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使用说明书目录目录 (2)前言 (3)第一章系统简介 (4)简介 (4)第二章系统操作 (5)第一节系统登录 (5)第二节病人列表界面操作 (7)第三节影像处理界面操作 (19)第四节诊断报告界面操作 (37)第五节胶片打印界面操作 (41)第五节图像接收 (46)第六节图像接收 (47)第七节打印模板设计 (51)第八节预约登记操作 (53)第九节查询统计模块操作 (56)敬告 (60)前言随着计算机影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数字化存储和管理,医学影像图文资料的传输已经日益成为各级医院,影像设备升级的重要方面。
因为这项工作不仅明显降低成本,提高医务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增强辅助诊断,还能解决档案存储与管理问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医院影像分析与存储水平大大提高。
这也为整个医疗系统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图文影像信息互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满足医疗卫生领域广大影像工作者、医生和医院管理工作者的需求,我公司应用当代计算机技术、数码影像摄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开发的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软件,实现了医院胶片影像数字化、图像存储的数字化以及网络管理现代化,使医院以较小投资进入信息化诊断、存储以及医务管理的新时代。
简介PACS医学影像管理与传输系统软件可对医学仪器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存储、报告输出、管理、查询等,并支持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为医院对病人信息资料进行数字化、科学化、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大大的降低了成本,带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泛应用于医疗、教学等领域。
第一节系统登录1、双击桌面上的预约图标,稍等片刻屏幕出现如下界面:2、输入用户标识,系统会自动提示真是名称,如下:3、如果输入密码错误,将会提示如下:4、若输入密码是正确的,将进入软件的主界面(病历界面),如下:第二节病人列表界面操作1、病人列表界面如下:正常状态下,界面会显示当日检查的病历列表,并以倒序的形式排列,如果需要手动刷新病历列表,点击下部的,如果需要根据条件查询,你可以在查询按钮上面的条件区域,填充你需要的内容,然后点查询即可!查询条件解释如下;A、病人ID:病人的ID号码;B、病人姓名:病人的名字;C、年龄:病人的年龄;D、检查部位:病人的检查部位;E、设备类型:病人的检查设备类型,如:CT、DR、MR等;F、报告医师:给某个病人书写报告的医师;G、送诊科室:病人的送诊科室及开此次医嘱的科室;H、开始日期:病人检查的开始日期;I、结束日期:病人检查的结束日期;J、影像所见:病人检查报告的描述;K、检查结论:病人检查报告的结论部分。
下部按钮的功能解释如下;A、查询:查询符合上部填充条件的检查病人列表;B、清除:清除填充的查询条件;C、我的病人:查询报告医生是现在的用户的病人列表;D、胶片打印:查询已经打印过胶片的病历列表;E、胶片未打印:查询没有打印过胶片的病历列表;F、报告已打印:查询已经打印过报告的病历列表;G、报告未打印:查询没有打印过报告的病历列表;H、今天:查询今天的病历列表;I、昨天:查询昨天的病历列表;J、前天:查询前天的病历列表;K、一周内:查询一周内的病历列表;L、半月内:查询半月内的病历列表;M、一月内:查询一月内的病历列表;N、二月内:查询二月内的病历列表。
2、选择左边的列表中的一条记录,如下图:然后在右面的【诊断报告信息】区域,会显示病人的报告信息,显示的格式如下图示:切换【DICOM图像】,在右部将会显示dicom图像,可以通过拖动右部的滚动条或滚动鼠标中间的滚动轮看到更多的图像,如图示:切换【诊断报告图像】,在右部将会显示该病人的诊断报告图像,可以通过拖动右部的滚动条或滚动鼠标中间的滚动轮看到更多的图像,如图示:3、菜单功能解释1)、文件:A、打印设置:设置打印机等信息;B、退出:退出系统;2)、编辑:A、显示DICOM图像:显示选中病历的dicom图像;B、显示诊断报告图像:显示该病人的诊断报告图像;3)、查询:A、今天:查询今天的病历列表;B、昨天:查询昨天的病历列表;C、前天:查询前天的病历列表;D、一周内:查询一周内的病历列表;E、半月内:查询半月内的病历列表;F、一月内:查询一月内的病历列表;G、二月内:查询二月内的病历列表。
H、胶片打印:查询已经打印过胶片的病历列表;I、胶片未打印:查询没有打印过胶片的病历列表;J、报告已打印:查询已经打印过报告的病历列表;K、报告未打印:查询没有打印过报告的病历列表;4)、视图:A、工具栏:显示或隐藏工具栏信息;B、状态栏:显示或隐藏状态栏信息;5)、系统设置:A、框架模式设置:点击【系统设置】菜单下的【框架模式设置】,将会显示如下界面:A-1、系统框架设置:【1】、系统框架区域:有三个选项可供选择,弹出图像处理框架、弹出诊断报告框架、弹出胶片打印框架,若选中的话,将在选择某个病历双击后弹出该框架。
【2】、框架所在屏幕设置:设置屏幕个数;【3】、框架排列顺序:通过上移或下移,可以设置框架的显示顺序,缺省设置,则会把默认的顺序显示为:病人列表框架、图像处理框架、诊断报告框架、胶片打印框架。
【4】、按钮功能:应用:点击应用,则会把设置的信息应用到程序中;确定:点击确定,则会把设置的信息应用到程序中;退出:点击退出,则会退出系统设置对话框。
A-2、影像打开模式:【1】、双击病人列表:【2】、图像处理:【3】、诊断报告:【4】、其他设置:【1】、图像处理:设置图像处理界面的图像显示模式;【2】、胶片打印:设置胶片打印界面的图像显示模式;A-4、检查部位设置,可以根据设备和科室设置检查部位:可以自己根据需要设置每个基础控件的位置和显示名称。
B、发送短信:可以输入手机号码和内容,点击确定发送短信;点取消可以退出此界面。
注意:此功能是建立在有硬件模块的基础上的。
6)、帮助:点击关于,将显示如下信息;第三节影像处理界面操作点击软件下面的影像处理按钮【】,将会显示影像处理界面,如下:界面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菜单:1)、文件:A、打开单个DICOM文件,点击后后显示如下:然后选择所在文件夹的DICOM图像即可。
B、打开普通目录下DICOM文件,点击后后显示如下:然后选择DICOM图像所在的文件夹即可。
2)、显示:A、显示/隐藏定位线:选中后的定位图将显示定位线,不选中,定位图的定位线将消失,如下:【选中】【未选中】B、当前影像序列播放:当前序列的影像将根据选择的速度向前或向后播放,若选中了循环播放的话,影像将循环播放。
C、显示/消藏覆盖信息:选中后的图像将显示文字信息,不选中,图像的文字信息将消失,如下:【选中】【未选中】3)、影像处理:A、窗宽窗位灵敏度;B、窗宽窗位调整:将鼠标的右键功能切换为调整窗宽窗位;C、预设窗宽窗位:使用预设的窗宽窗位值,如下;D、输入窗宽窗位值:E、初始窗宽窗位:将窗宽窗位初始化;F、DSA数字剪影:对图像进行数字剪影处理;G、黑白反转:对选中的图像进行负像处理,效果如图;H、向左旋转90°,如下图:I、向右旋转90°,如下图:J、水平翻转,如下图:K、垂直翻转,如下图:4)、影像测量:A、直线:直线测量,如下图:B、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如下图:C、矩形:矩形测量,如下图:D、圆形:圆形测量,如下图:E、椭圆:椭圆测量,如下图:F、曲线:曲线测量,如下图:G、文字:文字标注:H、移动:将鼠标左键的状态切换为移动;I、删除:删除图像的标注和测量;5)、图像转换:A、图像输出:将图像转成普通格式保存,如BMP、JPG等B、输出到诊断报告:将选择的图像加载到诊断报告中去,使其在报告中体现;6)、设置-同步调节:将图像的调节状态设定为同步调节;2、快捷按钮:A、打开普通目录下DICOM文件,点击后后显示如下:B、打开单个DICOM文件,点击后后显示如下:C、图像输出:将图像转成普通格式保存,如BMP、JPG等D、同步/异步调节图像:将图像的调节状态设定为同步或异步调节状态;E、窗宽窗位调整:将鼠标的右键功能切换为调整窗宽窗位;F、图像移动:将图像的左键切换为移动状态;G、输出到诊断报告:将选择的图像加载到诊断报告中去,使其在报告中体现;H、影像无极缩放:将鼠标的右键功能切换为缩放;I、当前影像序列播放:当前序列的影像将根据选择的速度向前或向后播放,若选中了循环播放的话,影像将循环播放。
J、显示/消藏覆盖信息:选中后的图像将显示文字信息,不选中,图像的文字信息将消失,如下:【选中】【未选中】K、黑白反转:对选中的图像进行负像处理,效果如图;L、水平翻转,如下图:M、垂直翻转,如下图:N、向左旋转90°,如下图:O、向右旋转90°,如下图:P、DSA数字剪影:对图像进行数字剪影处理;Q、定位线:选中后的定位图将显示定位线,不选中,定位图的定位线将消失,如下:【选中】【未选中】R、移动:将鼠标左键的状态切换为移动;S、直线:直线测量,如下图:T、角度测量:角度测量,如下图:U、矩形:矩形测量,如下图:V、圆形:圆形测量,如下图:W、椭圆:椭圆测量,如下图:X、曲线:曲线测量,如下图:Y、文字:文字标注:Z、删除:删除图像的标注和测量;3、主界面:主界面分为左侧操作显示区域和右部的图像显示区域;A、左侧操作显示区域:病人列表第四节 诊断报告界面操作点击软件下面的【诊断报告】按钮【】,将会显示影像处理界面,如下:序列追加模式替换模式图像数量信息窗口布局胶片打印1、文件:A、打印:打印报告;B、打印预览:报告的打印预览;C、打印设置:报告的打印设置界面;D、数据接口:调出HIS接口数据,如下图:双击一个病历后,信息将填充报告界面的基本信息区域;E、元素设置:调出元素设置的界面:F、退出:退出系统。
2、诊断报告:A、新建诊断报告:给该病人新建一个诊断报告;B、修改诊断报告:修改该诊断报告;C、删除诊断报告:删除该诊断报告。
3、报告图像:A、导入图像:从外部导入一个图像进入下方的图像区域;B、另存图像:将下面选中的图像另存出去;C、删除图像:删除选中的图像;D、图像说明:给选中的图像写一个标注和说明。
4、模板管理:A、另存在报告模板:将现在报告的内容,存储为报告的模板;B、加载公用模板:加载公用的模板;C、加载私有模板:加载私有的个人模板;D、报告模板编辑器:选择此项将出现下面的对话框;第五节胶片打印界面操作点击软件下面的【胶片打印】按钮【】,将会显示影像处理界面,如下:1、胶片打印-标注设置:设置打印在胶片上的信息;2、显示:2.1、第一页:显示第一页的图像列表;2.2、上一页:显示上一页的图像列表;2.3、下一页:显示下一页的图像列表;2.4、最后一页:显示最后一页的图像列表;2.5、显示/消隐方位:显示和隐藏方位信息;2.6、显示/消隐标尺:显示和隐藏标尺信息;2.7、显示/消隐定位线:显示和隐藏定位图的定位线;2.8、显示/消隐覆盖信息:显示和隐藏图像上显示的信息;2.9、同步/异步调节:图像的同步或异步调节;2.10、还原为初始状态:将图像的窗宽窗位还原为初始状态3、影像处理:3.1黑白反转:对选中的图像进行负像处理,效果如图;3.2向左旋转90°,如下图:3.3向右旋转90°,如下图:3.4水平翻转,如下图:3.5垂直翻转,如下图:3.6快捷按钮:4、 胶片打印格式:窗宽窗位调节图像拖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胶片排列格式;5、胶片打印属性:可以选择相机、胶片类型、尺寸、打印方向和分数,打印时可以选择当前页也可以选择打印全部;6、胶片打印:预览:打印预览;删除:删除选择图片;清空:清除所有图像;开始:开始执行打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