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设计基础知识

电气设计基础知识


向其他专业提供条件
1. 提供建筑专业主要内容有:电气 设备机房、变配电室、电气竖井 建筑做法要求及预留洞等。
2. 提供结构专业主要内容有:电气 设备基础、吊装及运输通道的荷 载要求,电气桥架的走向及荷载, 预留楼板孔洞等。
3. 提供给排水、暖通专业主要内容 有:电气设备机房、变配电室、 电气竖井对环境温、湿度及用水 排水及消防的要求等。
.
5
2 方案设计阶段——目标、成果、设计步骤
.
6
2 方案设计阶段——图纸内容
设计包含的具体内容:
➢ 变配电系统: 1. 确定负荷等级 2. 负荷估算 3. 电源:根据负荷性质(民用、商业)和负荷量,
要求外供电源的回路数、容量、电压等级 4. 变、配电所:位置、数量、容量 ➢ 应急电源系统:确定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形式。 ➢ 照明、防雷、接地、消防、通讯设计的相关内容。
.
22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二步系统合理设备布局
混合式系统是放射式和树干式配电的结合形式从低压电源引入的 总配电装置(第一级配电点)开始,至末端照明支路配电盘为止, 配电级数一般不宜多于三级,每一级配电线路的长度不宜大于30m。 如从变电所的低压配电装置算起,则配电级数一般不多于四级, 总配电长度一般不宜超过200m,每路干线的负荷计算电流一般 不宜大于200A。
备注
分支系统图 办公层配电箱系统图
末端配电箱系统图 住宅地下系统图
非干线双电源前端隔离开关或断 路器取消;
取消上下级差,取消后电缆规格 可降低;
所有末端插座回路开关2P改为 1P+N;
所有三相平衡的动力回路线缆由 4+1改为3+2
.
28
四、施工图设计阶段
.
29
4 施工图设计阶段
.
9
2 方案设计阶段——弱电机房的布置
有线电视
天津广电要求:所提供房 间最小面积不得小于20㎡

位置尽量居中
网络、电话
根据小区实际建筑面积计 算,一般最小不小于25㎡

消防、安防控 制室
根据小区实际建筑面积计 算,一般最小最不小于20
㎡;
.
.
10
三、初步设计阶段
.
11
目录
I 成果要求
Ⅱ 专业间互提条件
混合式配电方式兼顾了放射式和树干式两种配电方式的 特点是,将两者进行组合的配电方式,如高层建筑中, 当每层照明负荷都较小时,可以从低压配电屏放射式 引出多条干线,将楼层照明配电箱分组接入干线, 局部为树干式。
.
23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三步
.
24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三步设备布置
.
14
3 初步设计阶段——图纸内容
.
15
3 初步设计阶段——图纸内容
.
16
3 初步设计阶段——图纸内容
.
17
3 初步设计阶段——图纸内容
.
18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
第一步
第二部
第三步
第四步
设计任务书
系统合理
满足设计任务 书的要求;
系统设置是 否符合规范 与专业局的 要求;
设备布置
设备用房、 竖井、户内 各设备布置 是否合理;
.
25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四步经济性
适宜的选择开关型号 适当的选择母线的载流量 根据所需载流量选择实际需要的截面积
.
26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四步经济性
三里项目 电缆与母线的优化
.
27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四步经济性
系统名称
调整内容
办公地下室系统图 小于63A的塑壳断路器改为微断;

和工程概算。
.
13
3 初步设计阶段——专业间互提条件
满足其他专业要求
1. 接收建筑专业主要内容有:建筑 平、立、剖面图及尺寸;室内外 高差(标高)、周边环境及建筑 做法等。
2. 接受结构专业主要内容有:基础 平面图;楼层结构平面图等。
3. 接受工艺、暖通、给排水专业主 要内容有:设备布置图,用电设 备表和设备控制要求等。 .
建筑电气知识介绍 设计部
1
设计工作的主要流程
2
方案设计阶段
目录
3
初步设计阶段4施工图设阶段5与前期部配合专业局进件与报批
6
后期与施工现场配合
.
2
一、电气设计工作的主要流程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后期服务
.
3
二、方案设计阶段
.
4
2 方案设计阶段——目录
目标、成果、设计步骤 方案设计图纸内容 变电站的选择与布置 弱电机房的选择与布置
经济性
在满足规范 的条件下, 是否最经济;
.
19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一步设计任务书
设 计 任 务 书 主 控 点
.
20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二步系统合理
放射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放射式 配电接线方式,其特点 是配电线路相互独立,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某一配电线路发生故 障或检修时不致影响其 他配电线路。但放射式 配电接线方式中,从低 压配电柜引出的干线较 多,使用的开关等材料 也较多。这种接线方式 一般适用于供电可靠性 要求高的场所或容量较 大的用电设备,如空调
.
7
2 方案设计阶段——变电站选择布置
Level 1 Level 2
Level 3
准确掌握国家规范 掌握当地电力部门要求 做最合理电气方案
.
8
3 方案设计阶段——变电站选择布置
1、确认用电性质是商业/民用 2、确认负荷等级 3、根据面积核算用电容量 4、选定变电站的类型(红/黑)
5、核算变电站数量进行合理布置
机组、消防水泵等。
.
21
3 初步设计阶段——把控重点第二步系统合理
树干式由 配电 装置引出 一条 线路同时 向若 干用电设 备配 电。
优点:有色金属耗量少、造价低。
缺点:干线故障时影响范围大,可靠性较低。
一般用于用电设备的布置比较均匀、容量 不大、又无特殊要求的场合。
• 低压配电系统的树干式配电接线方式,其特点与放射式配电方式相反,系 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耗用的有色金属材料较少,但干线一旦发生故障将 造成较大范围的影响,因而其供电可靠性较差。该接线方式一般适用于负 荷容量较小,分布均匀且供电可靠性无特殊要求的用电设备。如用于一般 照明的楼层分配电箱等。

初设图纸内容
IV 初设把控重点
.
12
3 初步设计阶段——成果要求

1. 满足政府主管部门报批;

2. 控制工程造价; 3. 通过这个设计阶段,基本解决各专业确定设计方案;

4. 设备用房的工艺布置;管井和干管布置;总图布置;以 及各专业间配合等问题,满足下一步编制施工图的需要。
5. 本阶段提交的设计文件包括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图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