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1PPT课件
2020年9月28日
11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 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 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 而功多。
2、《汉书·艺文志》: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合于尧之 克攘,《易》之嗛嗛,一谦而四益,此其 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 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2020年9月28日
3
一、道家及“道”
1、道家简说 “道家”之名
道家代表人物及著作
2020年9月28日
4
《汉书·艺文志》
《伊尹》五十一篇。汤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
为太公术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 十五篇。 《辛甲》二十九篇。纣臣,七十五谏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管子》八十六篇。名夷吾,相齐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有 《列传》。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 刘向《说老子》四篇。 《文字(子)》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 托者也。 《蜎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 《关尹子》九篇。名喜,为关吏,老子过关,喜去吏而从之。 《庄子》五十二篇。名周,宋人。 《列子》八篇。名圄寇,先庄子,庄子称之。 《老成子》十八篇。 《长卢子》九篇。楚人。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 不足以奉有余。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020年9月28日
9
4、道家之来源
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 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 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
导、疏导、道理、原则,等等。越来越抽 象化,成为一个哲理化的概念。
2020年9月28日
7
3、道家之“道”
万物的本源 事物的规则、规律 万物的主宰 思想的境界Leabharlann 2020年9月28日8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道家经典解读
2020年9月28日
1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道家经典解读
课程内容:
道家作为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派 别,曾经对而且一直对中国人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课程主要向同学们介绍《老子》、《庄子》等 道家经典,使同学们对道家思想有所了解,并可 以用以指导自己的人生和生命。
2020年9月28日
《臣君子》二篇。蜀人。
《郑长者》一篇。六国时。先韩子,韩子称之。
《楚子》三篇。
《道家言》二篇。近世,不知作者。
2020年右9月道28三日 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
6
2、关于“道”:
最初出现于金文的“道”是会意字,从行 (街道)、从又(手)、从首, “手在头 前于路上引导前行”之意。
后来引申为“道路”,进而还有方法、指
2020年9月28日
5
《王狄子》一篇。
《公子牟》四篇。魏之公子也。先庄子,庄子称之。
《田子》二十五篇。名骈,齐人,游稷下,号天口骈。
《老莱子》十六篇。楚人,与也子同时。
《黔娄子》四篇。齐隐士,守道不诎,威王下之。
《宫孙子》二篇。
《鹖冠子》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
《周训》十四篇。
2020年9月28日
12
3、《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
听群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 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 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 王廖贵先,兒良贵后。
4、《淮南子·泛论训》
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 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兼爱尚 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 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 之。
胡适不同意这种“诸子出于王官说”,而认为 当时各家的出现实际上是“立说以救时弊”: “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 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皆应时而兴,与王官无 涉。”(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2020年9月28日
10
二、道家之特色(与儒、墨、法等家的对比)
1、《史记·太史公自序》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 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 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 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 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 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 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 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 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黄帝四经》四篇。
《黄帝铭》六篇。
《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国也,与《老子》相似也。
《杂黄帝》五十八篇。六国时贤者所作。
《力牧》二十二篇。六国时所作,托之力牧。力牧,黄帝相。
《孙子》十六篇。六国时。《捷子》二篇。齐人,武帝时说。
《曹羽》二篇。楚人,武帝时说于齐王。
《郎中婴齐》十二篇。武帝时。
2
课程目标:
熟悉《老子》、《庄子》等道家基本经典的原文, 了解道家的基本观点;结合自己的生命和经历,体 会和领悟道家思想的内涵,从道家的思想中获得启 发和启示,从而提高自己的境界和层次;通过学习 道家思想,完善自己看待事物的方法(比如生死), 提高同学们的人文素养。
课程要求:
希望每个人都能有一部《老子》和《庄子》, 随时阅读和领会。
2020年9月28日
13
道家哲学为中国思想之浪漫派,孔教
则为中国思想之经典派。确实,道教是自 始至终罗曼斯的:第一,他主张重返自然, 因而逃遁这个世界;并反抗狡夺自然之性 而负重累累的孔教文化;其次,他主张田 野风的生活、文学、艺术,并崇拜原始的 淳朴。
道教是中国人民的游戏姿态,而孔教
为工作姿态。这使你明白每一个中国人当 他成功发达而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 失败的时候都是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 是服镇痛剂,用以抚慰创伤了的中国人之 灵魂者。(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