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渊源的位阶
国务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 常委
省会市、较大市、经济特区市的 人大及其常委
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区州县)人大
(民族乡无权制定)
低于宪法、法律,高于其他
1.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2.与部门规章具同等效力;3. 高于其他
1.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 规和省级地方性法规;2.与 省级政府规章效力等同;3. 发生冲突时,由省人大常委 裁决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可以在裁判文书中引 用合法有效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 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
据的下列规定不合法,在对具体行政行为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 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该规定的审查申请:
其他规范性文件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
效力最低
我国成文行政法渊源的位阶
效力等级
(从上向下 递减律渊源
宪法 法律
以及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以及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行政规章
备注
此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为全国人大常务会所批准者
此处“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为自治区人大常务会所批准
一、行政法的渊源与分类
行政法渊源,是指行政法的表现形式, 亦即行政法律规范的来源、出处。其作用主 要在于为司法、执法和守法主体“找法”提 供指引。
(1)表现形式多样; (2)覆盖面异常广泛; (3)下位阶行政法渊源灵活多变;
(4)成文行政法渊源制定主体级多量大。
(1) 成文行政法渊源
我国行政法的成文法渊(注意制定主体) ① 宪法 ② 法律 ③ 行政法规 ④ 地方性法规
(一)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规定;
(三)乡、镇人民政府的规定。
前款所列规定不含国务院部、委员会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规章的审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
理。
——《行政复议法》
法源
制定主体
效力位阶
宪法
全国人大
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低于宪法、高于其他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在民族自治地方优先适用, 优先于法律、行政法规(若 不违宪:民族区域自治法)
行政规章
1.国务院各组成部门(部委、中 1.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 国人民银行、审计署等具有行政 和地方政府规章之间效力等 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2.省级 同;2发生冲突时,由国务院 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3. 裁决 省会市、较大市、经特区市政府
者
国务院 规章之间冲突
全国人大常委
法律冲突 冲突找家长 部门规章与地方性
法规 国务院提出意见
国务院
行政法规冲突 授权法规与法律冲突
人大常委
适用地方性
适用部门规章
决定
提请人大常委裁决
组员:吴帆 (2014042153) 董辉 (2014072121) 倪玲美(2014042132) 张彩艳(2014031256)
⑤ 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⑥ 法律解释 ⑦ 行政规章 ⑧ 国际条约与协定
(2) 不成文行政法渊源 国外的不成文行政法渊源 ① 行政习惯法 ② 行政判例法 ③ 行政法原则
在我国起法渊作用的不成文行政规范
① 行政习惯 ② 司法判例 ③ 行政法原则
二、行政规定的准法渊地位
第六十二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最高 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