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
2.财政支出: (1)含义: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2)分类(按具体用途)。 ①经济建设支出。 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④社会保障支出。 ⑤债务支出。 3.财政收支关系: (1)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 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2)财政盈余: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3)财政赤字: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3)财政收入的多少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 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如何把握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 政策的关系?
原 因 区 别 对 策 联系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滞缓, 一部 经济过热,经济的 经济平稳运行, 分经济资源未被利 正常运行受供给能 没有明显的通胀 用, 经济运行主要受 力制约,物价上涨 和通缩迹象 需求不足制约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财政支出,增 控制赤字,调整 和减少税收, 刺激总 加税收,抑制总需 结构,推进改革, 需求增长, 降低失业 求,降低通货膨胀 增收节支 率,拉动经济增长 率,给经济降温 采取哪种财政政策,都必须依据客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思考:材料主要体现了财政的什么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
提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国家财政投资保障房建设, 有利于保障和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 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 2015 年 《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 今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 15.43 万亿元,支出 17.15 万亿元;全国财政赤字 1.62 万亿元,比去年增 加 2 700 亿元。 思考: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赤字?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①必要性: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造成经济结构失调,某些 行业和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 ②重要性:国家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合理 配置资源。 ③方式:财政通过支持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三农”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①必要性: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 本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第一框
国家财政
1 新情境· 激趣导航 材料一 2015 年 1 月 30 日,财政部公布了 2014 年财政收支情 况。2014 年我国财政收入 14.035 0 万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 8.6%, 其中税收收入 11.915 8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7.8%。 材料二 1974 年,美国联邦预算局的青年经济学家拉弗在一次 午餐上向当时的一位白宫官员解释税率与生产和税收的关系时,在 餐桌上画出了拉弗曲线,如图:
问题探究 1.2015 年 3 月 13 日人民网消息,2014 年我国计划改造 470 万 户棚户区,实际完成 506 万套,中央财政拨付比上年增加 13%; 2015 年中国将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共安排 740 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 580 万套,增加 110 万套,把城市危房改 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为此,中央将加大财政投入。
4.财政收入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财政收入过 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 购买力的增长,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 财政收入太少,会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直接影响国家职 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 终也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对点金题 3
尔· 帕金在其所著的《经济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所谓“挤进效应” 是指政府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能够诱导民间消费和投资的增加, 从而带动产出总量或就业总量增加的效应。下列能够产生“挤进效 应”的举措有( 点 率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 ② 降低税率,提高征税起征 ④ 降低利率,降低居民储蓄 ① 国家增发国债,加大财政补贴 ③ 国家增发纸币,加快货币流通
②国家决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计划在 批准前称预算草案,计划执行的结果称决算。 (2)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这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 两个方面。财政通过国家预算来实现的,而不是决算。 3.财政的作用(重点)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①必要性: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方式: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 育公平,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保障和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
【解析】 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②错误;收入和支出 不是必须平衡,具体得看经济运行情况,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 D。 【答案】 D
深度剖析 如何全面正确认识财政?
1.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决算实现的,更 不能认为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共同实现的。 3.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但不能据此认为要增加财政 收入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就要提高税率。 因为税率不是可以随意提 高的,而且税率提高了,财政收入不一定会增加。同时,要知道增 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解析】 要求分析财政的作用,可把财政的三项作用与材料 中“文化消费补贴、政府采购、培育文化消费需求”等信息对接, 做到材料与知识点相结合。 【答案】 国家财政通过实施文化消费补贴等, 为促进社会公 平、 改善人民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国家财政通过继续扩大各 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等,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家财政通过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 大文化消费规模等, 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推动了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
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学习目标 1.理解财政收支关系。 2.明确财政收入的构成及财政支出的种类。 3.深刻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重点) 4.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重点、难点)
新知预习 一、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 (1)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2)环节: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3)地位: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2.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命题剖析 探究点一 对财政的认识 对点金题 1 下列关于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其本质是 一种分配关系 ②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 所以财政就 是国家的预算和决算 ③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履行国家职能, 其在社 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④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 二者必 须平衡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③
(7)从财政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看,根据世界和我国的经济形势, 采取合理的财政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走出 去”战略的实施,从而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以上作用均可归到教材阐释的财政的作用之中,只不过侧重 点各有不同。)
探究点三
经济运行与财政、货币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 挤进效应 ” 最早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迈克
深度剖析 1.如何区分财政的作用?
凡是看到社会保障类的材料, 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 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是看到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可 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凡是看到增加或 减少税收、扩大发行国债等一类的材料,可以认定为国家财政具有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2.如何全面分析财政的作用?(打开思路,将知识学活)
(1)从财政与宏观调控关系的角度看:国家可以利用财政政策 这一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即促进经 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实现资源 优化配置、改善人民生活等财政的作用。 (2)财政在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所以国家可以通过财政促 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3)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看,财政在促进公平的基础上,又有 利于效率的提高, 促进生产发展,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探究点二 财政的作用 对点金题 2 建设。 材料 财政助力文化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 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 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 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结合材料,分析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 “ 书香中国万里 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 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看:正确的财政政策有利 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看,有利于巩 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一根本标志;从财政与国家职能的关系看, 有利于我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5)从分配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生 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6)从财政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合理的财政政策,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 叶、源与流的关系。 ②分配政策。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 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
②方式: 通过财政收支数量和方向调控社会总需求, 引导与社 会总供给趋向平衡。 扩张性财政政策: 总需求不足→增支减税→刺激总需求→社会 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 紧缩性财政政策: 总供给不足→减支增税→抑制总需求→社会 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
特别提醒 1.财政收入是否越多越好吗?
(1)在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 增加财政收入可以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收入过多, 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 力的增加, 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财政收入太少, 将直接减少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 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 最终也将不利于企 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