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新风貌
我的家乡在那大山旁,百多户组成的小村庄,是得天独厚的好地方。
代代人在这淘希望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们全国各项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家乡小山村也一天天地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前住的茅草屋、土坯房,既不能挡风也不能遮雨,而现在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两层楼三层楼的砖瓦房,还安上了玻璃钢窗、防盗门、室内彩电冰箱。
已不是稀罕物了,有限电视已联网,2010年的世博会的各个展馆的精彩片段。
也能在家里。
“现场”观看了。
更让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家乡的柏油马路已经开通,以往雨天的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的现象已经消失了,人们出门就能坐上车。
更为家乡的人们带来了财富。
还建立起了。
许多工厂,农民可以一边种地,一边打工。
这样农民手里的钱宽裕啦,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不再只是填饱肚子。
而且注意。
营养搭配注意营养均衡合理膳食,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农村人也照样能享受医保。
大街小巷的老奶奶老爷爷。
一天到晚乐呵呵的,简直就像电视上的一句广告“越活越年轻”。
宽阔油亮的水泥路像一条条蜿蜒的长龙,联结城市和农村,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喜气洋洋一路奔驰,看了让人赏心悦目,放眼望去,马路两边种满了枝繁叶茂的小树。
村庄后面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稻田,风吹麦浪,坐在田埂上,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唤起了心灵深处那份对纯净和美好的向往!听妈妈讲,妈妈小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农村住的大多数土柸房子。
吃的是高粱米、玉米面,就连大米白面都吃不上。
更别说是零食了。
上学更艰苦了,低矮破旧的教室。
还有那时农村的街道。
慢慢出去,破烂不堪。
一下雨,都是泥泞不堪。
到处是水洼。
如果下大雨还需要好几个人手拉着手一起走,不然,可能会掉进水里。
行人痛苦之极。
……
总之,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乡的差别越来越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社会齐发展,我们相信明天的家乡更加灿烂,我们更深信祖国的明天将更辉煌。