就非常多,我们可以推荐给学生,以供他们课后学习。除此之外在参加日语角时,以及与日籍教师交谈时,也可以有意识地用商务日语及敬语交流,对于商务日语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课程总结: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学生学习优缺点,教学效果分析等。)
课程总结:
本课程全书内容涵盖了公司、访问、招待来客、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对应、会议、饮食、送礼、乘坐汽车、商务文书、冠婚葬祭、就职等方面的礼仪,对于学生商务日语及商务礼仪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每一章又分为若干节,每节内容既丰富又细致。比如姿势及动作之礼仪又细分为礼仪之方法、站立行礼之方法、坐礼之方法、站立之方法、走路之方法、就座之方法等,其中的站立行礼之方法又细分为轻微行礼、一般行礼及敬礼。其详细程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