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

五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五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1学习目标1.策划一次和远方小学生的“手拉手”活动,商量、讨论活动的方案。

2.能有条理、较为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活动方案。

3.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4.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课前准备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发兴趣,组织讨论1.出示各地风土人情方面的图片,了解祖国各地的特色。

说说自己的向往: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2.如果自己有一个在远方的同龄朋友,你觉得会有什么好处?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朋友吗?3.组织学生讨论:用哪些方式才能与素不相识的远方小学生建立联系呢?可以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可以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可能通过媒体来认识;可能通过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二、合作讨论,汇集精华1.联系上以后,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同学合作讨论,策划活动方案。

2.教师到各组听到方案,参与讨论、合作。

3.全班交流活动方案:(1)首先写信,建立联系。

(2)比较熟悉后,发出邀请,一同参与活动。

(3)若对方生活困难,我们就对他给予生活上的资助。

(4)……三、选择方案,付之行动1.讨论刚才提出的方案,你觉得最可行,的是哪一个方案?并说明理由。

2.如果你们真的联系上了,成了一对好朋友,你们会怎么做?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

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

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

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

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

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

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四、典型评价(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①学生讨论。

②投影出示。

(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①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②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③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一、典型评价1.回顾交流:写好这封信要注意哪些?(1)学生讨论。

(2)投影出示:2.投影一篇中等程度的习作。

全体学生自由读这篇习作,对照评议标准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先评议这篇习作的成功之处,有什么不足,说说理由,并且加以修改。

3.投影一篇较优秀的习作。

(1)让小作者本人朗读全文。

(2)学生再次根据评议标准思考,评议。

(3)学生听完后各抒己见。

二、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1.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2.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学生各抒己见,过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3.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三、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五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2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准备:1.收集与水资源有关的资料。

2.校内师生浪费水资源的镜头捕捉图片。

3.写字板若干。

一、谈话导入,揭示话题1.展示图片:(幻灯片展示本校水资源浪费的新闻图片,图片下配有简短的文字说明。

)2.画外音,引出讨论。

导语:最近,我在校园内发现了这样一些现象,有些同学水龙头打开后不关上,任水白白流淌;有些人关不紧,任水滴漏;还有些同学洗手时,水龙头开得很大……发生了这样的事该怎么解决?3.生畅所欲言,导出话题。

学生各抒己见(倡议书、报告老师、劝说、写警示牌、开班会……)教师归纳,并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办法之一──劝告(板书)。

二、小组交流,探究方法导语: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以理服人。

那么,怎样才能以理服人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准备:各小组领写字板一块。

)1.小组就怎样以理服人展开讨论,小组负责人负责记录本组发言提纲。

2.小组上台交流。

(各小组汇集共同点写在黑板上,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

)共同点:用水资源的宝贵来劝说。

(生成、不可再生)用水的用途来劝说。

用积水成渊的故事劝说。

不同点:(留在写字板上)3.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做出相应的补充。

4.听录音:明确诚恳的态度在劝说中的作用。

(1)导语:同学们,我们的道理已经准备得很充分了,那么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同学劝说的开场白。

(播放录音1)甲1:乙1同学,快去把水龙头关掉,水在那里哗哗地流,太浪费了。

乙1:关你什么事?(一边哼歌一边走)(播放录音2)甲2:乙2同学,你刚才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乙2:噢,对不起,我忘了。

(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2)比一比,说说自己的想法。

甲1甲2态度:生硬──和气语气:直接──婉转角度:自己──他人结果:接受──拒绝生小结:甲1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乙1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甲2说话婉转、诚恳,至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师小结: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分是不够的,诚恳的态度、婉转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三、创设情境,尝试实践要求:同桌分别扮演劝说者和被劝说者,他生当群众。

尝试实践:生应用劝说提纲展开劝说工作,他生适时插话补充。

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依据提纲有理有节地劝说,提醒学生不要扯与话题无关的事。

四、组织评价,促进提高1.评一评:对话理由是否充分,态度是否诚恳,被说服者是否心悦诚服,还有哪些道理没有讲清楚?2.利用媒体适时补充出示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各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摘录、补充自己的提纲。

3.擂台赛。

(1)推荐两组4人上台,展示劝说本领。

(2)评一评。

评价标准:态度是否诚恳、调理是否清晰、理由是否充分、表达是否婉转,被全者是否心悦诚服。

五、创设情境,拓展劝说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有哪些?(爸爸的烟瘾很大,妈妈多次劝爸爸戒烟,可他就是不听;走到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剧院里,大家都在静静地看戏,可身旁的两个人就是说个没完没了;邻居的大哥哥一放学就玩电子游戏,顾不上吃饭,既影响学习,以伤身体……)2.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情况,分小组练习劝说。

3.小组推荐两位同学面对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劝说情况,组织评价。

六、作业生活中我们一定遇到不少这样那样的不该发生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和义务对当事人进行劝告。

请从小事做起,从周围的朋友们开始,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须劝告但经过自己或他人多次尝试都未成功的事情进行劝告。

注意:先收集相关的资料,再拟提纲,然后找一个人一起练习一下,准备充分后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成功。

五年级人教版下册作文教案3学习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完整清楚的叙述出这件感动或难忘的事。

教学难点:善于表达,说话有顺序,条理清楚,有重点。

课前准备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_引入,交流感受播放电视广告。

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

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

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古代历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

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

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

推选其中说得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音乐响起)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6.出示刘翔的图片。

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

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

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05”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

引导学生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

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一、独立撰写,巡视指导1.导语: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自己亲眼所见的最难忘、感人的事。

又看见你们和同桌快乐地分享各自听到、看到、亲身经历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真羡慕!有句啤酒广告词:“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吧!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的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