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的小伙伴们看这里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选择易错题(二)情公布如下。
主旨概括题文段解剖
华图教育范茹丹
2018年国考又如期而至,很多考生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如何最大限度的提高分数,无疑是考生们最关心的问题。
想要大幅度提高分数,当然不能仅仅把目光集中在自己能做对的题目上面,而需要仔细钻研错题真正消化,才能有效提高分数。
下面给大家细致梳理几道言语理解与表达主旨题中的易错题,希望能帮助各位考生吃透知识点,提高分数。
【例1】在美国,学术界、工业界、主管部门和多数消费者倾向于认为用豆浆代替牛奶是一种更健康的选择。
不过,绝大多数西方人很不喜欢豆味,所以美国的豆浆有一步去除或掩盖豆味的操作,而中国人就会觉得这样一点儿豆浆味也没有。
对奶味的偏好和对豆味的排斥,是豆浆在西方不够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此外,豆浆在保存过程中比牛奶容易发生聚集下沉,这也给豆浆成为牛奶那样的方便食品带来了难度。
保存难度高,加上市场需求量不是那么大,导致美国豆浆的价格远远高于牛奶。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对豆浆口味的不同喜好
B.剖析豆浆在美国市场上价格偏高的原因
C.探究豆浆在西方市场不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D.指出豆浆打入美国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手段
【答案】B
【解析】题型判断:从提问方式“主旨”二字可以断定此题为主旨题,需要通过阅读文段找到重点句,再对重点句进行同义替换。
文段结构:文段前三句介绍了西方人不喜欢豆味,所以豆浆在西方不受欢迎,这是文段的第一层意思;紧接着用并列关联词“此外”连接第四句,豆浆不容易保存是文段的第二层意思;最后一句对前两层意思进行了总结:市场需求量不大和保存难度高两个原因,共同导致了美国都将价格高的结果。
文段的三层意思比较清晰了,前两层都是原因解释,最后一句
为原因导致的结果,是整个文段的总句,也就是我们要找的重点句。
对重点句同意替换,就可以选出答案B了。
【例2】清末学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晚清书法衰微的现象归咎为传统书法范本面目失真,这是承袭了清代中叶学者对书法范本的认识,与书法史的真实状况并不十分吻合,与书法史发展的实际趋势也多有出入。
当代书法家启功先生则在《论书绝句》提出,这种令人生厌的“馆阁书”与朝廷在科举考试中标举卷面书写“黑大光圆”密不可分。
那么,在不能废除“馆阁书”书写要求的前提下,士人即便有条件取法摹刻精良的书法范本,也不能从根本上改掉“馆阁书”的书写习惯,这在康氏写成《广艺舟双楫》之后的时代中得到了验证。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批评康有为书法研究中存在的误区
B.探讨晚清书法艺术衰微不振的原因
C.强调科举考试对书法艺术的负面影响
D.分析书写模式与创作风气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题型判断:从提问方式“主旨”二字可以断定此题为主旨题,需要通过阅读文段找到重点句,再对重点句进行同义替换。
文段结构:文段第一句说康有为对晚晴书法衰微现象的解释是不对的,显然不是文章的重点。
第二句说启功先生认为真正原因在于科举考试。
最后一句是对其功观点的解释说明,也就是对第二句的解释。
三句话中,第一句引出第二句,第三句解释第二句,因此第二句为文段的重点,同义替换,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