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

景观园林中水生植物的配置
摘要:水生植物不仅丰富了园林景观,创造了园林意境,而且还具有净化水体的生态作用,在园林中使用广泛。

文章就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原则、形式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水生植物;景观园林;生态
1 景观园林
景观园林是一门涵义非常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它已不单纯是艺术或自我表现了,已成为一种规划未来的科学。

现代景观园林具有以下特点:传统和现代的对话和交融;现代景园的开放性和公众性;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园;同城市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面向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作为地理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

园林景观是近年来流行于房地产业的时髦概念,想象力的代名词。

这是一种和现代居住设计相结合的园林景观,是一种值得期待,但在实际入住后,往往需要借助丰富想象力才能完全欣赏的“神往式”环境艺术美景。

现化园林景观就得需要在保持城市和住宅小区环境美为目的的同时,也要让人们从紧张的生活压力中心灵得到释放,在园林景观中得到美的享受,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魅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风景区、城市绿化、地产开发等各个领域对水景绿化关注程度的提高,人们对水生植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生植物在景观园林中也越来越重要了。

2 常见的几种水生植物
2.1 满江红
满江红科满江红属浮水植物。

植株呈三角形,全形态特征浮于水面,茎细曲折,叶小,无柄,互生,覆瓦状排列,常分为上下两片,上片有一洞穴,充满胶质,有鱼腥藻(蓝藻类固氮藻)共生其中;下片膜质如鳞片,沉水中。

大小孢子果成对生于侧枝的第一个叶的下片上。

习性及使用:全浮水生植物,多生长于静水池塘,水田中。

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及以南各省、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可培养于水盆中,也可在庭院中做小水体绿化。

因和固氮蓝藻共生,故可作良好的绿肥。

2.2 荷花
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挺水植物。

有肥厚的根状茎,横生于泥中,俗称“藕”,节间膨大,茎横切面有大小不一的孔道,节明显,节上生根和芽。

叶片圆形,直径可达70㎝,盾状着生于叶柄上,叶柄长,有刺,将叶伸出水面。

花单生,较大,伸出水面,直径10—25㎝,花瓣多数,舟形,有白、粉、红等色。

喜光不耐阴,喜温暖;喜静水水湿地,多生于池塘、体量较小的湖水中;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荷花为著名的观花、观叶植物,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品种 200 多种。

2.3 睡莲
多年生水生花卉,根状茎粗短。

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
色,漂浮于水,直径3—6㎝。

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萼片宿存,花瓣通常白色;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所以睡莲在晚上花朵会闭合,到早上又会张开;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

多生于池沼、湖泊中,可在公园的水池中栽植观赏。

2.4 王莲
睡莲科王莲属多年生或一年生大型浮叶草本。

有直立的根状短茎和发达的不定须根,白色;王莲是水生有花植物中叶片最大的植物,叶面光滑,绿色略带微红,有皱褶,背面紫红色。

每叶片可承重数十公斤,二三十公斤重的小孩坐在上面也不会沉没。

喜高温、高湿、阳光和土壤养分充足的环境。

王莲因巨型奇特似盘的浮水叶片,娇容多变的花色和浓厚的香味而闻名于世,成为水中花卉之王。

观叶期150天,观花期90天,若将王莲和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搭配布置,将形成一个完美、独特的水体景观。

2.5 慈姑
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挺水植物,高达1.2m,地下具根茎。

先端形成球茎,球茎表面附薄膜质鳞片。

花期7—9月。

适应性强,在陆地上各种水面的浅水区均能生长,但要求光照充足,气候温和、较背风的环境下生长,要求土壤肥沃,但土层不太深的粘土上生长。

风、雨易造成叶茎折断。

慈菇叶形奇特,适应能力较强,可做水边、岸边的绿化材料,也可做为盆栽观赏。

2.6 菖蒲
多年水生挺水植物。

全株芳香,根状茎横走,粗状。

叶基生,叶
片剑状线形,叶基部成鞘状,两侧隆起。

花药淡黄色。

花期6—9月。

喜温暖气候,多生于岸边浅水区。

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绿化。

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

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

可栽于浅水中,或作湿地植物,是水景园中主要的观叶植物。

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茎、叶可入药。

2.7 凤眼莲
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多年生浮水植物。

叶单生,直立,叶片卵形至肾圆形,顶端微凹,光滑;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

穗状花序,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如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

喜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

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

在园林中常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野趣幽然。

除此之外,还可栽植于浅水池或进行盆栽、缸养,观花观叶总相宜。

另外,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其繁殖成灾。

3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使用
3.1 水生植物的配置原则变化和统一
变化和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水生植物的配置也不例外,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的使用使景观变得丰富,但和此同时要注意事物的统一性,在选择植物时要使其形体、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方面要有一定的一致性,表现出事物的规律性。

对称和均衡对
称和均衡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状态,对称使画面显得稳定、庄重,而均衡是一种有变化的对称,是人们审美心理中的一种动态平衡。

在水生植物的使用中以均衡居多,因为水本身就是流动的、自由的、活泼的,完全对称的配置会使其显得呆板。

对比和调和的美感。

水生植物造景,按照调和的原理,应注重水生植物之间,水生植物和环境之间的和谐协调,给人产生柔和舒适韵律和节奏,节奏是指事物有规律的重复,而韵律是节奏形式的深化。

水生植物在造景时不能随意的布置,要能够表现韵律美,这样所创造的景观才会生动迷人。

3.2 水生植物的配置形式
3.2.1 宽阔水域此处应尽量突出水生植物群落景观,重点放在远处观看的效果。

植物配置应从宏观处着眼,以大为主,整体布局并连续布景,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宏大、壮观的视觉感受。

3.2.2 面积较小的水域此配置应以近观为宜,主要突出植物个体的视角,对单体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更高的要求,在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水面的镜面作用,尽量避免水中倒影和景观透视线被植物挡住。

所以配置水生植物时不能太挤,尽量不要重叠。

3.2.3 自然河流处这里的配置要能充分体现节奏和韵律,植物材料要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疏密合理,因为是在河流两岸呈带状,所以水生植物景观要求切忌把所有植物都放在同一水平线上。

3.2.4 人工溪流处人工溪流特点是水面的宽度、深浅一般都比自然河流小很多,可以一眼见底。

配置水生植物时要选择株高较低
的和之相协调,而且不要大量使用,种类不能过多,能点缀一下就可。

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

4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使用时需注意的问题
4.1 注意人工管理和维护
在水生植物群落营造前期,应加强人工维护,要去除一些和该群落不协调的水生植物品种,避免种间竞争,破坏群落的相对平衡。

后期管理一定要加强,及时移出水体中枯老的植物残体,以防止植物残体大量沉积、腐烂而导致水体被污染。

4.2 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充分考虑景观同时,也要考虑自然水体之间协调平衡,必须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平衡及物种的多样性为最终目标。

在水生植物的配置上,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遮光、竞争、共生等效应,要及时对水生植物进行修剪、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既保持良好景观效果同时也保障了水生观赏植物的生存环境。

4.3 注意水生植物的生态习性
尽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的乡土水生植物,水面上水生植物的覆盖度应小于水面积的30%。

在满足水生植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美丽,丰富、宜人景观效果。

充分发挥水生植物在绿化、美化、净化环境中的作用。

4.4 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协调统一
合理使用水生植物,注意季相变化,营造出自然美观的水景景观。

营造人工水景时,水生植物的选择应一方面要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同
时以要能净化水质,这样才能保证不顾此失彼,尽可能使水景用景观价值和生态意义协调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