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室的管理和制度一、导管室的区域划分导管室应按外科手术室的要求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无菌区包括机房、无菌物品放置间;清洁区包括控制室、洗手区,敷料器械准备间;污染区包括更衣室、办公室、候诊区、污物处理间等。
污染区应设在入口处,与无菌区、清洁区有门隔离,没有患者检查治疗时,此门可以关闭,工作人员及进修生、学生不得随意进入无菌区和清洁区,以利于导管室的无菌及管理。
二、导管室的房间设置1.造影间的配置一般在造影间只允许放置必需的器械、物品,以减少X射线散射,避免影响C形臂的旋转;物品应固定放置,便于抢救使用和清洁。
室内布置力求简洁,必需设备包括DSA、导管检查床、无影灯、心脏电生理检查仪,心电监护仪、高压注射器、除颤仪、器械台、抢救车、中心供氧和中心吸引装置等,还应具备手术录像转播系统,以供教学和参观使用。
2.控制室与造影室一墙之隔,中间装有铅玻璃,便于控制室的人员与手术者配合。
3.洗手间的要求应具备感应开关、有冷热水龙头的洗手机,且洗手池要有足够的深度,防止水花外溅。
洗手机应设在造影间旁边,手术者洗手后可直接进入无菌区域。
4.库房设在紧靠造影室的无菌区内。
根据介入耗材的特点,设计专用的介入器械柜。
各种导管、导丝应按有效期顺序摆放在柜内,由专人负责管理,出入库均有登记,做到账物相符。
5.污物处理间设置在污染区,有污水池,用于倾倒污染的血液、体液;有用于浸泡污染介入耗材的水池或盛器。
三、导管室的建筑要求造影间要求以手术使用方便,利于X射线的防护、医务人员的保健和符合无菌操作为原则,面积以大于50m为宜,走廊宽度不少于2.5m,便于平车运送患者及采往人员走动。
造影间最好采用无门槛能自动开启的感应门。
地面应坚硬、光滑。
无缝隙、可冲洗、不易腐蚀、不易被血液浸染。
墙面和天花板采用隔音、坚实、光滑、防火、防湿易于清洁的材料装饰。
墙壁上应有足够的电源插座。
为保证不因意外停电而影响手术,应有双电源或备用供电装置。
手术间不宜装有与外界相通的窗户。
操作间与控制间之间安装足够宽大的铅玻璃,便于观察和操作。
导管室的管理制度一.一股规章制度1.进入导管室人员,必须更换导管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
戴帽须遮住头发,戴口罩口鼻不外露:外出送患者应穿外出衣、换外出鞋;工作结束后应将用过的衣、裤、鞋,帽、口罩,手套等放到指定地点.2,手术医生凭胸卡向专管人员换取衣柜钥匙,离开时换回。
未更换隔离鞋者严禁进人导管室。
手术人员应在预定时间提前30min到导管室做好准备,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应预先与导管室联系。
3.严格控制进入导管室人员,每台手术最多允许5位医生人内,其他人员一律不许人内,患严重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可进入导管室。
4.正常工作日第一台手术,手术助手必须8:10(以8:00上班为例)进导管室做术前准备,原则上8:30开始介入手术,以加快手术周转,增加手术例数。
5.手术人员必须爱护器械和设备,不得乱扔或破坏手术器械。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导管室物品和设备的位置,控制室设备严禁操作。
6.手术人员应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举止要端正,不应坐、卧于手术间地上或手术床上。
手术间应保持肃静,搬动各种用具应尽量避免声响,不得喧哗、闲谈,不随意议论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问题:避免接打与手术无关的电话,无菌区内禁止使用手机。
7.严禁在手术间污物盆(桶)内丢弃纱布,纱垫或其他杂物,以免混淆清点数目。
皮肤消毒时,尽可能避免消毒纱市或消毒液体掉落地面造成污染。
8.除休息室外,任何场所严禁吸烟、进餐,以保持导管室清洁卫生。
9.导管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导管室内各种物品的放置及使用方法,急救药品和器材要定位、定敷、定人管理,做到急救药品齐全、器材性能良好.10.导管室要加强岗前培训,所有新调入本院的医生和进修医生必须完成岗前培训方可进入导管室参加手术。
11.凡手术必须有本院医生参加,研究生、进修生,实习医生不能单独上台操作,否则,导管室有权不予安排手术。
12.特殊感染手术只能在特殊感染手术间实施,手术科室应提前通知导管室做好相应准二、参观制度1.导管室一般不接待参观者,确需参观的须提前与医教部联系,并填写“参观介入治疗申请单”,由医教部与导管室护士长.手术者联系,凭申请单换参观卡方可进入。
2.导管室严格限制参观人数,一般情况下海工作日参观总人数不超过6人次,其中,每个手术间最多不超过2人次。
3.参观人员进入导管室必须穿参观服,戴口罩。
帽子,换隔离鞋及挂参观胸卡,待手术一切准备就绪后方可进入指定手术间,离开时将衣帽等放回指定地点。
4.本科医生或进修医生参观手术时,须所在科主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参观者姓名、参观手术的名称,凭导管室发放的参观卡进入导管室。
5.电视教学、学员见习须提前一日向医教部申请,由医教部与导管室护士长联系,原则上安排在电教室观摩,不得擅自进入手术间。
6.外来参观导管室建设或管理者,应提前一日向医教部申请,由医教部与导管室护士长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参观。
7.参观者应服从导管室工作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无菌制度,不得在手术间内来回走动或进入非本科室手术间参观:不得离手术台过近,以免影响无菌操作及手术进行.8.患者亲友、无关手术人员谢绝参观。
三、进修、实习生管理制度1.保持导管室肃静、整洁,工作认真负责。
2.遵守手术各项管理规定和技术操作规程,虚心听取导管室工作人员的指导意见。
3,遵守手术时间,准时到达指定手术间进行术前准备。
4.严禁在手术问污物桶(盆)内丢弃纱布、纱垫或其他点数物品,以免混淆清点的数日.5.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搬弄导管室器械,设备及物品。
6.参观手术时,距手术人员的距离应超过30cm.不得在室内,尤其是器械台旁随意走动,不得进入非参观手术间。
不在无菌区内看书、闲聊或从事与手术无关的工作。
7.不得携带摄影、摄像设备。
四、接送患者规定接送患者一律使用交换车:运送途中注意保暖,保护患者的头部及手、足,防止擅伤、坠床;保持输液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
(一)接患者1.导管室卫生员使用交换车接送手术患者,应将患者提前30min接到导管室,病情危重的由经治医生护送.手术科室应在导管室接患者前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和相关检查,尤其是碘过敏试验和皮肤准备等。
2,接患者时,要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并将随带的物品,如病历,X线片及特殊用品带到导管室。
3,患者仅穿病号服,随身物品如义齿、金首饰,手表、现金等贵重物品等一律不得带到导管室。
4.患者到导管室后应戴隔离帽。
5.进人手术问后,工作人员应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并安排患者卧于手术台上,必要时在床旁守护,防止患者坠床或发生其他意外。
6.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少其恐惧感。
(二)送患者1.介入治疗结束后,擦干净血迹,保持输液通畅。
2.患者由导管室卫生员负责用对接车送回病房。
3.局麻患者须由管床医生陪同,全麻患者须在清醒后由麻醉师及管床医生共同送回病房。
4.接受血管外科和脑外科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超过4h者,手术结束需要由护士检查皮肤情况,如实填写手术患者交接班表,由相关病房接收患者的护士查看患者后签名,留存在导管室。
五.查对制度1.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要做到。
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2.接手术患者时,应认真查对患者的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时间及术前用药等,逐项核实,防止接错。
3.如为血管外科的手术,需要由手术助手与导管室护土一起清点物品和器械,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防止物品遗留于患者体内。
遇物品清点不对时,应在麻醉单上注明原因,术者、第一助手、手术护士、麻醉医生共同签名,并由术者报告医教部备案。
4.执行口头医嘱时,在执行前需要复述一遍,并详细记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需要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使用。
5.术中所用药物和导管均应记录在。
手术医嘱记录单”上。
六、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大血管介入治疗)1.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应对所有器械及敷料做全面整理,做到定位放置、有条不紊:与第二助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等物品数目,每次两遍,巡回护士将数字准确记录在物品登记本上;术中临时增加的器械或敷料应及时补记;在关闭体腔或深部创口前,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应清点登记本上的各物品,并与术前登记的数字核对无误:缝合至皮下时,再清点1次。
2.清点物品前,巡回护士应将随患者带人手术间的创口敷料、绷带以及消毒手术区的纱布、棉球彻底清理,于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
3.器械护士应及时收回术中使用过的器械,收回结扎、缝扎线的残端,医生不应自行拿取器械,暂不用的物品应及时交还器械护士,不得乱丢或堆在手术区。
4.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时,宜选用显影纱布、纱垫:凡胸、腹腔内所用纱垫,必须留有长带,带尾端放在创口外,防止敷料遗留体内。
.5.器械护士应注意力集中,及时、准确提供手术所需物品。
6,凡手术台上掉下的器械、敷料等物品,均应及时拣起,放在固定地方,未经巡回护士允许,任何人不得拿出室外。
7.麻醉医生和其他人员不可向器械护士要纱布、纱垫等物品做他用3麻醉台放置的小毛巾或其他形状的垫子,不可与手术用的纱布、纱垫雷同,以免混淆。
8.开展大手术,危重手术和新手术时,手术护士应坚持到底,不得中途换人进餐或从事其他工作.特殊情况确需换人时,交接人员应到现场当面交清器械、敷料等物品的数目,共同签名,否则,不得交接班。
七.消毒隔离制度(一)无菌物品的保存和注意事项L检查无菌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使用。
2.手术包应干燥,湿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3.取出的无菌包掉落到地上、误放于不洁之处或沽有水液,均应视为污染。
4.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的物品混放。
5.合格的无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有效的起止日期及灭菌合格的标志。
6,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应每日清洗和消毒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当受意外污染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
7.无菌物品按有效期顺序摆放,并加防尘罩或人柜,以防再污染。
8.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敷料室的柜子内,柜子应由不宜吸潮、表面光洁的材料制成,应易于清洁和消毒。
9.灭菌物品应储存于离地高于20cm,离顶50cm和离墙Scm 处,以减少来自地面、墙面和屋顶的污染。
10.无菌物品分类放置,按顺序发放取用。
灭菌有效期梅雨季节7d,其他季节14d。
(二)手术中无菌操作注意事项1.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操作时必须立即纠正.手术者脐平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有菌区,因此,手和器械均不能放到该平面以下。
器械掉至该平面以下需要重新灭菌处理后才可再次使用。
2.手术者或助手皆不可伸臂横过手术区取器械,器械护士不可从术者身后传递器械,必要时可从术者手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手术台的边缘。
3.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被污染,也不能放回无菌容器中,须重新灭菌后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