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原理期末试题

2009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原理期末试题


致粉末填充能力降低,造成粉末压坯的密度分布不均匀而难以成形
(1.5分)。
5. 分析题:(10分)
1.
有两种铁基粉末与,其中硬脂酸锌添加量相同,在
600MPa下于Ø20的模具中采用相同压制方式分别成形。
请您判断:脱模后,两种粉末对应的压坯强度与压坯密
度有无差异?为什么?
注:1) :Fe-1Cu-0.8C;:Fe-1Cu-0.3C;2)两者的铁粉、铜
粉与石墨粉性质完全相同
答:有差异(3分),因为:
1)压坯密度:粉末的压坯密度低于粉末(1分),因粉末中石墨含
量为0.8%,高于粉末中的0.3%(1分),而石墨是一种低密度固体,且
其弹性模量高(1分),不能通过塑性变形实现压坯致密化,且弹性后
效也大(1分),故其对应的压坯密度较低;
2)压坯强度:粉末的压坯强度低于粉末(1分),因粉末中石墨含
3)忽略粉末与模壁之间的摩擦(1.5分)。
3. 为什么温压能较大幅度提高铁基粉末压坯的密度?(7
分)
答:1)在温压温度下铁粉颗粒加工硬化程度和速度降低,颗粒的塑性
变形能力改善(1分),铁基粉末的塑性变形阻力降低(1分)。
2)温压用润滑剂在温压时能有效降低粉末与模壁之间的摩擦力(1
分)和颗粒间摩擦力(1分),前者有利于提高作用在粉末体上的有效
量为0.8%,高于粉末中的0.3%,而石墨的弹性模量高(1分),分布在
金属颗粒间的石墨颗粒阻碍金属颗粒之间的结合,导致金属颗粒之间的
有效结合强度的降低(1分),故粉末得压坯强度较高。
2.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对于存在溶解—析出的液相烧结体系,化学位较高的部位是颗粒尖
角处与细颗粒,而大颗粒表面和颗粒凹陷处是化学位较低的部分。
2. 在粉末压制过程中,通过颗粒的滑动和转动实现粉末颗粒的位移。
3. 在瞬时液相烧结过程中,前期发生液相烧结,而后期发生固相烧
结。
4. 粉末压坯的强度受控于颗粒之间的结合强度、颗粒之间的接触面
相连接(1分),晶界迁移时受到孔隙的阻碍作用(1分)。
3) 分布在颗粒表面上的硅酸盐等夹杂物(1分),在随后*(1分)也
阻碍晶界迁移(1分)。
5. 表面迁移方式有哪些?基于双球几何模型,简述其物质的
具体迁移方式(图示说明也可)。(5分)
答:表面迁移包括:1)表面扩散(1分),原子迁移在颗粒表面进行
压力(1分),后者有利于颗粒重排(1分),便于提高粉末颗粒的堆积
密度(1分),故温压能大幅度提高铁基粉末压坯密度。
4. 简述经固相烧结的粉末烧结钢的晶粒较同成分的铸钢细
小的原因。(8分)
答:1)烧结温度远低于熔炼温度(特别是凝固温度),晶粒长大所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动力学条件之一的温度条件得以大幅度削弱(2分)
2) 孔隙与夹杂物阻碍了烧结过程中的晶界迁移(1分),孔隙与晶界
1. 理想液相烧结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它们在液相致密
化过程中有何作用?(8分)
答:1)液相与固相之间的润湿性良好(2分);这是液相烧结能进行的
前提。液相能沿固相颗粒表面铺展、充分包覆固相颗粒,由固/液界面
取代固/汽界面和液/液界面,前者有利于致密化而后者颗粒重排阻力(1
分)
2)固相在液相中能有限地溶解于液相中或存在一定的溶解度(2
1. 在烧结后期,表面扩散可导致闭孔隙球化与大孔隙长大。
(Y)
2. 在烧结后期,晶界扩散有利于孔隙球化,而表面扩散有利于孔隙消
除。 (N)
3. 固相烧结时孔隙始终与晶界连接。
(N)
4. 为了提高铁基粉末压坯的强度,通常要掺加成形剂。
(N)
5. YG10
粉末可采用粉末热挤压来成形相应的棒材。
(N)
6. 化学活化烧结的烧结机理与晶界扩散类似。
分)可以增加液相数量和改善润湿性,降低颗粒重排阻力,便于致密
化;固相颗粒表面光滑化和球化,降低颗粒重排阻力(1分)
3)足够的液相体积分数或数量(1分);减少固/液相接触机会,
降低颗粒重排阻力(1分)
2. 巴尔申压制方程的三个基本假设是什么?(5分)
答:1)将粉末体看成虎克体(2分);
2)忽略粉末颗粒加工硬化(1.5分);
积与残余应力大小。
5. 烧结动力学主要考察烧结过程中物质的迁移方式和过程的进行速
度。
6. 对金属粉末而言烧结开始的标志是烧结体强度增加、导电性提高和
表面积的减少,而不是烧结体发生收缩。
7. 在粉末压制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外摩擦力和内摩擦力,前者会导
致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在CIP中,则无外摩擦力。
3. 判断题:(10分)
2009年粉末冶金原理(二)期末试卷
一 术语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 露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气氛中的水汽开始凝结时的温度
2. CIP: 冷等静压
3. 弹性后效: 指粉末压坯从模腔中脱出后所出现的尺寸胀大的现象
4. 烧结: 粉末或粉末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借助与原
子迁移实现颗粒间连接的过程。
(Y)
7. 在单元系粉末烧结过程中作用在烧结颈表面的拉应力大小与烧结过
程无光。 (N)
8. 金属粉末颗粒间的烧结颈长大是颈部的过剩空位向颗粒内部扩散的
结果。 (Y)
9. 根据双球烧结模型,粉末颗粒之间的烧结颈向颈部表面长大是因为
颈部受到了拉应力的作用。
(Y)
10. 烧结气氛仅起保护作用。
(N)
4. 问答题:(40分)
(1.5分)
2)蒸发—凝聚(1分),颗粒表面的原子等通过蒸发向空间
迁移,通过蒸汽压差在烧结颈部的凹陷处凝聚(1.5分)。
6. 粉末为什么需要作制粒处理?为什么?(7分)
答:1)硬质粉末(2分):难以通过粉末颗粒变形提供足够的压坯强
度,导致粉末难以成形,而必须添加成形剂以提高压坯密度(1.5
分)。
2)微细粉末(2分):细小粉末颗粒间内摩擦高,粉末流动性差。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