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方式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有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各种方法。
3、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4、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5、“总体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具体说来,突出了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三个思想。
6、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7、新课程标准整合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探索的成果,借鉴了西方先进国家母语教育的经验,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育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代表了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
8、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9、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10、初中语文课程的内容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
11、语文课程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与内容、实施建议三部分内容。
12、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13、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方式的开放、教学空间的开放。
15、对于“口语交际”的课程目标应注意前瞻性、三维设计,整体提高、操作性特点。
16、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情境性、互动性。
二、填空题1、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
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_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4、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2、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3、在1—2年级学段中,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4、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 个,其中会写 800 个左右。
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 个,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
到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 个,其中会写 2500个左右。
25、新课标1~2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6、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8、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9、教育的最高宗旨是培养人。
30、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
31、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组织_者和引导者。
3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调整为第(二)学段阅读目标。
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
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33、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34、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5、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7、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38、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40、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41、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42、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43、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44、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45、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6、(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47、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8、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古代文学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收集了大约500年间的诗歌_______篇。
按音乐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___""___""___"三种。
[诗经;305;风、雅、颂;赋、比、兴。
]2.《诗经》的形式主要是____言诗。
广泛而深刻的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四言诗]3."楚辞"的主要作者是__________。
[屈原]4.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标志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______》,它开创了传记文学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